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历史:唐朝人吃什么?

米唐猫去体验了一发农耕乐趣锄锄地~拔拔草~艾玛好累呀先歇一会咱来思考一个哲学问题!待会儿吃啥好呢?

作为当之无愧的吃货帝国,关于吃的历史自然久远。各个地域的美食都是让我们不断出游,走遍大江南北,领略各地风情的一大动力。

不仅如此,历朝历代也都有优良的美食传统。

尤其在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唐朝,人们的生活比较安定,餐桌上也比较富足。仅就主食而言,就对舌尖充满诱惑。

接下来,米唐猫为您介绍一下唐朝人都吃些什么美食。

展开剩余91%

唐朝人的主食结构,主要是饼和饭。这二者中,饼又占据主要地位。

唐代赵璘在笔记小说《因话录》里就提到“世重饼啖”,这是多数唐朝人食饼的真实反映。

唐代所说的饼,内容比今天宽泛得多。除面糊以外的各种成型面食,都可以称为饼。

而唐人食之最多、最具代表性的饼,有胡饼、蒸饼和汤饼等。

[ 胡饼 ]

胡饼是用烤炉烤制的大饼,它是汉代自西域传入,在唐代极为流行。

据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开成六年正月六日(应为会昌元年,即公元841年)立春,命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依然。”

这是说在立春这一天,唐武宗李炎向文武百官赏赐胡饼。而普通百姓也都喜欢这种食品。

正因如此,卖胡饼的人在当时也颇受重视。《廷尉决事》中就记了这样一件事:唐代一个叫张桂的人,因卖胡饼出了名,竟被封为兰台令!

[ 胡麻饼 ]

胡饼中有一种胡麻饼,烤制时在饼上撒了一层芝麻。

白居易在《寄胡麻饼与杨万州》一诗中曾对胡麻饼赞美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在四川忠州做官。他说忠州的胡麻饼完全是按京都长安的方法烤制的,吃起来又香又脆。

他把刚烤出的胡麻饼派人送给万州刺史杨敬之,让他品尝一下是不是跟京师最有名的辅兴坊烤的一模一样?

短短四句诗,就把胡麻饼的风味特点及受欢迎程度生动地写了出来。

[ 古楼子 ]

还有一种叫“古楼子”的胡饼。

《唐语林》中介绍说:“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

显然,这是一种加了羊肉馅的大胡饼,夹层中还放了花椒、豆豉等作料,表面上涂着油脂,吃起来又酥又香,味美异常。

[ 蒸饼 ]

蒸饼是将面糊发酵后再蒸熟的面食,如馒头、包子等。

唐朝人食用的蒸饼种类很多,它既可单纯用麦面制作,也可掺进各种配料。

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说:“蒸饼法,用大例面一升,练猪膏三合。”这里指的就是在白面中掺进猪油制作的蒸饼。

各种蒸饼不但是百姓餐桌上常备的食物,也能登上皇家的大雅之堂。

白居易在《社日谢赐酒饼状》一文中,曾提到“蒙恩赐臣等酒及蒸饼、环饼等”,这说明皇帝赐给大臣的食品,就有蒸饼。

[ 汤饼 ]

汤饼是下在汤里煮的面食,如面条、面片等。

唐朝人食用的汤饼种类也很多,当时的诗人对此也多有吟咏。

如“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李颀)

“鸡省露浓汤饼熟,凤池烟暖诏书成”(罗隐)

这都说明当时汤饼在民间颇受欢迎。

[ 槐叶冷淘 ]

唐朝的汤饼中,有一种叫“槐叶冷淘”的冷面,它是用槐叶汁和面做成面条,煮熟后再放入凉水中冷却,吃起来又凉爽又别具风味。

似乎现在消夏所食的凉面依旧沿用这种做法,只是少见有槐叶般清凉的面条色了。

杜甫曾在《槐叶冷淘》一诗中写道:“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

诗中,杜工部精要地介绍了“槐叶冷淘”的做法、美丽的颜色及清爽甘美的味道,对其大加赞美。作为唐代的“人民诗人”,杜甫的诗一向反映民意。他对“槐叶冷淘”的喜爱,也体现了百姓的共同心声。

饭在唐朝人主食中的地位,虽然略逊于饼,但仍是不可或缺的主力。而在有些地区,它甚至比饼更受青睐。

唐朝人食用的饭多种多样,主要有稻米饭、粟米饭、黍米饭等。稻米饭食用的范围最广。尤其在长江以南产稻地区,它一直是最重要的主食。

[ 稻米饭 ]

稻米饭配以相应的菜肴,既是人们喜爱的美食,也是诗人寻觅的美好意境。

“香稻熟来秋菜嫩,伴僧餐了听云和”(陆龟蒙)

“看炊红来煮白鱼,夜间鸡鸣店家宿”(王建)

“早炊香稻待鲈脍,南诸未明寻钓翁”(许浑)

诗是现实生活的反应。从诗人的诗中,我们足以看出稻米饭的价值和它在唐人饮食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 粟米饭 ]

粟米饭即小米饭,它的食用范围主要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农村。

日本僧人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写到在山东登州的所见:“山村县人,餐物粗硬,爱吃盐茶粟饭。”说明那里的农民是以粟米饭为主食。

而有些官员招待客人,也用粟米饭。如《朝野佥载》上就记载说:“汴州刺史王志愔饮食精细,对宾下脱米饭(即粟米饭)。”

当时一些小饭店出售的饭食,也多为粟米饭。如唐朝人康骈在《剧谈录》中就写道:“道中小店始开,以脱粟为餐而卖。”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粟米饭在唐代的普及率也很高。

[ 黍米饭 ]

黍米饭是用大黄米(即黍米,有粘性)煮的饭。由于唐代黍的种植量很大,所以黍米饭也是不少地方的主食。一些诗人在诗中都写到黍米饭:

“厨香吹黍调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白居易)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贯休)

从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唐代许多地方食用黍米饭的情况。

唐朝人的主食中,还有胡麻饭、乌米饭以及添加各种配料的什锦饭等。

唐代常见的早餐是“”,粥简单又营养,是唐人的最爱。

如“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苏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白居易)

“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皮日休)

其中的饘,也是粥。

彼时粥的做法之多样,比起当代也不遑多让,在唐朝的医学著作《食医心鉴》里,专门有一部分就是讲粥的,其中提到各种做法,原材料从米到白粱米、粟米、薏仁米、大麦、小麦、粳米,辅料从蔬菜到肉到水果到干果,堪称包罗万象。

胡麻粥(芝麻粥)。当时唐人很喜欢在饭里加芝麻,诸如王维的“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粥里也少不了,于是就有了胡麻粥(芝麻粥)。

寒食麦粥。寒食节的时候,据《唐六典》,公务员们的食谱里有寒食麦粥。至于民间,寒食节的时候多吃冷粥。

杏仁饧粥。冷粥味道不大好,所以吃杏仁饧粥就很普遍。做法是“寒食三曰,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按玉烛宝典,今人悉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别以饧沃之”(《邺中记》),简单说就是大麦粥加上磨碎的杏仁,加上饧(麦芽糖)。

肉食

当时的肉食,以羊肉为主(吃牛肉是犯法的,猪肉虽有但不太多),而羊肉膻味大,所以能去膻味的胡椒在当时地位极高,价格也非常贵。

为什么唐朝不吃鸡鸭鹅肉?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在唐朝有的时候,鸡鸭鹅等禽肉是不算肉的。

这里有个小故事:唐初一度禁止御史到地方时吃肉,但唐初名相马周到地方特别喜欢吃鸡肉,然后就被人告了,唐太宗说“我禁御史食肉,恐州县广费,食鸡尚何与?”意思大约是我怕铺张浪费所以禁止御史吃肉,但是吃鸡怎么能算肉呢?

当时唐朝渔猎风气很盛,钓鱼很常见,而且当时有道非常非常有名的菜——“切鲙”,其实就是当今的生鱼片。

没错,日本的生鱼片是从唐朝传过去的,只是今天又从日本传了回来。

生鱼片这东西,海内外也差不多,取新鲜的鱼,或切成片、或切成丝,蘸调料吃,这可是当时的顶级菜肴了,因为切鱼片对刀功的要求很高。

打猎得来的猎物,诸如鹿、兔子、野猪、熊,也经常出现在唐人的菜单里。

蔬菜

现在很常见的西红柿、土豆、青椒、红薯、洋葱、辣椒、玉米,猜猜看有多少是唐朝能吃到的?

答案是零,这些当时都没有

即使现在常见的大白菜(当时叫“菘”)、菠菜(当时叫“波棱菜”)都不算是常见的蔬菜。白菜是因为品相不佳,菠菜则是刚刚引进价格太贵。

当时最常见的蔬菜是秋葵,杜甫有诗云:“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

另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蔬菜,叫做(xiè)。

“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杜甫)

现在这菜也还有,名字叫“藠 ( jiào)头”,但不常见,只在南方部分省市还有。

调料

唐朝的调料有常用的花椒、胡椒、豆蔻、桂皮、陈皮。也有些比较复杂的调料,诸如豆豉、豆酱,葱姜蒜。当然,盐肯定是有的。

而味精、鸡精这些近代才有的调料,在当时还没有,辣椒也没有。

当时也有醋,用酒烹饪也屡见不鲜。另外,唐朝也有糖,不过当时更常见的叫法是“饧”,更具体来说应该是麦芽糖,也有把饧加入做成饮品的,这种饮品叫做“饴”。

当时制饧的工艺很精湛,制作出来的饧品质很高,如李商隐所说“粥香饧白杏花天”;至于蔗糖则是刚刚兴起,还是玄奘从天竺带回来的制作工艺,自那之后,砂糖才渐渐普及。

唐朝这些丰富的食物各有特点、各具风味,真实地反映了唐朝饮食文化的兴旺发达,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领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END-

温馨提示:“大唐云文化”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欢迎关注公众号:大唐云文化(微信号:tang_site

我们站在群英荟萃的历史回眸处,试图还原大唐盛世之文化、历史以及民俗风貌。

带你穿越时光,梦回唐朝,开启一段美妙的阅读之旅。

(0)

相关推荐

  • 唐朝人做的饭,真香!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老谈,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01 蒸饼是唐朝人的主食之一.据<朝野佥载>记载,小贩"常以小车推蒸饼卖之&qu ...

  • 徐佳:唐朝的胡麻饼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寄胡饼与杨万州>) 公元819年,白居易脱下江州司马的青衫,转任忠州刺史,忠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市 ...

  • 舌尖上的初春美食,吃起来比大鱼大肉还香!

    [春笋三杯鸡] 用料:鸡中翅 10个.春笋 2支.米酒 6汤匙.老抽 1汤匙.生抽 2汤匙.香麻油 2汤匙.冰糖 10克(约15g).九层塔叶 一小把.食用油 一汤匙.姜片: 做法 1.鸡翅洗净.春笋 ...

  • 大米是宋朝才普及的,那1000多年前的唐朝人吃什么?

    大米是我国现代大地区的主要食品,一日三餐几乎都离不开它.大米虽然有1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但真正全面普及却是在宋朝,那么在宋朝之前,也就是距离现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又吃什么呢?其实不要认为缺了大米 ...

  • 舌尖上的核桃美食,吃一口香浓美味,还非常的益智补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朋友说过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一斤核桃的营养价值相当于是9斤牛奶或5斤鸡蛋",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这样去称赞核桃比较夸张,但核桃的确是益智健脑的好食材,被人们赞誉为 ...

  • 舌尖上的记忆:过年吃年糕,做法软糯Q弹真好吃!

    年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是一种黏性大的糯米或者米粉蒸成的糕.在春节,我们古田对年糕很有讲究,就比如我们都爱的红糖年糕. 红糖年糕的最大特色就是香甜软糯,且表面光滑,色黄细软, ...

  • 塞雷风格小胖丁,欢乐解读“舌尖上的历史”

    小冒坚持原创的619篇  流行通俗才不是传统文化克星呢 最近在死磕自己通识读书计划的年度历史模块的大部头书籍,一边配合<大秦赋>热播剧服用关于秦朝的历史知识,一边打开了厚厚三本历史科普类书 ...

  • 舌尖上的历史:筷子趣谈

    中国人吃饭离不开筷子,咋看起来,筷子嘛,太简单,太普通,不就是两根棍棍吗? 但是,细究一下,中国人发明的筷子真的不简单,若是把筷子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搞清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曾获诺贝尔奖的李政道博士 ...

  • 寻味丨舌尖上的客家美食,吃不尽的美食天堂!

    客家人 除了热情好客.勤劳能干 还有就是做得一手好客家菜  好吃&美味  客家菜以其独有的风味 在中华美食占据着重要地位 今天 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河源和梅州的客家菜吧 有菜式多变的主食和令人垂 ...

  • 《舌尖上的历史——食物、世界大事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读后感

    全球视野下的世界史研究主题--食物史,其境遇堪称鹅湖之会,一言以蔽之,"朱以陆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处可魔改为作者教人之太简支离. 本文作者是一名经济学家,<吃 ...

  • 吃遍山东丨英雄山脚下的亮亮面馆:一碗在济南人舌尖上翻涌了三十多年的味道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6日讯 在济南 英雄山 脚下,有一家亮亮拉面的馆子,凭借一碗猪肘汤面,成为了很多济南人舌尖上翻涌了三十多年的美食.区别于西北地区的牛肉拉面,创始人罗亮自创了更符合山东人口味鲁菜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