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学伤寒】《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26---28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26——28

文/敏敏

26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这一条是论述服用桂枝汤不得法,这个不是错用药啊,也不是误治啊,那么服桂枝汤不应该大出汗,可是这个护理人呐没搞好,大捂大盖,造成大汗出。大汗出,伤津耗气,邪传阳明经的证治。

「大烦渴不解」,不是表不解,他表已经解了,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表没有了,可这个由于津液丧失太过,它就动了里热了,造成「大烦渴不解」,烦躁得也厉害,渴得也厉害,这时候脉呢洪大,脉洪大是里热的情形,这个里热的大烦渴,是白虎加人参汤证。

这个白虎汤证啊,不一定渴,只要是脉洪大,身热有汗,口舌干燥,就可以是白虎汤证,

服桂枝汤,由于大汗出,那么上边说呢,要是脉浮,还在表,是表证未罢,脉变洪大,证不变方也不变,仍用桂枝汤。

如果「形似疟」,这个也在表,不过它是桂枝汤麻黄汤共有的证候。那么定时发寒热,这是桂枝汤证,可桂枝汤证呢,它要有汗出的,「时发热汗出者,桂枝汤主之」,那后头就有的,可是这个他不汗出,不汗出呢当然有麻黄汤证,由于桂枝汤证明显,麻黄汤证不明显,所以它这个麻黄汤少搁,桂枝汤多搁,那么就形成桂枝二麻黄一汤这个方剂。

再来服了桂枝汤,造成大汗出,脉宏大,由于津液丧失太多,动了里热,而变为白虎加人参汤证,它就是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伤津耗气,邪传阳明.证情变为“大烦渴不解”。条文中的“大烦渴”有两重意思:一是心烦加口渴;二是烦为渴的状语,形容口渴的程度,非常严重。这一条与前一条用对比的方法叙述,是三个小发汗的插笔,目的是辨清治太阳病的桂枝汤,邪不离太阳与邪传阳明的要点。 

一般来说,要是不烦渴,只是口舌干燥,人烦躁,脉洪大,也可以使白虎汤,他不渴也可以使,不必加人参的。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碎,棉裹)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 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方知母、石膏清热生津;人参、粳米、甘草益气养阴,和脾 胃,滋生津液,固正气以防大汗出、津气败脱。

27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这一条是论述风寒之邪郁于太阳之表化热的轻证以及治疗。

本条成无己未注解,历代注家意见有分歧,问题在于“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三句与上下文不相关。

恶寒是太阳病一个主要的证候啊。这个寒少说明这个表啊,要罢,就要解了。那么这个病呢虽然发热恶寒,但是由于热多寒少,那么这个病啊表欲解,但是热不退,虽然这个热较比多,但是脉微弱,这个外邪已去啊,可也没有多大里热;这个脉微弱还有一个意思,底下他注了,「此无阳也」.

「无阳」胡希恕注是没有津液,阳就指津液说的,在他这个书上啊,尤其在表证的时候,他常说的无阳都是指这津液少,脉微者为亡阳嘛。脉弱,咱们前头讲了,阳浮而阴弱,那个弱就是血少了。总而言之就是气血俱虚呀,就是津液血液都少。

「无阳」刘渡舟认为:脉微弱不是微脉和弱脉,而是对浮紧脉而言的,也就是脉的浮紧之势略有减轻,也反映寒邪已有化热之势。“此无阳也”,根据成无己对 161 条“无阳则阴独”注为“表证罢为无阳”。可见“无阳”在此指伤寒表实证,故不可再用麻黄汤发汗。刘老费尽心机找到了“无阳”的答案,并且批评有的注家错误地把“无阳”解作亡阳。但是他忽略了用桂二越一汤也是发汗法,虽然制其小,但方中仍有麻桂,这就与仲景文中的“不可发汗”不相符,把“脉微弱者”的解释大打折扣了。

「无阳」日人丹波、喜多村二氏都说此属于倒装句。条文应当是:“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

我同意此二人的看法,“脉微弱”是对表证的浮紧或浮大而言的。如 25 条,虽有“脉洪大者”,仍用桂枝汤解表,那么这条“脉 微弱者”也表明不是表实脉,而是里虚脉,告诫我们不可发汗。关于“此无阳也”,我赞成刘老借成无己的佐证,“无阳”是无表证的意思,而不是历史某些注家解释的亡阳。

越婢汤,《伤寒论》里没有,在《金匮要略》里头有,它治风水,所谓风水啊就是全身肿了,脉浮,出汗,身上没大热,这同那个麻杏石甘汤差不多,麻杏石甘汤不也是嘛,喘而汗出,身无大热。它这个是热半陷于里了,所以它这个汗出与桂枝汤的汗出是不一样的,它这个由里往外,就是蒸而汗出,但是不到阳明病蒸蒸发热汗出,不到那个程度,所以无大热。

这无大热啊就是冲着阳明里实热说的,真正里实热那蒸蒸发热啊,那身上热得很。它这个无大热,不到那个程度,但是里头也有热,所以也搁石膏,但是表证也有,所以他搁麻黄。越婢汤这个麻黄用的量大呀,他用六钱。我们要治这个表有水气,你要是想发水气,麻黄非重用不可,那么在这个方子里麻黄用量相当轻啊,他把这个越婢汤用八分之一。本来麻黄是用六两,我们现在用就是六钱,18克,要拿8除呢,不到一钱了,那是很轻很轻的了。这个桂枝汤啊,用的是四分之一。四分之一比八分之一,不也是二倍吗,所以桂枝汤用的比越婢汤多,但是真正的量也特别少。他把这两个方子合起来用了,合起来用呢,就失去越婢汤的作用了。

为什么呢?我方才讲了,想要发水气,麻黄必须重用,那么这连一钱也不到,它就不能去水气了。我们在临床上这个药物配伍的规律要知道,桂枝配合麻黄出大汗,而石膏配合麻黄呢反倒治汗出。你看这个方子呢,既有桂枝汤加麻黄,可以出点汗,但是又配伍石膏,出汗也不大,所以这个方子它清肃表里啊,它能够去里热,因为有石膏的关系,也能稍稍解外,因为有微量的麻黄,那么大部分呢还是桂枝汤证。

我们结合这一段就可以看出,这桂枝汤证还是比较多,由于桂枝汤证主要是有表不解,津液虚,脉微弱,可是这里又不完全是桂枝汤证,因为他没有汗出。你看这一段里头,他说「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没有说汗出。虽然没有汗出,但因为脉微弱,又不能大发汗,所以说他桂枝汤证明显,麻黄汤证不明显,因此这个麻黄量特别小,而且他不是搁桂枝二麻黄一汤,因为里头还有热,所以稍用点石膏,这个石膏量也不重。

我们再看看这个分量,搁到一起呀,每一个药只十八铢,古人这个度量衡啊二十四铢是一两。那么古人的一两呢,我们现在开方子就是一钱,古人都是一煎煎三付药嘛。这个十八铢不到一两啊,一两的四分之三。所以这个药啊,药量非常的轻。那么吃了这个药啊,要是表里都有点热,可以用,但是在这个发汗药之中是最轻最轻不过的药了,所以他搁个「不可发汗」,这个专指的是麻黄汤了。

你说太阳病发热恶寒,真正的表证无汗,我们一般常用麻黄汤。但是这个病「脉微弱,此无阳也」,是万不能发汗,不能用麻黄汤。我记得有一个人问过我这一段,说「此无阳,不可发汗」,那桂枝二越婢一汤是不是发汗药?我说这个不一样,它是有所指的,这个书说不可发汗,指的都是麻黄汤,如果这个地方用麻黄汤就了不得了,那非坏不可。所以说「脉微弱者」,就是亡失津液,这个不能用麻黄汤来大发汗来,根据这种病情啊只能够稍稍地清肃其表里而已,所以用桂枝二越婢一汤。

前头讲的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和这个桂枝二越婢一汤,这几个方剂都是小发汗法,这几个方剂也各有不同。桂枝麻黄各半汤就是桂枝汤与麻黄汤,这两个证候相合,大致差不了什么,但是不可大发汗,是个小发汗法,药量都特别轻;桂枝二麻黄一汤呢,是桂枝汤证多,而麻黄汤证少,也是小发汗法,这个方子尤其小发汗;桂枝二越婢一汤不但有表证,里头也有热,本身是热多寒少,在这个地方你就看出来了,他这个表证要罢了,有入里之势,但是这个病非常地轻,脉微弱也就是邪轻的一个问题,同时这个人津液也虚,这个不但麻黄汤用不得,用一般的桂枝汤也是不行的,所以他一方面用桂枝麻黄稍解其表,另一方面用石膏清其里热,它是这么一个方剂。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擘)四枚 生姜(切)一两二铢 石膏(碎绵裹)二十四铢

以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越婢汤方:麻黄二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石膏半斤,大枣十五枚。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四分之一,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十八铢,甘草十二铢,大枣三枚。越婢汤取八分之一,即得麻黄十八铢,生姜九铢,甘草六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一枚八分之七,弃之,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芍药、甘草、麻黄各十八铢,生姜一两三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五枚,合方。旧云桂枝三,今取四分之一,即当云桂枝二也,越婢汤方见仲景杂方中,《外台秘要》云起婢汤。

本方的解释有两种:其一,桂枝汤解表邪,桂枝、麻黄解在表之风寒邪气,石膏清里之郁热,小制其剂为表里双解轻剂。其二,本方为桂枝汤加麻黄、石膏并小制其剂而成,用桂枝加麻黄解表开郁,加石膏清阳郁之热,属辛凉解表之法。前面认为表邪迁延日久,在表之风寒邪气有部分入里化热,除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外,推测还有烦躁、口渴等症。后者认为,病至此已迁延日久,邪气也衰,但风寒之邪不解仍郁于表,故热多寒少,在麻黄汤、桂枝汤、大青龙汤都不合适的情况下,只能选此方,辛以透表,凉以解热。得麻桂辛温,得石膏辛寒,则成辛凉解表。后世从刘河间开始用这一法治疗温病初起,清代温病学家创辛凉解表法,出辛凉解表方。至今,很多医家沿用辛温药加辛寒药治疗风寒化热表证,有一定疗效。

28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朮汤主之。

本条是太阳病误治后的一个变证,变为内有水郁而发热。

这个桂枝去桂,在《医宗金鉴》他改成去芍药了,胡希恕认为这是对的。因为他这个表还不解嘛,你把桂枝去了,拿什么解表?所以应该桂枝去芍药,我们经常用也是桂枝去芍药,这里我认为《医宗金鉴》是对的,

历史上各注家对去桂、去芍药的看法各有不同。成无己折中,不提去桂、去芍药,认为是桂枝加茯苓、白术;《医宗金鉴》认为去桂是去芍药之误;日人丹波氏认为《医宗金鉴》不可从。而大多数医家认为是去桂不去芍药,理由有二:一是本证为水郁发热,《神农本草经》曰:“芍药主利小便。”二是桂枝为血分药,但能发汗,不能利水。

这个大夫看到这个「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像表证,就给吃了桂枝汤了,可是药不对证了,所以这个病不会解的。他又看到「心下满,微痛」,心下指着胃说的,又满胀又疼,像里实,他又给吃泻药了,也不对头,所以他这个服桂枝汤,或又吃了泻药了,他这个症状一点变,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他才用这个方剂。

这个我们在临床上也常遭遇,他如果里有停水,就是小便不利呀,影响表不解,那么里头胀满呢,你泻下也不行,非利小尿不可,这一段就说明这个问题。这个是古人的临床经验看出来,这个里边呀由于小便不利,水不下行,里气闭塞,他表不会通透的,所以非利小便不可。你要是发汗,越发汗越坏,发汗激动里边的水,那辨证多端呀。那么下也不行,所以这里发汗呀或者下之呀,他这个病是永远不变的。

那么怎么办呢?有表证是有表证,你要兼利小便。「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他肯定这是个表证,所以他用这个桂枝汤去芍药,我们前头讲这个桂枝去芍药,他治脉促胸满,因为他气上冲的厉害,这个芍药不对头的,所以他要去芍药。那么这个小便不利呀,常由气上冲造成的,这个气往上冲,它诱导这个小便不往下行,所以利尿药里常搁桂枝。你要把桂枝去了,就没法使气下降、没法利小便,你看这个五苓散、苓桂朮甘汤都有桂枝,就是这么一个作用,所以去芍药是对的。

这里因为他还有表证,所以还得用桂枝汤,本来是个中风证,可是因为小便不利,所以不汗出。如果这个人小便要是利,肯定他不会有上边这个「心下满,微痛」。他本来是桂枝汤证,可是由于小便不利,影响汗不出,那么他气上冲的厉害,使他这个水往上不往下,所以「心下满,微痛」;而且表证仍然存在,所以「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这些个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小便不利,所以没法单纯解表,因此他用桂枝汤把芍药去了加白朮茯苓以利小便,小便一利,这个桂枝汤就发生作用了,表就解了,他是这么一个情形。

我们在临床上要注意这一点,比如说一个感冒,那随便吃点发汗药就可以了,但是他要是明显的小便不利,虽然身上发烧等等的,你要不利小便,他这个表是绝对不会解的。那么这里呢他该用哪一个解表药还是要用,但是非得加利尿药不可,要治这个小便不利才行的,这个很重要、很重要的。这个书后头有的是,就由于里有停饮,不兼去饮,造成这个表解不了。

那么下更不行了,这后头很多,我们随时解释这个例子。那么这个方子呢,就是桂枝汤去芍药加白朮茯苓,白朮茯苓这两个药都是利小便,但是这个利尿药呀也不都是一样,你像这个白朮呀、苍朮也是一样的,他们是温性药,偏于治胃停水,所以「心下满,微痛」这个朮合适。茯苓这个药呀性最平,那么他也治胃有停水,但是偏于利小便,这个茯苓利小便很有力量。

胃要是没有停水,这个朮要少用,因为他这个性温,咱们后世说这个白朮也健脾嘛,不过他这个健脾啊是这样的,胃里头如果有停水时他有好处,要是胃没有停水呀,是有坏处,没有好处。因为他这个性温,刺激这个胃呀很容易充血,起码要达到发炎呀、充血呀这种情况。所以咱们一看见这个胃虚呀,就用点朮吧,这是不正确的,得注意胃要是没有停水,这个朮是不要用的。另外

这个茯苓这个药呀,在水气里有一种神经官能证,它用的机会多,像心跳呀,或者是烦燥呀,都常用,所以也治失眠。失眠像是这个酸枣仁汤,它也搁茯神,茯神茯苓这个作用是一样的。总而言之,茯苓在利尿的过程中,他有治神经官能证的机会多。这个白朮呀也是利尿的药,但是他健胃的作用多,健胃的作用限制于胃有停水。所以我们平时用药呀也不要把他搞错了,这个人小便不利,他胃不但没有停水,上边还有热,白朮这个药是不能用的,你看猪苓汤就没有用白朮。

“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表明表证依然存在,但不为主证。“无汗”是因水气停留心下不能作汗,并非中风而又伤寒的表证无汗。既然有表证,为什么不先解表而后利水?这就是治病必求其本。本证内有水停为本、为急,外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为表,通过利水,表邪随之散除。正如唐容川说:“太阳之水下行,则气外达而头痛发热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本方茯苓、白术健脾利水为君,甘草、生姜、大枣和脾胃以助利水湿,同时芍药、甘草可缓头痛和心下微痛。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3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4~6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7~10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1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2~13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4~15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6~19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20~22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23~25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