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春分 春行冬令
2019年3月21日(农历己亥二月十五)5点58分,我们居住的地球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春分。
春分是春三月90天的中分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90日之半,故谓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0°,太阳直射点北移到达赤道,北半球是春分,南半球是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开启了北半球的辉煌。万物将会顺序经历主气为「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和「太阴湿土」这6个月的「养阳」历程,为之后的养阴和收藏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没有「生长」,就没有「收藏」;反之,当年无有「收藏」,来年的「生长」也不存在。这便是大自然阴阳互长的道理。
从春分进入二之气,时长两个月,止于小满。包括了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四个节气。主气是少阴君火,应少阴经;少阴经包括足少阴肾经和手少阴心经。
己亥年二之气的下列因素,影响着春分至小满两个月的气候:
一是当令之气「太阳寒水」,克制主气「少阴君火」,不利于心阳和肾阳春夏生长。客气与主气叠加,形成了春分至立夏一个半月的「春行冬令」,立夏至小满半个月的「夏行冬令」。
二是土运不足的中运,在二之气中克水不利,而致冬气独旺。
三是司天之气「厥阴风木」,木得水则旺,形成了天地间风力强劲,令人肝气太过,有损脾胃之气。
四是客运太过。己亥年二运始于春分后13天,终于芒种后10天。「金生水」,客运为太商,金运太过,助力当令之气「太阳寒水」,使寒气加重;主运为太徵,标志着北半球处于火运太过的位置,对寒凉的客气有一定抵御能力。
《黄帝内經·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对巳亥之年「厥阴之政」二之气的论述是:「二之气,寒不去,华雪水冰,杀气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数至,阳复化,民病热于中。」
这段话是讲:巳亥之年春分至小满,冬末初春的寒气不散,部分地区有时或者雪花纷飞,或者水结为冰,秋末冬初的肃杀之气造化生物;部分地区有时会降霜,肃杀一些植物,使其叶芽枯焦;部分地区会有寒雨屡次下降。若阳气与寒气来复交替,人们易患里热证。
综上所述,春分至小满两个月的「饮食起居」,可以参考下列意见:
饮食养阳
春分之后,随着太阳直射点北上越过赤道,万物阳气发散。气虚和血热两种人会出现不同的反应。
(一)气虚之人可能出现阳气亏损现象,在饮食方面可及时调控:
1.脾气不足者可能出现唇色偏白无光,肌肉酸懒乏力,胃胀满不思饭,便溏尿少,排气频繁等,可于辰巳两个时辰养胃健脾,酉时至亥时,如果上述不适之症未尽,应继续健脾。
2.肾阳不足者可能出现背凉腰疼,可于巳时温补肾阳,甚者申酉两个时辰加多一次。
3.身心虚损者可能出现「内空」、「冷风习习」等感受,可以少量补气。
4.肝气不足者可能出现手足无力,可在晚睡前少量补气。
5.勿饮食生冷,如凉白开水、生水果、冷饭等。进食定要温热,否则会伤及脾胃。
(二)血热之人与主气「少阴君火」相应,心肾俱热;当令之气「太阳寒水」形成的冬气收缩毛孔,热气不得散发,欲发而不得发即成郁热,演化为「身心实热」。郁热太过,春阳不长。因此,血热之人这段时间的饮食要注意:
1.吃滋阴食材,凉血归肾。肾水润泽,春木生长。中焦实热之际,可生吃梨子,饮绿茶;热消即停。
2.食酸戒辣。辣味补肝,酸味疏泄。血热之人避开辣味,食用酸味,可扬长避短,令肝条达。
起居养阳
1.与日同行,重在养阳。早晨卯初前起床,人的阳气与太阳同步,借天力长人力,血热者发散郁热;气虚者养气。
晚上亥初前睡觉,如同手机充电;睡觉过晚,充电不足,即会影响手机使用。
2.身动心静
春天主动,动则萌生,此为天道。春天人要多动,走出室外沐浴阳光,以草木为师为友一同成长。
外动内静,春生圆融;保持平静的心态,与萌动的客观世界相应,以平和之心「发芽」,才可以有一年顺畅的夏长、秋收、冬藏,筑成圆融的「年轮」。
春天赞叹
春分之后,太阳直射点北上越过赤道恩泽北半球生物,应心怀感恩,赞叹万物,赞叹自然;赞叹令人身心俱生,必有收获满满。
———— / END / ————
文字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