汉族具有宇宙思维,天道文化?我提出五大建议弘扬天道文化

我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天道文化”!古人思想理论有宇宙思维

  • 中国古代的思想理论是一种“天道”文化,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古人有对“天地”“自然”的信仰,敬天礼地,祭拜祖先,崇尚圣贤,敬畏鬼神!故而中国古代的思想理论有种广阔的宇宙观,唐朝王勃说: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所以不懂古人的世界观和这种独特的宇宙思维,必然无法理解古人的思想理论!

华夏民族为何被称为“汉族”?(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 华夏民族为何被称为“汉族”?因为汉朝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强盛的朝代,后世便把自己民族的名称以汉朝国号命名,叫做:汉族!汉朝的这个“汉”字是有来历的!《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诗经-小雅》中也有'维天有汉,鉴亦有光'的句子。古人以汉水指代天上的银河,汉水的位置仅次于长江黄河的位置。'天汉'既是汉人雄视天宇的象征,也成为汉人对自己的称呼!所以汉族的汉字,意思就是银河!从此再来看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道文化”,就可以一定程度的理解中国古人的思维观念!

透过天道思维理解老子思想!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解释:

  •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天道的规律。人们向外奔逐得越远,他的智慧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有意而为就可以成就!

我的解读:西方人思维跟中国古人的思维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 如果照西方哲学去研究的话,这句话否认了实践对认识具有的决定作用,西方的哲学对这句话必然是否定的,他无法理解中国古人思想中的奥妙,因为西方人思维跟中国古人的思维完全是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中国古人的思维是在高维空间的频道上,西方人的思维是在低维空间的频道上,就好比是三维空间永远无法理解四维空间的道理!当然三维空间有三维空间的作用,四维空间有四维空间的玄妙,不可相互否定!应该各展所长,取长补短的应用到社会治理上面!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其中的道理!(明心见性,修身养性,存心练性)

  • 古代一直有种说法: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它是有一定的道理在里面的,道理是指人开了智慧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迁移变通,无所不知!这里面有大学问,里面有佛学理论和道学理论,佛家所讲的菩提智慧,明心见性;儒道两家所讲的“道”,儒家的修身养性,道家的存心练性。我曾经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圣人之心”的新概念,可谓是继往开来了吧,我赋予“圣人之心”新的内涵和新时代意义!这里也可以做一个非常大的研究专题!

第一个建议:中国古人很注重个人修养与外在才能之间的关系!(我建议把个人修养与外在才能进行融合教学,设置新的学习方法,学习理念!)

  •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思想是由“道”这个字贯穿的!中国古人获得智慧的方法是修道,修道的基础是道德,所以中国古人很注重个人修养与外在才能之间的关系,荀子曰: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这就是把道德和才能联系在了一起!
  • 我建议把个人修养与外在才能进行融合教学,设置新的学习方法,学习理念!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德”与“才”一体化,从教材上,教学方法上就要进行一体化教学!

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商店!

  • 对于修道,儒家讲的是修社会学的入世之道,佛家是讲的修出世之道,道家有入世之道也有出世之道,有人说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商店!民以食为天,粮食店离不开;药店,人生病了需要它,没有病不一定需要他!百货店,里面什么都有,你高兴可以去逛一逛!

圣贤书是帮助人们开智慧,进行道德教化的必读之书!

  •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读书人读圣贤书!而圣贤书跟我们现在的书籍不同,它言简意赅,能帮助人们开智慧!而当今的书籍,主要是帮助人们提高知识量的!那圣贤书如何能帮人开智慧呢?单从《论语》这本书来谈,它同时具有“诗教”、“乐教”、道德教化的作用,里面还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道理!

第二个建议:我建议全面复兴圣贤教育,我提议四书五经进入课堂,弘扬新时代圣贤文化,培养新时代圣贤精神!

程子所说的“以语言解着”,这时候就会“意便不足”。而如果能够“只剩读着”,多关注原文,反复揣摩玩味,则“便自意足”。

  • 四书五经里的词句全是精华中的精华,要细细玩味,才可以真正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甚至每到一个年龄段都对其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圣贤书的了不起之处,而西方的书籍还远做不到这一点!

第三个建议:我建议读古代书籍必须读原文,我建议翻译古文最好用意译,而难以用直译!非圣人之才无法意译古文!

  • 我建议读古代书籍必须要读原文,任何的翻译和白话解读都远远代替不了原文,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文字博大精深,一个字,一个词里面有非常多的内涵,这种内涵是难以用白话文直译出来的,所以古文无法采用直译,只能采用意译!而能够意译古文的人需要有圣人之才,非常人可为也!我以为当今天下无人能行,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么舍我其谁!

回到开头:解读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 不出门,就可以推知天下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天道的规律!人们掌握的知识越多,思维越复杂,对名词定义有越多的依赖,那么他的智慧也会随之越低,越无法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因此圣人不用亲自去做就能知道事物的原理,不用亲自去看见就能明了万物的道理,不用刻意去作为就能成就!

第四个建议:我提议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国传统哲学理论体系,以新方法,新理念去重新诠释古代文化,书写儒释道思想理论大典,综罗百代,继往开来,赋予新时代内涵,经世致用!

第五个建议:从古代的思想理论中获得对教育改革的启发!(多帮学生开智慧,少对学生进行知识填鸭!)

  •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这句话是个非普遍规律,也就是绝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里面特别提到了“圣人”这个词,自古至今,圣人能有几个?悟道的能有几个?所以这句话是个非普遍规律,对于常理来谈,还是要去调查研究,去实践学习,去总结经验,然后才能去经世致用,造福天下!虽然我说的这个道理很难做到,但并不是不能起到教育作用,对于古代思想的深刻认识会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帮助,教我们懂得回归传统教育中的优秀理念,多帮学生开智慧,少一些知识的灌输与填鸭,多一些对古代思想理论的体悟,尤其是要学好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儒释道思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