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质疑,敢于问出“十万个为什么”(少数派投资)


 
我们先把投资和市场的话题放一放,聊一聊大家是否还有“好奇心”吧。
这绝不仅仅是孩子们手捧《十万个为什么》时才会流露的状态,小学时的墙上曾挂着爱因斯坦的名言:“重要的是,不要停止提问,好奇心有其存在的理由”,到了中学则是居里夫人那句“好奇心是成功者的第一美德”。
然而,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似乎逐渐失去了对这世界的好奇心。在如今飞速奔腾的信息时代下,数以千计万计的碎片信息扑面而来。很多人停留在一个:
“我知道这是什么,却没想过是为什么”的时代。
我们从十万个为什么,走进了十万个没什么,同时又很难承认自己正逐渐同好奇心在说再见。
只有经验论没有怀疑论
是投资失败的一大症状


转头看看我们熟知的那些投资大师,各个都是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自中国股市成立以来,大多投资者喜欢提问题却忽略了深度思考。“拒绝思考”是人类情性使然,它与人性中的贪婪、侥幸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性。
罗宾·霍格斯和芝加哥大学教授希勒尔·艾因霍恩曾经开展过一次针对投资人心理的试验。在该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告诉受试者,有一位专家声称在他预测股市上涨之后,市场往往就会涨起来,需要各位受试者参与的,就是通过观察下面一种或多种证据来验证这名专家的说法是否正确:
1.在他预测股市上涨之后,市场表现如何?
2.在他预测股市下跌之后,市场表现如何?
3.在股市上涨前,他预测了什么?
4.在股市下跌前,他预测了什么?
随后,研究人员会问受试者这样一个问题:
要确定专家的说法是否属实,最少需要以上四项里面的哪几项作为证据?
大家别着急往下翻看答案,不妨先自测一下,看看自己的答案会是哪个,是不是和大多数受试者选择的一样。
最终,48%的人回答说他们只需要参考第一项就够了,只有仅仅22%的人给出了正确答案:
要想知道专家的说法是否属实,最基本的证据是第一项和第四项。即使他说市场总是在他预测之后才上涨,仍然需要知道他在市场下跌之前说了什么(毕竟,市场行情并不总是上涨的)。
通过这次的实验证明,投资者只愿意接受符合自己基本逻辑的原因,而抗拒或忽视与原先思考路径不相符合的理由,投资者不能从投资结果中有效地汲取经验教训,是因为:
“思维经常败于惯性系统,在解决较为棘手问题时原初印象更为活跃”。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的不只是证实,更应该是证伪,以此方法去检验,就会发现所谓的专家预测,更多的时候只是概率而已。投资市场是很难被预测的,未来是涨是跌,现在的判断并不一定准确,所以它不能成为我们投资判断的依据。
习惯了“证实”做决定
去“证伪”还有必要吗


一直以来,构建这样的批判性思维是存在难度的。
一方面,我们从小都在接受着观点教育,习惯性地被灌输观点和结论,中式教育模式很少会允许学习者提出质疑,尤其是质疑所谓专家、学者和权威们;
另一方面,却在要求我们能全面的、系统的、辩证的看问题之外, 能拥有足够深度广度的知识和信息储备。
事实上,当我们深度分析大多数的观点之后,会发现往往只讲了片面和局部,是碎片化甚至是刻意的。部分正确不代表整体正确,个案的现象并不能转换成通用准则。
在并不具备整体知识面和系统性思维框架下, 听起来说的挺对, 逻辑又自洽的,往往就会被误认为是正确和有道理的。
投资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性格。

分析和参照别人的观点,似乎是可以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但是,这样也容易使投资者形成锚定思维。
有意无意中,别人的观点会成为投资者决策的依据,不管这些观点是对是错,都会在不经意中掩盖了由独立思考而得到的真理。
在这点上,巴菲特看得很透彻,他有意远离纽约芝加哥波士顿等大城市,一直居住在家乡小城奥马哈,用他的话说:
“我在纽约一天可以得到100个投资的好主意,但实际上我一年只需要一个就够了。”
如果我们能在证“实”的基础上,再用证“伪”的方式做决策,往往会更加理性,客观,全面。
当市场上的声音都是看多看涨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去思考下股市会存在哪些未被发现或者被忽视的潜在下跌的可能;
当市场上的声音都是看空看跌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去思考下股市会存在哪些未被发现或者被忽视的潜在上涨的可能。
如果投资决策不是基于冷静的思考、客观的分析和独立的判断,而是满足于经过头脑选择过滤后的“真相”或外界消息、研究报告甚至“名嘴”分析,那么结果不但与上次的失败没有什么不同,还有可能更为惨重。
当市场上主流观点和共识一致的时候,人性很容易感受到所谓的“是什么”这一具体直观的预期判断是合理的,有种被“证实”的认同感,证“伪”更能帮助我们探寻“不是什么”。
在对比不同的备选可能,跳出现有观点去评估不同的事实依据,多维度的进行检验,从而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最终做出更客观理性的投资决策,即我们所提倡的大多数人存在误区的地方,会是我们找到超额收益的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