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年轻的院士,16岁上大学,28岁当教授,如今官至副省长

《论语·子张》里有一句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的意思是工作之后,有空余时间的人就应该多去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学习和研究之余还有空余的时间,就要多参与工作和实践。然而,后面一句话,慢慢被大家解读成了:在学术科研上优秀之后,有余力可以去做官,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是这样做的。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位主人公就是如此,他16岁上大学,28岁成为教授级研究员,38岁成为我国最年轻的院士,如今已经官至副省长,他就是卢柯。

卢柯,河南新乡人,1965出生在甘肃华池,从小就是学霸的卢柯,16岁参加高考,成功考入了华东工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专业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成功进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从金属研究所毕业后的卢柯,留所工作,从助理研究员到副研究员,很快在28岁的时候就破格晋升为教授级研究员,30岁成为博士生导师。

虽然我们最近看到很多90后都已经是名校教授了,但在上世纪90年代,28岁能够成为教授级研究员的并不多。这一切光鲜亮丽的光环背后是他杰出的科研贡献,在他25岁还在读博士的时候,就提出了发展了一种制备无微孔隙和界面污染金属纳米材料的新方法——非晶完全晶化法,这个重要成就,使得我国在纳米晶体研究领域一跃成为国际前列。卢柯也是凭借这一重要成就,在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那一年他才38岁,成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院士。

卢柯从上大学开始,一直在致力于从事金属材料研究,特别是在纳米材料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非晶态金属的晶化动力学及其微观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10余篇高水平论文,被国际上知名专家们称为该领域近10年来非常好的10篇文章。截至目前,卢柯及团队发表高水平论文多达三四百篇,专利几十余项。

卢柯是典型的学而优而仕,30岁成为博士生导师后,很快在32岁就担任金属研究所“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6岁担任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同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一直到2012年。

卢柯在担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期间,同时兼任了九三学社多个职务,一直晋升到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在2018年,卢柯正式聘任辽宁省副省长一职,主要分管科技、卫生和体育等工作。

如今的卢柯,既是辽宁省副省长,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的材料专家,身兼数职。

卢柯或许就是“学而优而仕”的突出代表,不过从学术科研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他继续为我国金属材料研究做出更多贡献。

卢柯有一次回母校做报告,有人问他是如何成功的,能否给一些建议。卢柯对他的师弟师妹们说:“10年前的今天,我在读书,现在我还在读书。我建议大家利用现在大学良好的环境,抓紧时间读书。”

对于这样一位曾经最年轻的院士,如今副省长的卢柯,你们有什么感想?欢迎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