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字在诗词中的应用

古人说,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盛唐人因为善用虚字,所以其作品开阖响应,悠扬委曲。善用虚字不仅不会影响诗歌的审美特征,反而能有效地增添诗句的声情韵致,表达出种种含蓄婉曲的言外之旨,具有实词难以达到的审美效应。所以在诗词创作中,善用虚词能够起到增强语言的表达情感和增强逻辑关系的修辞作用。 清代袁仁林在《虚字说》序言中说:“事理多端,语言百出,凡其句中所用虚字,皆以托精神而传语气者。”清代学者刘淇也曾经说过:“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 这些话明确说明了虚词在表性情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它会使诗词变得“意”味有余,“情”味十足。

古典诗词的词性分类和现代汉语有所区别,其词类划分较为简单,仅划分为实字词和虚字词,所谓实字包括今之所谓名词,虚字则包括今之动、形容词、副词、介词、叹词等。实字有所长,也有其所短,而其短正好用虚字来弥补,尤其是在表达比较隐晦和曲折的内心思想情感时更为重要。

李商隐的诗歌向来以晦涩、缠绵而著称,表达的思想情感非常隐曲,被人们称之为“朦胧派”的祖师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李商隐善于运用虚词。他选择一些恰当的虚词嵌于诗句之中,借助读者丰富的想像力去补充诗句的意蕴,形成一种形断而神连的审美效应,从而含蓄巧妙地表达出诗句的言外之旨、韵外之致。 运用虚字可以使诗词的结构更加丰富,婉转跌宕;灵气十足。绝句和律诗容量有限,但诗人却能在狭小的空间里施展出万千世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诗人善于利用虚词,使诗的结构更加灵活、巧妙、自然,在有限的空间里表达出无限的思想内涵。 我们往往只注重培养对意象、意境的把握,习惯于关注古诗词中炼字,而古诗词炼字往往都着重于对动词、形容词的锤炼。因此,对诗中虚词语法修辞功用关注不够,与此相应,甚少能从虚词语法修辞功用的角度对诗的炼字进行鉴赏与评价。

虚词固然不像名词、动词等实词那样具有叙事状物、绘景摹态的功能,但也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明代诗论家李东阳就曾明确指出:“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盛唐人善用虚字,开阖响应,悠扬委曲,皆在于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诗中能否用虚词,而是能否善用虚词。恰到好处地运用虚词不仅不会影响诗歌语言的弹性,妨害诗歌的审美特征,反而能有效地增添诗句的声情韵致,表达出种种含蓄婉曲的言外之旨,具有实词难以达到的审美效应。因此,了解并掌握感知诗中的虚词,也是整体感悟诗的一种极佳的途径。所以,“虚词详备,作者神态毕出”。善用虚词能获得良好修辞效果。

所谓虚字,古代叫语助,是指没有很实在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文言虚词。指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而具有一定语法意义的词。如介词、连词、助词。如嗟(皆)字、奈字、况字、更字,料字、想字、正字、甚字。诗词中常见的文言虚字虽然不少,但经过语言专家的仔细分析,其中最常用的不过30多个字。对于一个深刻理解、熟练掌握、灵活运用30多个文言虚字,第一并不难,第二也足够扫清文言障碍了。

我挑选了32个字: 安 而 尔 夫 盖 故 何 乎 或 即 既 莫 乃 其 且 然若 虽 所 为 惟 焉 也 以 矣 已 因 于 哉 则 者 之

虚词有:

(1)副词。副词虽属虚词,但由于它具有表情态、程度、时间等方向面的功能,因此运用较多,最为常见的有“忽、 独、犹、偏、空、自、应、尽、欲、宁、须、皆”等。如:“忽闻歌古调,偏惊物候新。”“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介词。常见的介词有“于、从、与、和、替、将、向、以、为”等。如“蓬门今始为君开”“与客携壶上翠微”。

(3)助词。常见的助词有“罢、得、却、煞(杀)、来、将”等。如:“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连词。常见的有“与、及、且、虽、而、况、但、犹自、因”等。如:“晓镜但愁云鬓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但将酩酊酬佳节,犹自音书滞一乡”。

2.出现频率较高的字: 因为汉语缺乏形态,虚词的语法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是汉语语法意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如“但”字:“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常醉不复醒”“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如“应”字:“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如“须”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如“共”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如“只”字:“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再如“独”字:“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词源》卷下有《虚字》一条,单字如‘正’、‘但’、‘甚’‘任’之类。两字如‘莫是’“还有’、‘那堪’之类。三字如‘更能消’、‘最无端’、‘又却是’之类。此等虚字却要用之得其所。若能善用虚字,句语自活,必不质实,观者无掩卷之诮。”以上从一字到三字的虚字,多用于词意转折处,使上下句语结合,起过度或联系作用。虚字多为“领字”,因为它们是用来领起下文。如“正”、“甚”之类,这便说明了“领字”是有关键意义。领字的作用,在单字用法上最为明确。因为单字不成一个概念,它的作用只是领起下文。二字、三字,本身就具有一个概念,使用这一类语词,有时可以认为句中的一部分。

宋人所谓虚字,都用在句首。近代却有人说:“虚字用法,可分三种。或用于句首,或用于句中,或用于句尾。用于句尾者,多在协韵处,所谓虚字韵是也,此在词中,可有可无。用于句首或句中者,在首句用以领句,在句中用以呼应,于词之章法,关系至巨,无之则不能成文者也。”句尾用虚字,是少数词人偶然的现象,辛稼轩就喜欢用虚字协韵,例如六州歌头歇拍云:“庶有瘳乎”,贺新郎下片云:“毕竟尘汗人了”,卜算子六首歇拍都用也字,如“乌有先生也”,“舍我其谁也”。这一类虚字,已成为词句的一部分。故学习作词,尤其应当注意单字领字。单字领字有领一句的,有领二句的,有领三句的,至多可领四句。“领字句”是词的特殊规则。所谓“领字句”,就是在词的一些特殊结构的句子中,用第一个字领着后面的几个字,甚或领着后面的几个句子。如“昔秦皇汉武……”之中的“昔”字,就是“领字”,这一句就叫“领字句”。作“领”的字,一般都用仄声,很多情况下都例用去声,前人的范本中有许多使用去声的虚词作“领”,值得学习借鉴。

唐诗中虚词的表达功能 1.表情达意,尽显神态。满清学者刘淇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这句话明确指出“虚词”在表“性情”方面具有的特殊作用。虚词运用得当就会“意”味有余,“情”味十足。唐诗运用的虚词表达的情感一般有悲剧性情感、感伤性情感、积极性情感、闲适性情感和讽刺性情感。

(1)悲剧性情感 如《安定城楼》中“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作者没有开门见山,而是通过“虚”与“更”两个虚词的结合,通过历史上两个不得志的文人的不幸遭遇来借喻自己,因而空自垂涕,不得不远行的辛酸。尽显仕途进取无望的悲哀。 再比如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安史之乱后,人世间情事多变,国家兴废、人民安危、个人进退都渺茫幽晦,难以预测,战乱不已,时势艰危是诗人内心伤悲的主要根源。因此一身羁守远郡,亲友疏离,春日迟迟,愁思扰扰的作者也就“春愁黯黯独成眠”。 杜牧眼中“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表面看起来超然物外,其实“只”和“何必独”则是委婉曲折地悲愤于出身名门的自己的不平。 这些悲剧性情感无一不是诗人悲剧命运的象征和人生悲剧命运感慨的载体,而在抒写这种深沉的悲剧性情感的过程中,虚词点缀呼应,或帮助发出深长喟叹,或推进一层,反面见意,或彻底否定,揭示虚幻,或故作旷达, 婉转抒慨,极尽变化之能事,很好地与实词配合,将深藏心里的悲剧性底蕴透露了出来。

(2)讽刺性情感 诗人抒发讽刺性情感的时候,往往也借助虚词的运用来冷嘲热讽, 使其诗婉转隽永,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深寓讽慨, 富于情韵。如高适的《燕歌行》中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刻画前方将士拼死作战流血牺牲对照下的美人歌舞纵情声色的画面,句子中没有一个褒贬性的字眼,一个“犹”字尤为精妙。尖锐地讽刺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腐败的作风。堪称画龙点睛之笔。再如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中,诗人把朝廷的禄位比作腐臭的老鼠,用鹓雏也就是凤凰自比。是诗人立身处世的极其鲜明、有力的表白。一个“竟”字是全诗愤慨的彻底爆发,用自己的崇高怀抱和贪恋“腐鼠”的小人们的卑鄙心理做了泾渭分明的对比,狠狠地讽刺了那些排斥自己的朋党势力。全诗也因为虚词的灵活运用而显得情韵超逸, 传神空际。

3)积极性情感 如李商隐的《无题》中,明明是相思追求的无望深渊, 却仍然要坚持到“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方”“始”两个虚词表现出的是生命尽头透出的一股执着与坚韧的精神力量。再如杨炯的《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一句中,一个“宁”字就淋漓抒发了书生投笔从戎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坚定表达对奋勇杀敌、坚强无畏的不平凡生活的热爱。其他的如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放奔放,杜甫“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欢快热烈,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旷达沉醉的情感都是通过“须”“莫”“肯”“难”等虚词来传递给读者积极的色彩和情味。

4)感伤性情感 李白在《月下独酌》中的“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尽管作者凭借想像力与月对影会饮歌舞的闹腾场面,但是“徒”和“暂”两个虚字还是隐藏着强烈的感伤色彩,热闹的表象背后隐藏着诗人无法掩饰的愁寂与哀伤。 再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中诗人因为历史匆匆交替兴亡的思考因为“依旧枕寒流”的“山形”的对照而更显感伤意味。赵嘏“空戴南冠学楚囚”中的一个“空”字感伤的是自己留居长安孤寂怅惘之无谓和归隐之不宜迟。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一句写出晋初的羊公和盛唐的孟浩然相隔四百多年,朝代更替、人事变迁。而羊公碑还依旧屹立令人敬仰。但一个“尚”字包含了极其复杂的内容,羊公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得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而自己依然布衣一生,无所作为,死后自然湮没无闻,与“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就不免感伤到“泪沾襟”。

(5)闲适性情感。 以古诗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自”字为例,王维在《山居秋暝》的颈联中营造一种夜晚的宁静和秋天的寂寥之中的活泼情调。诗人在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反用典故,觉得“山中”比“朝中”好,一个“自”字就写出了诗人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决然归隐的一种闲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再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最能抚慰诗人的心灵,徜徉山水的闲适的乐趣才是人生最快意的诗意人生。 诗圣杜甫,在颠沛流离中,怀着一腔景仰钦慕之情,拜谒武侯祠。他在诗中笔触所及却是阶前绿茵茵的碧草“空自”展示着盎然的春意、叶外黄鹏“空自”婉转的歌唱。诗人在此用了一个“自”一个“空”,借此传达满院闲适的景色背后寂寞之心难言,荒凉之情无限。闲适的景色为下文凸显“英雄之泪”蓄足了势、造足了情。

2.虚实相生,言外生韵 “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要达到这一艺术境界,除了内容精心营构之外,虚词的运用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法手段。实字有其短,正好用虚字来弥补,而在表达作者比较隐晦和曲折的内心思想情感,尤为重要。 李商隐的诗歌向来以晦涩、缠绵而著称。表达的思想情感非常隐曲,其中一个重要的技巧是李商隐善于运用虚词。例如,“贾生年少虚垂泪, 王粲春来更远游”。虚词“虚”“更”嵌入其中,使得情感的抒写曲隐而不显,既具有诗歌无限的韵味,又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悲剧性的思想。 再比如“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通过两幅特写镜头画面的对比,通过“欲”和“空”的虚词写出征夫思妇内心共通的情感,来突出战争导致的双方肝肠寸断的悲痛。

诗人往往精心选择这样一些恰当的虚词嵌于句中,以虚为实,借助读者的想像力去补充诗句的意蕴,形成一种峰峦断而云雾连的审美效应,从而含蓄巧妙地表达出诗句的言外之旨、韵外之致。运用虚词要用如实词,也能使表达的意义遒劲有力,虽用虚词而不觉其“虚弱”。比如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整首诗每句都用虚词,却并未伤害杜牧诗歌感情低徊的抑郁,反而因为这一系列虚词的运用而使得作者的用语体现出旷达的风姿,使句子增色不少。

3.结构丰富,婉转跌宕 绝句和律诗字数有限,但高明的诗人却能在狭小的空间里施展出万千世界,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诗人善于利用虚词,起承转合得灵活、巧妙、自然,表达无尽的思想内涵。王昌龄的《闺怨》一诗,自古堪称佳作。而真正的妙处只在第三句“忽见陌头杨柳色”的“忽”字,使诗意急转,使前两句描绘的春色和凝妆顿然成为一种折磨,深刻地揭示出“闺怨”的主题。这一虚词“忽”字,真不知要抵去多少实词。

李白的《梦游》中对“忽”的运用也起到类似的作用。诗中前面“迷花倚石忽已暝”中的“忽”字写出了一刹那恍悟天色已晚,表现作者在恬静安适的梦境中的沉醉以至于忽略了时间的流逝。后一句“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中“忽”字则写出了自己被梦境中山崩地裂、虎啸龙吟的霹雳声音所带来的震惊。既表现奇异璀璨的影像带给自己的巨大震撼,同时也巧妙的把思绪从梦境拉回到现实的人间,一转一收,引出下面醒后“失向来之烟霞”。可谓结构上起承转合锤炼的范本,再如王昌龄的《出塞》也同样堪称绝妙, 而妙也同样妙在第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的“但使”作一虚词,既是假设,更使全诗发生急转,异军突起,振烁全篇。 又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其中虚词的巧妙运用更是起了很好的作用。“忽”“初”两字相对而出,突出了杜甫的喜悦之情。“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即”“便”二字,将杜甫归家心切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有千军万马不可阻挡之势。而这几个虚词可谓神来之笔,在诗句中钩连上下,辗转自如,畅快神游,其修辞效果也是无法用其他的实词来替代的。 还有“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雁是惜别思乡的意象,常引起对故乡、亲人的定向联想,云遮雾绕的重重山岭象征和故里、亲人的重重阻隔,离愁本来就让游子不堪其痛,更添雁叫,云山阻碍,何况客中?一个“况”字使诗句中表达的离愁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造成一种转折递进的意味,既含蓄又曲折,深得古文之余韵,令人玩索不已。

4.语义流畅,节奏多变 以杜甫客居草堂的代表作《客至》为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这首诗句句合律,工整妥帖,但读起来又觉得活泼婉转,有一种流动的韵律感,“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一联,前后映衬,情韵深厚,虽是对仗的句式,但笔墨灵动,风神顿宕。“不曾”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 ”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不曾”表现出的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自然不由得喜出望外。用虚词虚写客至。为下文实写作者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做了很好的铺垫。这种表达效果与诗句中“皆”“但”“不曾”“今始”“只”等一系列虚词的表现力是分不开的。

有时运用虚字还会改变诗句的语义节奏,使之与其他常规句子形成对比。如首联语义节奏为“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而第二联的语义节奏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两联之间的语义节奏的变化能给平板的节奏带来轻快的旋律,诗句语气纤徐有致,语调悠扬流畅,读来别有一番情味。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指出“作诗要健字撑拄,活字斡旋。撑拄如屋之有柱,斡旋如车之有轴”,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诗人对语言的巧妙驾驭有关。其中善用虚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虚词用得好,一样也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的美学效果。

虚词应用口诀 :

判断无误用必定,客观趋势用必然;

情理必要用必须,客观需求用必需;

从未有过用不曾,以前有过用曾经;

没有害处用不妨,程度范围用不过;

控制不了用不禁,忍受不了用不堪;

从今以往用从此,过去至今用从来;

确实如此用诚然,情理如此用当然;

基本估计用大抵,比例很大用大多;

情况估计用大概,数量猜测用大约;

总括一般用大凡,主要情况用大致;

毫无顾忌用大肆,竭尽全力用大力;

情况突变用陡然,果断决定用断然;

出于常情用反而,结果一样用反正;

不同对象用分别,各自行动用分头;

不久之后用既而,紧接其后用继而;

时间临近用将近,不久发生用将要;

随便轻率用贸然,突然产生用蓦然;

反复出现用连连,连连发生用频频;

最初开头用起始,最低程度用起码;

直接前往用径直,独自前往用径自;

暂时将就用暂且,让步凑合用权且;

原来这样用本来,一直这样用素来;

程度超常用特别,进步强调用尤其;

不一定会用未必,从前没有用未尝;

表示肯定用未免,避免不了用不免;

情况不变用仍然,情况照旧用依旧;

同时发生用一齐,一致行动用一起;

反复多次用一再,刻意追求用一味;

按通常做用照常,按老样做用照旧;

按惯例做用照例,按式样做用照样;

仅仅这样用只是,只好这样用只有;

预料期待用终究,出现结果用终于;

步步渐进用逐步,自然变化用逐渐;

肯定真实用着实,强调重点用着重;

数字相加用总共,必定这样用总归。

引用标准用按照,依据准则用本着;

引用证据用根据,遵循标准用依照;

表示原因用因为,表示理由用由于;

仅仅如此用罢了,不过如此用而已;

略微超过用开外,大约如此用上下;

目的强调用起见,也就算了用也罢。

常用虚词对 :

但觉——何曾 只为——岂因 已是——况值 只知——谁道 何似——未忍 有愿——无缘 漫道——岂缘 似闻——恐是 莫道——只缘 几度——也曾 尚想——徒怜 岂闻——始信 忽逢——顿觉 但见——焉知 自是——何须 誓欲——休将 犹自——何曾 慢嗟——且喜 未必——难为 但得——何须 几处——谁家 几日——一番 幸有——不须 任是——也应 尚有——应怜 莫向——何妨 那知——从此 时有——更无 何处——此间 权借——欲凭

常用虚实对:

A:先虚后实 一自——终教 一去——独留 一从——几度 任是——不随 徒令——终见 但得——即是 可知——足资 既定——笃信 谁将——铺就 似听——几度 幸有——但无 不因——那得 谁知——又到 莫道——自有 但期——愧然 安得——招来 但见——不知 肯于——不堪 昔曾——自可 纵是——从知 每羡——定看 莫为——合将 若非——会向 似闻——恐是 自顾——空知 试问——别意 安能——愿借 欲试——惊看 但恨——喜看 但留——换得 纵然——依旧 料得——莫是 谁将——知侬

B:先实后虚 暗随——一任 周览——犹存 我亦——曾效 借问——总为 亿昔——谁复 寄语——莫因 自谓——安知 还似——何如 不惧——何辞 他年——莫望 刚被——却教

经典诗虚字范例 :

野望(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七律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春雨(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隋师东(李商隐)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杜工部蜀中离席(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哭刘蕡(李商隐)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

广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马嵬(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望蓟门(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送魏万之京(李颀(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赠郭给事(王维)

洞门高阁霭(矮)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登快阁(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晚次鄂州(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皮)声。

幽州新岁作(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李益)

北风吹雁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

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

山随匹马行看暮,路入寒城独去迟。

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已拟惠休诗。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离思(其四)·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0)

相关推荐

  • 近体诗写作第六讲

    同学们,今天我们讲第六课,炼字.大家可以先加一下我的微信订阅号:原创好诗词,我会在内里发一些诗词相关的内容,或许我们也可以诗词酬唱.炼字是诗歌写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历代诗人写诗,诗文草创之后,谁都 ...

  • 虚活字极难下,虚死字尤不易,诗词中虚字与实字是什么意思?

    前言 读古人诗话,常常见到虚字.实字的说法.另外,虚字中还常常提到虚死字.虚活字. 那么什么是实字,什么是虚字呢?虚死字.虚活字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实字与虚字 古诗中的实字,就是名词.风花雪月,鸟兽 ...

  • 杜甫诗有什么妙处?一句数百里,一句满天下,一句言五物

    前言 <新唐书>有言: 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 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后人学诗,多学杜甫.那么杜甫诗有什么妙处呢?今天借花献佛,从宋人解读杜诗妙 ...

  • 名言诗词中的哲理汇编

    一.唯物论部分 (一)世界的本质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2.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3.心外 ...

  • 古人诗词中的重庆,一起来感受巴渝古韵之美!

    重庆府(节选) (淸)何明礼 城郭生成造化镌,如麻舟楫两崖边. 江流自古书巴字,山色今朝画巨然. 一首清代诗人何明礼的<重庆府>,生动描述了渝中半岛的繁华盛景.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 ...

  • 清代诗词中的名句,有缘千里来相会, 三笑徒然当一痴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清代诗词虽然不如唐宋辉煌,却也不乏佳作,其中很多句子更是脍炙人口,甚至成了人们的口头禅: 情人眼里出西施 出自清·黄增 <集杭州俗语诗> 色不迷人人自迷, ...

  • 诗词中的夏天,名字都那么美 含苞欲放,太美了!

    最开始,夏天只有最朴素的名字--夏日,正如: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 从古到今我国文学诗词中最有气势的六首诗词,哪一首你最难忘

    第一首:<沁园春·雪> 作者:毛主席(开国领袖) 第二首:<短歌行> 作者:曹操(汉末政治家.文学家) 第三首:<满江红·怒发冲冠> 作者:岳飞(南宋抗金民族英雄) ...

  • 诗词中蕴含的12种物理现象,这样记更轻松!

    原创 行测风暴羚羊 行测风暴羚羊 2018-09-28 Hi,我是风暴羚羊 步知公考行测主讲老师 --羚羊·每日播报-- 2019国考 倒计时 57天 先来一首"镇楼诗" 绿树阴浓 ...

  • 雨生百谷:聆听诗词中的雨声

    "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元·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题记 张潮有言:"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剪藏,冬雨宜饮酒." 窗前檐下 ...

  •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一颦一笑总关情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