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有些观念是如此愚蠢,以至于只有知识分子才会相信

乔治 · 奥威尔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著名小说家、评论家,著有《1984》、《动物农场》等。奥威尔参与过欧洲的左翼运动,其经历与反思颇有参考价值。

1. “过去的被抹掉,抹掉的又被遗忘,于是,谎言变成事实。”

2. “有些观念是如此愚蠢,以至于只有知识分子才会相信。”

3. “有些观念是如此荒谬,以至于只有非常聪明的人才会相信。”

4. “很多左翼思想都是在玩火,这些人甚至不知道火是热的。”

5. “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

6. “从极权主义的角度看,历史是需要创造的,不是用来借鉴学习的。”

7. “败坏思想的捷径是败坏语言。”

8. “如果说,思想可以败坏语言,语言也可以败坏思想。

9. “在哲学、宗教、伦理或政治领域,二加二可能等于五,但人类设计枪支或飞机时,二加二就必须等于四。”

10.  “难道你不明白‘新话’(Newspeak)的全部目的,就是要缩小思想的范围吗?最后,我们会使思想犯罪成为不可能,因为那时已经没有用来表达思想的词汇了。”

11.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12. “政治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13. “所有的战争宣传,所有的叫嚣、谎言和仇恨,都来自那些不上战场的人。”

14. “所有的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15. “进步不是幻想,它确实会发生,但它是缓慢的,并且总是令人失望的。”

“至未来或过去的人
——那时候思想是自由的,
那时候的人千姿百态,
那时候还有真理这回事,
做过的事情不容抵赖。”
——《一九八四》
《1984》作为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实际上这本写于1948年,是一篇长篇政治小说,现在读仍然震撼于其深刻的政治远见和丰富的寓义。
书中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

前提是,我们能真正看懂《1984》。

乔治 · 奥威尔
乔治 · 奥威尔:我为何写作

很多人知道乔治 · 奥威尔(1903-1950),他虽然常年肺病缠身,并且一生短暂,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举世举目的不朽之作。
特别是反乌托邦经典作品《1984》,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
他在《我为何写作》中说,如果不是受某种既无力抵抗,又无法理解的魔鬼迫使,我永远不会做写书这样一件事。
埃里克 · 布莱尔(乔治 · 奥威尔本名)与母亲,1903
早年的经历影响他一生的创作

奥威尔从小就看到极权主义罪恶的一面。
1917年,奥威尔进入英国最著名的中学--伊顿公学,但他穷学生的背景使他备受歧视。
早年的经历,加深了他对社会底层的同情,并对极权主义有了初步的认识,你心里开始呼唤平等和人性解放。
1921年,从伊顿公学毕业的奥威尔,成为英籍警官,他亲眼看到审判、酷刑、监禁和绞死囚犯,看到了人性中最残暴的一面,开始憎恨极权主义。

对极权主义的憎恨,是奥威尔心中驱使写作的魔鬼之一。

流浪与写作

1927年,离开公职的奥威尔离开英国,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流浪生活。
在这四年里,他辗转英国本岛和欧洲大陆,深入社会底层,先后做过酒店洗碗工、教师、书店店员和码头工人。
贫困的生活和失败的感觉增强了他天生对权威的憎恨。1928年,开始写作生涯。

尊敬的读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