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样说话的?和现代人差别不大,最大难点于文言文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反复和大家探讨文言文为什么会成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噩梦,分别从口语和书面语两方面说了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发展和差异,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文言文难懂的问题,明明都是汉语,为什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今天,我再把“文言文”这家伙放进解剖室,从语言的组成结构来分析,看看这家伙到底难点在哪里!

01

语言的组成

通常来说,一门语言的组成有三个要素,分别是:语音、语法、词汇,如果考虑到记录的话,还得加上文字。

语音、语法、词汇、文字在一个语言体系中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各自有着怎样的作用,现代汉语和文言文在这些组成上面有何不同呢?

02

语音

语音就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是记录语言的一种形式,我们这里讲中国古代语言,由于古代没有语音记录,从文字方面也难以考证古人的发音方式,只能从有限的资料中去推测古人的语音。

古代有很多韵书,我们以韵书为参考,再从押韵的角度去推测,就能得出“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应该读作xia而非xie.但即便是这样的考证,也存在非常大的争议,但是可以肯定一点,古代汉语的发音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要研究古人的语音形式,任重而道远。

03

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组合规则,同时,语法也是区别语言的重要方式,同一种语言也有可能在语法上出现细微的差别,比如中国北方和南方,都属于汉语,但语法就不一样,如果没有普及普通话,南北人交流就会十分困难。

但汉语的语法规则大体上是一样的,比如你要买手机,你可以说“我去买一个手机”、“我买一个手机去”、“买一个手机我去”这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你说“一个手机要买我”,这就属于灵异事件了。

汉语和英语在语法上就大不一样了,比如要问别人年龄,汉语是“你今年多大了?”英语是“How old are you?”如果你要按照汉语语法去翻译英语,结果就闹笑话了,翻译成“怎么老是你?”

文言文记录的是汉语,在语法规则上与白话差别并不大,因为我们今天的白话本来就是脱胎于古文言和明清时期的半文言白话文。当然,语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细微差别,比如一些固定句型、专有词汇以及独立的汉字。

所以你如果穿越到古代,在口头交流上基本不用太担心,但如果你想偶遇李白、苏轼,想和他们来一场深入的交流,就必须要学会文言文了。

04

文字

说起汉字的发展历程,那可真是旷日持久,不说远了,就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变化,都争了多少年,到现在虽然简体字已经深入生活,但争议也没停止。

其实,汉字简化与否并不见得要这样争论,因为自古以来,汉字就是一个不断简化的过程,比如隶书之于小篆,楷书之于隶书,都是化繁为简,从书写方便快捷的层面来说,简化并不是一件坏事。

但方便快捷是不是一定没有问题呢?当然不是,比如有些不同含义的字,被简化后就变成了同一个字,辛弃疾词《破阵子》最后一句写道:

“可怜白发生”。

简体字写这句词就非常尴尬,因为你不知道是“白发”还是“发生”,繁体字书写就十分明了,“白髮”、“發生”。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这是简体字在方便快捷之余带来的坏处,但即使恢复了繁体字也不见得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古代也有误读汉字的情况。

所以说,正确地使用汉字,与繁体还是简体并没有多大关系,你热爱汉字,并且愿意深入去了解它,自然就会研究繁体字,研究隶书、篆书、甲骨文,而且现今大多数文言古籍都有文白对照、并且有拼音、评注、标点,文字几乎不能造成阅读障碍了。

我们讲了以上几点,可见语法和文字都不是文言文难以读懂的最大障碍,那妨碍我们读懂文言文的罪魁祸首是谁呢?接下来我们就要谈到——词汇。

05

词汇

词汇真是一个难以说清的点,因为在诸多语言要素中,变化最快而且最没有规律的就是词汇了。

来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词汇的变化速度,前两年流行的新词“细思极恐”、“喜大普奔”、“狗带”,如果你现在还继续使用,肯定会被嘲笑out了,现在如果你不了解什么叫“吃鸡”、什么叫“云养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上过网。

由于互联网的加持,我们每天都在追逐热词,每天都有死在沙滩上的“旧热词”,推此及彼,古代虽然没有互联网、通讯也不便捷,但汉语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词汇的变迁是必然的。

词汇变迁又要分3种情况: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淘汰、词意的演变。

①、新词的产生

新词的产生是词汇变迁中的重头戏,比如新新事物的出现、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都会产生新词,拿我最喜欢的吃来说,作为一个四川人,我的生活中无辣不欢,但是辣椒明朝才传入中国,之前的中国人只能从胡椒、姜等调料中提取辣味,所以“辣椒”这个词肯定也是明朝的新词啦,还有诸如“葡萄”、“土豆”、“番茄”都是外来物品,就传入的时代来说,这些也属于新词,现代更不用说了,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也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词汇,还是以食物举例:“汉堡包”、“披萨”、“可乐”等都是近几十年诞生的新词。

②、旧词的淘汰

词汇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不常用,并且通常具有特指性,后世不再使用这些特殊物品,相应的词汇自然也被淘汰了。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锅碗瓢盆、酒杯一类的物品,古代人也用,但叫法不一样,春秋之前做饭用的炊具叫“鬲(lì)”,先民用来温酒的酒器叫“斝(jiǎ)”,比斝更大的酒器叫做“罍(léi)”,这些玩意儿现在都在博物馆里躺着供人参观,不注音连名字都叫不出,谁还用这些说法啊,所以就被淘汰掉了。

特别题一句,鬲、斝、罍在作为特指的时候,都是词而不是字,这叫做单音节词,在后面展开讲。

③、词意的变化

更多的词汇经过发展或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词意上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古今异义”,我经常写诗词方面的文章,在古诗词中常出现“恨”字,但是在古诗词中,恨通常表示遗憾,今天所说的恨在古代则常写作怨;最有趣的是疾病,但在古代疾病是分开的,疾就是小病,病则是大病,所以有“病入膏肓”一词,现代汉语正好相反,病是小病,疾才是大病,病入膏肓那就应该是“疾入膏肓”了。

再比如近两年流行起来的吃鸡,在几年前,吃鸡还是一个特别单纯的词汇,现如今已经多了一层含义,代表某种游戏类型。

词汇的发展,除了以上3中变化以外,还有一个最大最重要的变化,是造成现代人读文言文困难的罪魁祸首之一,那就是汉语词汇的表达方式,从以单音节词为主变为以多音节词为主,这种变化是怎样的呢?

06

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汉语词汇分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所谓单音节词,就是一个字代表一个词,双音节词就是2个字组成的词,多音节词则是2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一个词。在文言文中,常会遇到两个字连在一起,看起来像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实际上它们是两个词,或有时候单独的一个字,实际上代表一个词,比如上面提到的鬲、斝、罍。

“国家”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这是一个词,但在文言文中,通常国家是两个词,国指诸侯的封地,家是卿大夫的食邑。

再如“妻子”一词,现代汉语中就是指男人的配偶,但在古代,妻是现代意义上的妻子、子则是孩子的意思,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就是指的妻子和儿女。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就不一一例举了,用一张图作详细说明吧:

07

总结

好了,说完语言组成的几大要素后,我们知道了汉语发展过程中的几种变化:古汉语发音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语法上有差别,但现代汉语脱胎于古汉语,所以差别不会太大、文字经历了由繁到简的过程、词汇不断地发展——最重要的发展是单音节词到多音节词的变化。

大家了解了这些变化规律以后,再去读文言文的时候,稍微多加思考,不被现代汉语的模式禁锢,遇到那些看起来和现代汉语长得一样的词汇,但又读不通的时候,仔细查阅资料,难点就迎刃而解啦!

喜欢记得来一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