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不仅有美食,还有数不尽的名人、史事和风情

原标题丨牛街风情录

牛街是京城最有名老街之一,也是北京有名的回民居住区。让北京人津津乐道的是这里卖的牛羊肉最新鲜、最地道,以及这里有正宗的北京小吃。

北京的地名都有讲儿,牛街也不例外。牛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 多年前的元代,甚至更远的1000 多年前的唐代。

先有的礼拜寺,后有的牛街

牛街最有名的是礼拜寺。牛街礼拜寺与通常我们见到的清真寺不一样,它采用的是汉族重檐歇山顶宫殿式的砖木结构,细部带有浓厚的伊斯兰教阿拉伯建筑的装饰风格。可以说是汉族古典宫殿式建筑与阿拉伯式清真寺的完美结合。

这种建筑风格的礼拜寺,在国内比较少见。它体现了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

据《北京牛街岗上礼拜寺志》记载,牛街礼拜寺始建于辽代统和十四年,即北宋至道二年(996 年),由阿拉伯学者纳苏鲁丁创建。

这段话是作者根据礼拜寺内辽代的碑文所得出的结论。辽碑还在,只可惜年代久远,碑文已经模糊不清。所以,给后人考证礼拜寺究竟是何年所建产生了分歧。

最初的牛街礼拜寺面积不大,明宣德二年(1427 年)进行扩建,正统七年(1442 年)又做了整修。明成化十年(1474年)奉敕赐名“礼拜寺”。您瞧,牛街礼拜寺还是明朝皇上给定的名儿。

砖木结构的建筑,保质期只有几十年。康熙三十五年(1696 年),礼拜寺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大修。我们现在看到的牛街礼拜寺,基本保留了清代大修后的原貌。

牛街礼拜寺是京城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清真寺。每年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重大节日,都在这里举办活动。

牛街的礼拜寺,每年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外国友人成千上万,包括总统、大使等政府官员、社会名流。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记述牛街历史的古籍叫《岗上志》。《岗上志》的全名叫《北京牛街岗上礼拜寺志》。学者们公认它是研究牛街历史的重要文献。

据《岗上志》记载,牛街最早的名称叫柳河村,后来叫岗上,再以后又叫牛肉胡同、礼拜寺街等。牛街的地名,就是由牛肉胡同这儿来的。

20 多年前,我在《北京晚报》当记者时,曾采访过土生土长的“老牛街”刘东声先生。

刘东声先生是北京市原宣武区副区长、区政协副主席,业余时间潜心研究牛街的历史,先后与人合作出版了《北京牛街》,校注了前面说过的《岗上志》。

说起牛街的历史,刘先生如数家珍。他用极简短的语言,精练地概括了牛街的历史:

“牛街是北京历史的重要一章。金灭辽后,建都北京,即金中都。中都的城中心位于现在的广安门一带,牛街地处城根儿,有水有河,至今牛街还有吴家桥的地名。忽必烈东征,从中亚和西亚带回许多信奉伊斯兰的探马赤军和工匠,他们同当地人和部分已定居北京的穆斯林通婚,这可能是牛街成为回族聚集地的原因。”

从刘先生的这段讲述中,我们可以知道牛街的历史,是从元代开始的。那么,牛街礼拜寺内的辽碑的碑文,又是怎么回事儿呢?辽代是在元代之前呀。

根据几位学者的观点,牛街的礼拜寺要早于牛街。也就是说,先有的礼拜寺,后有的牛街。

换句话说,早在辽代,现在牛街所在的位置,已经有回民居住,但人数比较少,还没有形成大的回民聚居地,到了元代初年才有了牛街。但不管怎么说,牛街的历史定在元代,到现在起码也有700 多年了。

驼铃声的苦难

这条南北走向,有着700 多年历史的老街并不长,它如同一条项链,把街道两边20 多条胡同,像珍珠一样给串了起来。这是京城回民最集中的地区。

20 世纪80 年代初,我的工作单位在右安门内大街,家住西单辟才胡同,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都要穿过牛街。

那时的牛街,周边的胡同还都在。路窄,但有古韵。路两边是一家一户的小院。院门高矮不一,偶有破旧,木门一般经过日晒雨淋,都已显得斑驳陆离,但灰砖灰瓦的老房老院,透着浓浓的古色古香。

牛街的路两边,排列着高大的槐树,有的树龄近百年,堪称古槐。每到夏天,繁茂的树冠遮天蔽日,五月的槐花白似雪,香气沁人心脾。骑车穿过这条老街,古槐遮阴,仿佛在几百年的光影里穿行,穿行在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里。

也许是老街的魅力使然,有时到南城办事,我宁愿多绕几条胡同,也愿意走这条老街。当胡同变成了大马路,平房院落变成了高楼大厦,古味儿和古韵便成了一种追忆。

之所以对这条老街有挥之不去的情感,是因为我有几个很好的朋友住在牛街,那时,经常到他们家做客。此外,20 世纪90 年代初,我在《北京晚报》当记者时,多次到这条老街采访,报道过这条老街的人和事儿。这里的每条胡同,我都走过。

牛街的吴家桥,是当年牛街有名的“骆驼锅房”旧址。早年间,牛街往西是通往广安门的交通要道,但周边是一片荒野。

当时,还没有汽车,也没有火车,人们远途运输,以骆驼做拉脚的工具。骆驼忍辱负重,耐力超强,从牛街可以走到河北、山西,远至甘肃、宁夏。各地的土特产靠这些骆驼运到广安门再运到牛街。早年间,牛街的居民经常一大早,就能看到长长的驼队从街头穿过。“叮叮铃铃”的驼铃声,摇醒了孩子们的沉梦。

“叮叮铃铃”,声声驼铃诉说着牛街驼户们旅途的艰辛。

依然记得当年我采访王长河老人的情景。王长河家住吴家桥四条,当时老人已经80 多岁了。他跟我聊起自己和父辈当驼户的艰辛岁月,感慨万千:“靠拉骆驼谋生,真是九死一生。走一趟口外,来回就是一个多月,风餐露宿不说,经常会遇到劫道的。这些人就是评书里说的响马、劫匪,心狠手辣。碰上他们,一年的辛苦等于白饶。当年过的真是走钢丝的日子。”

说起牛街,一身豪爽之气的王长河老人打开了话匣子:“解放前的牛街是' 无风三尺土,下雨一街泥’ 的土路, 两边是低矮破旧的平房, 街南街西是菜地、坟地。牛街的回民不但受到政治上的压迫和歧视, 而且经济上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两把刀’' 八根绳’ 是我们的主要营生。”

“两把刀”,说的是卖牛羊肉的刀和卖切糕用的刀。老北京的回民以卖牛羊肉和做小吃为主要营生。老北京的小吃,70% 左右都是回民做出来的。

“八根绳”是指挑挑儿,一根扁担两个筐,前后两个筐要用四根绳系起来。这句话喻指的是挑挑儿做小买卖的。

旧中国,记录着一部京城回民的苦难历史。现如今,王长河老人所描述的情景已成为过去。牛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骆驼队拉脚的镜头,您只能在老照片里看到了。

当然,如今您走在牛街宽阔整洁的马路上,很难想象脚下的土地,在100 多年前,还是满大街走骆驼的古街。

漫步今天的牛街,再也看不到昔日人们脸上的愁容。柏油马路干净、平坦,路边植树种花,古老的街道洋溢着现代化气息。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社区和修葺一新的清真古寺,十多层高的回民医院大楼,与宽敞明亮的回民小学教学楼遥相辉映。

别具一格的清真食品小市场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头戴白色礼拜帽的老人互道“色俩目”,构成了一幅富有民族风情的画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