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内蒙古诗人作品展】炫飞篇(二)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作者小传:杨瑞芳,网名炫飞,内蒙古乌兰察布市,70后,现为中国写作学会现代写作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写作学会副秘书长,乌兰察布诗词学会会员,乌兰察布作协会员,评协会员,爱好散文、诗歌、评论创作。

炫飞评诗:淅淅沥沥的雨声似乎正在挪移季节的脚步,一边读《问墨秋声》,一边细数岁月的年轮,庭苹老师直接与“秋”对语,对语的真是季节之秋吗?“秋天就站在那里/你望着他,他望着你/渐渐地,距离好近”,无论你愿不愿意,秋天就在那里,与“我”的距离,渐行渐近,这样的诗句看似平淡,实则撼人心魄,把慨叹“时间易逝”的主题了无痕迹地镶嵌在字里行间。诗人慨叹但不消沉,“秋”仍然是美的,除了诗意,还有墨彩,这里的“墨”和标题形成呼应,“问墨秋声”,让秋在墨笔的渲染下变得五彩斑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于“我”,“五十大几的年龄也结了秋黄”,这里的“秋黄”是沉淀,是感慨,是对人生的满足与顿悟,诗歌的境界一跃而起。

问墨秋声

文/庭苹(河北)

秋天就站在那里

你望着他,他望着你

渐渐地,距离好近

美的表达除用诗,还有墨

用五色的浓淡干枯润笔

画成之时便如秋收

恍惚之间,人亦入秋

五十大几的年龄也结了秋黄

炫飞评诗:丰富想象力永远是诗歌创作不竭的动力。读游泳的鱼老师的《问墨秋声》,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至。诗歌前三节没有“秋”,也没有“墨”,只是铺陈了山水和雷电。“山是季节的骨骼/天气一热,它就得了软骨病”,比喻新奇,由“形似”达到了“神似”,“绿色的骨头”,“随风起伏”,浓浓的诗情随着“绿色的骨头”一起摇曳。第二节和第三节个别地方还有待商榷。如“水是季节的眼波”,水和山应该相对,那“眼波”和“骨骼”是否相对呢?从身体的部位来讲,骨骼撑起了形状,而血液丰盈了内容。所以,窃以为“水是季节的血液”更准确一些。“太阳泡在里面”很好,但“温暖的诗歌”就有点主观化了,可以模仿第一节的纯客观描写手法。第三节应该写成一个过渡段,由山水引向季节,引向秋天。而“雷电”作为一个中心意象怎样发挥它的作用,这需要在构思中用心雕琢。由于第三节没有过渡好,第四节就显得有点隔断,特别是尾句,“让你问问/那里可有秋天的眼波”。“眼波”有意雕琢,实际就是“痕迹”,作者要表达的:“我用墨笔书写一篇山水之歌”,“挑几个词汇送你”,可否,读到了秋声?以上观点纯属个见,不妥之处请指正。

问墨秋声

文/游泳的鱼(清水河)

山是季节的骨骼

天气一热,它就得了软骨病

风吹过,那绿色的骨头

就随风起伏

水是季节的眼波

太阳泡在里面,它就写出了

温暖的诗歌

日历掉一层皮就埋掉一个夏天

没有埋掉的雷声

向天空发问

天空派出闪电用草书应和

大地向云层致电

云层就用眼泪把天地缝合

你要问我

我就用墨写一首诗歌

挑拣几个词语

送给你。让你问问

那里可有秋天的眼波?

推荐人:九个太阳

中国诗歌报投稿须知

1、诗歌作品体裁不限,请随作品附上本人生活照片、作者简介、联系方式。

2、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不同意修改、评论和配图的请注明。

3、投稿邮箱zgsgb2@126.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