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二水居士:清廷三端王

漾太极

马明达《武学探真》卷中之《李瑞东先生二三事》一文云:

民间传说李瑞东曾受知于清末“端王”(一说是瑞王),经端王引荐给慈禧太后,受封为御前带刀侍卫。又说王兰亭是端王府总管,杨露禅、杨班侯父子也都在端王府教拳等等。这些都是误传。查《清史稿》诸王传,清代封端王的只有世宗雍正的长子弘晖,但年近八岁而亡,王位没有接继下来。雍正后各帝的儿子没有受封为端王的。清末的北京更没有什么端王府。这个错误的说法被《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一类书延续下来,以讹传讹,流布甚广。”

二水按:“查《清史稿》诸王传,清代封端王的只有世宗雍正的长子弘晖,但年近八岁而亡,王位没有接继下来”,此节不假。而“雍正后各帝的儿子没有受封为端王的。清末的北京更没有什么端王府”云云,二水以为值得探讨。作为历史学家的马明达先生,他发表的有关历史学的观点,应该算是“流布甚广”,极具影响力吧,所以为了避免“以讹传讹”,二水以为还是有必要就“端王”问题加以深究的。

赵尔巽主编、柯劭忞等总纂的《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之诸王六载:“世宗十子,孝敬宪皇后生端亲王弘晖…端亲王弘晖,世宗第一子。八岁殇。高宗即位,追封亲王,谥曰端。” 弘晖为端王,还不是生前他老爸雍正为其所封。而是在他死后,他弟弟弘历继承皇位后,追封他为亲王,并进谥卫“端”。弘历便是被后人演绎成风流倜傥的乾隆爷。

其实乾隆还不只是进谥了一位端王。他的叔叔胤裪,系康熙十二子,生了六个儿子六个女儿,六个儿子或者不足月就死了,或者四岁前死了,最长寿的也不过十二岁。乾隆爷见叔叔年老无依,就将他自己的四子永珹,过继给了胤裪。《清史稿》同卷载:“高宗命以皇四子为胤裪后,袭郡王。四十二年,薨,谥曰端”。“为胤裪后”只是笼统的说辞,毕竟相隔两代,不知道承祧的是胤裪六个短命鬼的那一脉香火。永珹也短命,他不足四十岁就死了。死后,乾隆爷也为过继出去的儿子进谥为端。乾隆爷毕竟是关外的鞑虏,识得几个有限的汉字,于是便捡肥挑瘦,翻来覆去的使用这个“端”字。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列传八之诸王七载:“十年,命以惇亲王子载漪为奕誌后,袭贝勒。同治十一年,大婚,命食贝勒全俸。光绪十五年,加郡王衔。十九年九月,授为御前大臣。二十年,进封端郡王。循故事,宜仍旧号;更曰端者,述旨误,遂因之。”

载漪,道光帝第五子惇亲王奕誴之次子。过继给瑞郡王奕誌为子。娶慈禧侄女为妻,深得慈禧的佞幸。1894年封瑞郡王。因奏折中笔误,误“瑞”作“端”,于是将错就错,改称“端郡王”。这位后来利用义和团,以义和团“刀枪不入”,来对抗洋枪洋炮,力挺慈禧对外宣战。八国联军入侵后,被指为“首祸”而被惩办的载漪,就是活着就被册封的清廷大名鼎鼎的“端王”。《清史稿》卷四百三十七列传二百二十四荣禄传载:“时太后议废帝,立端王载漪子溥俊为穆宗嗣,患外人为梗,用荣禄言,改称大阿哥” 、“二十六年,拳匪乱作,载漪等称其术,太后信之,欲倚以排外人。福祥率甘军攻使馆,月馀不下。荣禄不能阻,载漪等益横,京师大乱,骈戮忠谏大臣”。这段历史进程中,载漪“称其术”、“益横”,这位端王其专横跋扈可见一斑。

罗惇融氏《庚子国变记》也有相关的记载:“慈禧太后以戊戌政变,康有为遁,英人庇之,大恨。己亥冬,端王载漪谋废立,先立载漪之子为大阿哥…载漪使人讽各国公使入贺,各公使不听,有违言,载漪愤甚,日夜谋报复。”马叙伦《石屋余沈》云:“值义和团之变,慈禧后实主之,而端王载漪以子立大阿哥,倚势用事,内结宫廷,外煽团民,故祸至不可收拾。”唐德刚先生《晚清七十年》一书中载:“载濂、载漪.载澜三兄弟原是惇亲王奕誴的儿子。奕誴是道光皇帝的第五子.比他异母兄咸丰皇帝奕詝只小6天;1889年奕誴死后,载濂袭爵为惇郡王;而载漪由于过继给一位早死无后的叔叔瑞亲王奕誌,也于1894年慈禧60寿诞时袭爵成为“瑞郡王”。不意“瑞“字被书胥在圣旨上误写为“端”字.将错就错,他就变成庚子年间权倾一时的‘端王’了”。

有趣的是《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上册还记录了一则当年流行于京津鲁等地的歌谣:“义和拳,瞎胡闹,端王府里去挂号”。可见,老百姓都知道,义和团期间,清廷确实有一位端王,而且老百姓都明白,出入端王府的,几乎就是一群被人洗了脑,几句口诀之后,就能自动演练刀枪不入的“神拳”,藉血肉之躯以对抗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的“瞎胡闹”的人。

无论正史,野闻,在晚清的中国历史上,这位权倾一时的“端王”,其所作所为,几乎让我们丧权辱国。也让原本反帝的义和团,成了后世眼里的“拳匪”,成了老百姓眼中“瞎胡闹”的人。李瑞东、王兰亭是否在端王府,原本只是传说。“端王”的臭名昭著,致使参与义和团的武术家以及他们的后世传人,皆耻谈此段历史。所谓“为尊者隐”,即便有武术名家,到过端王府,其实是一件越说越丑的事。作为拳史研究者,自不必费心去考究。二水更不想去探究这些。但有一点应该肯定:杨露禅、杨班侯父子,虽在满清王公贝勒府授拳,绝对不会是在端王府。原因是,两位被乾隆爷进谥为端王时,杨露禅尚未出世。光绪二十年,慈禧进封端郡王期间,已经是公元1894年。时年,杨班侯已过世两年。由此可见,杨家杨露禅、杨班侯父子,是无缘得见清廷的这三位端王的。

香港版《吴家太极拳》或者1985年10月上海书店《太极拳讲义》一书,以全本影印本形式首次将《杨氏太极拳老谱》公之于世。此本影印本,封面有吴鉴泉签名、钦印“吴爱仁堂”、“吴鉴泉章”两章并题名《太极法说》,由吴公藻钦章并题《吴氏家传太极拳体用全书》,梨铎钦章并题“梨铎珍藏”。

图88

扉页有(图88):“此书乃先祖吴全佑府君拜门后由班侯老师所授是于端芳亲王府内抄本在我家已一百多年公藻在童年时即保存到如今吴公藻识”并钦章。杨家授拳清廷王宫贝勒府期间,清廷不存在“端芳亲王府”,好事者于是自作聪明,想当然的将“端芳亲王府”当做是“端王府”。其实,从证据学角度而言,吴公藻的扉页题记,只是一份“除权”文证。意思是由此可以确定,此拳谱不是“吴氏家传”,而是得自杨家。得自杨家的原因,是由于“吴全佑府君拜门班侯老师”,这一点可以与相关史实印证。吴家拳,源出杨家拳,这一点也无异议。至于此拳谱是否由“班侯老师”授予“吴全佑府君”,应该还需要其他旁证的引证。原因是吴公藻出生于1899年,而“班侯老师”于1892年过世,“吴全佑府君”于1902年过世。一般而言,童年的记忆始于六七岁,由此可知,此书由“班侯老师”授予“吴全佑府君”一节,不属于吴公藻亲见亲闻,只能属于间接证据,尚需其他旁证的印证。正是因为此节不属于直接证据,“端芳亲王府内抄本”等等,鲁鱼亥豕,也不足为怪的。

作者江澜 ,自号二水居士,奉化棠溪人,寓居嘉兴。1987年从王清发老师学习杨式李雅轩老师一脉太极拳,1992年从蔡光圻老师学习推手。2003年初,因缘结识金仁霖老师,系统学习杨式叶大密老师一脉太极拳之拳技、拳理、拳史及教学体系至今。创立嘉兴一多庐太极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太极拳传播与推广。受聘于新加坡传统杨式太极拳协会担任武术顾问。创立马来西亚槟城一多庐太极拳协会、马来西亚雪隆一多庐拳艺工作坊、马来西亚砂拉越古晋一多庐太极拳协会,担纲总顾问暨总教练。手谈之余,勤于笔耕,陆续在《武魂》、《太极》、《精武》、《武当》、《武术家》等杂志刊发文章数十篇,出版有《一多庐太极体悟录》、《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探究》、《<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校注》、《<太极法说>校注》、《陈微明武学辑注》(包括陈微明《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三册的校注)等。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的前世

    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由于影视的影响,很多人都误以为张三丰为太极拳的祖师爷,估计金庸老爷子在地下听了都会发笑.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武术的瑰宝,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了解它,才能正视它的价值和继承发扬太极文 ...

  • 青州明代衡王府的历史风云

    鲁王文化,记录真实的历史 关注 鲁王文化 一起走近真实的大明历史 长按二维码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       朱祐楎,宪宗朱见深庶第七子,孝宗朱祐樘异母弟.益端王朱祐槟同母弟,汝安王朱祐梈同母兄,生母 ...

  • 特约 | 二水居士:一段关于“含胸拔背”的公案

    在众多太极拳身法要领里,对"含胸拔背"的质疑,由来已久. 民国19年唐豪出版<太极拳与内家拳>一书,在其序言中便大放厥词,誓言"辟太极拳之妖妄"云云 ...

  • 特约 | 二水居士:奇经八脉的养生意义

    气,是一种能量,从中医角度来理解,气,就是血气,意思是血液循环所产生的能量.这能量,通过经络能布及周身. 理解人体脉络,不妨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一.水流能发电,那么血液循环也一样的可以产生生理能量(中 ...

  • 特约 | 二水居士:奇经八脉的技击意义:劲与势

    奇经八脉贯通,在养生上的意义,倘若说是不能立马验证的话,但是在技击含义上,应该是可以通过手把手的摸索而验证的.二水是个急功近利的人,对纯粹的气功抱以扁见,原因就是纯粹的气功,无法立马验证"真 ...

  • 特约 | 二水居士:太极拳之气

    太极拳以及其他的内家拳,讲究的就是内练精气神的.但,古人对气的理解,也许与今人不同的.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几句话所能讲得清楚的. 太极拳的气,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概念.由于几百年来,各位大师对拳论的理 ...

  • 特约 | 二水居士:炁,是一种无形的能量

    古汉语炁氣两字,简化为气.仙道气功中医所讲的气,一般而言,喜欢用"炁"(图122).其他讲究自然空间的或者呼吸.或者与五谷相关的一般使用"氣".当然也不是绝对的 ...

  • 特约 | 二水居士:太极拳方圆之理

    太极拳的方圆之理,大致有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方向与路径.方向是方的,路径却是圆的.王壮弘先生有个譬喻,他说:倘若你走路去美国,两点一线,是最近的距离.你走的肯定是这直线.当你走到了美国,你回头一看, ...

  • 特约 | 二水居士:太极拳的阴阳观

    从拳架而言,首先得明确你自身的阴阳概念. 第一的层面的阴阳:有形的身形.与身形相关的无形的空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有形与无形之间的阴阳关系,是必须明确的.这一层面的阴和阳,简单的去理解,可以分成三阴 ...

  • 特约 | 二水居士:史湘云的阴阳观

    阴阳五行原本不是很复杂的.明朝之后,这道理其实已经通俗化了,成了老百姓人人皆知的基本方法论层面的东东.明朝有一则捉拿人犯的悬赏公告,里面描述犯罪嫌疑人的长相五官,全是用木火土金水来描述的.金脸木鼻之类 ...

  • 特约 | 二水居士:阴阳五行与经络学说

    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群人物,他们材剧志大,见闻博广.他们企图建立一套能够解释宇宙万物的架构,用以一统自然界人文社会各方面的次序.这群人,俗称阴阳家.五行学说,就是他们的根本学说.这套体系,类似于西方的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