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新时代,国际化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如何转型升级?
前 言
在中国工程公司业务转型迈向国际型工程公司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战略实施、人才竞争、管理体系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挑战。基业长青战略合作伙伴——北京知本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知本咨询)董事长刘斌,结合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分享了相应的应对思路,详见下文。
本文节选自《丝路起点 跨越发展——“走出去”企业高峰论坛》主题分享之《国际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我国工程企业贯彻国家“走出去”战略,在“一带一路”建设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已有很多工程公司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全球化经营的跨国工程公司,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央企、国企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名录并且立于排名靠前的位置,中国工程企业已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

▲ 知本咨询董事长刘斌发表主题演讲
走进新时代,在中国工程公司业务转型迈向国际型工程公司的过程中,面临着人力资源的三大挑战,即:战略实施挑战、人才竞争挑战和管理体系挑战。企业需要将公司的未来发展与国际化经营结合起来,才能够应对挑战、在新的环境和变化中稳步发展并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通过分析大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体现出的共同趋势可见,企业必须建立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国际化人才队伍。新时代下国际化工程企业和中国工程企业集团应在人力资源三个层面进行思考和布局,即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 观念创新方面,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提倡创业、奋斗、分享、自发。纵观近年国内经济和企业发展,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正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当90后、00后从职业平台边缘进入中央发生了三大变化。第一,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变化。从劳资关系转变为事业平台与奋斗创业的关系。第二,上级和下级关系发生变化。从金字塔型控制转变为网络协作型。第三,人和工作的关系发生变化。从以工作监督为基础转变为以自我管理激励为基础。
在三种新的人力资源环境的驱动下,需要建立新时代人才管理的五大机制来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第一,创业机制。通过以员工奋斗实现自我为目标,推动内部创业和内部市场,激励创客成长。第二,竞争机制。建立竞争性组织,建立赛跑机制、赶超机制来推动竞争性选拔。第三,狼狈机制。通过组建公司底层创业单元来推动前后台协作,建立铁三角型基层团队。第四,分享机制。通过员工在创业奋斗的过程与组织分享事业发展成果、分享事业成长机会。第五,牵引机制。通过从目标牵引、通道牵引、文化牵引三个方面来实现公司对员工的牵引。
▼ 组织创新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本经营升级。由传统人事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再向人力资本管理转变。理论中的变化在实践中实现落地,必须重新定义人力资源管理这得角色定位,建立人力资源三大支柱,即HRBP、HR COE和HR共享服务中心。
首先,HRBP作为HR客户经理,是国际化工程公司的事业发展伙伴,必须充分参与到业务发展过程中将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全球人才队伍布局,与整个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整合在一起。人力资源部不是后台部门而是业务部门,不是成本部门而是赚钱的经营单元,至此,人力资源体系才能够从后台支撑变为前台骨干经营。
其次,HR COE作为人力资源业务专家,无论是培训、招聘都应该由一线经营人员相互结合,共同协作。
最后,建立HR共享服务中心。将人力资源基础性功能整合于共享中心的体系中,在全球化经营公司中,规模集约化和管理效率化将给员工带来更加贴身的服务。
▼ 制度创新方面,国际化工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架构,应以员工职业发展为中心,以职位体系为基础的闭环管理体系。这样的体系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在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能力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组织的能量不断得到放大,进而体现在组织竞争力的不断提高。通过人才队伍的不断建设,能够找到组织建设和人才竞争力提升的路径,最终提升中国工程公司在国际化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十余年间,基业长青精心布局、聚合资源、内塑专业、外拓服务,与“知本咨询”等业内知名机构携手共进,以人才体系建设等先进实践,有力地推动着企业人力资源提升和转型升级。未来,基业长青仍将不忘初心、逐梦前行,为将我国企业打造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而积极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