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原理三十二(怎样运用洞察力)
三十二、怎样运用洞察力
设想一下,一个麻木不仁的人,他实际就是百姓说的“混吃等死”的人,可他愿意听别人说他麻木不仁和混吃等死吗?还有,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人,有谁愿意别人说他这些?更别提那些专横跋扈气急败坏狗急跳墙的人,当然最害怕的恐怕也是一针见血的“上纲上线”。
相反,凡做得到、做得比别人强,不仅不怕“上纲上线”,别人也难有“上纲上线”的机会和权利,所谓“苍蝇不叮无缝蛋”,从好说、从坏说,都是一样。这就是从大可以看小,从小可以知大的原理。
要想避免“两面派”,首先要能看破“两面派”,这或多或少都需要点所谓“洞察力”。“洞察力”也是这么练出来的,无非敢于反反复复运用“上纲上线”这个认识原理,既肯于正视各种考验,也肯于一次次接受苍蝇叮,最终都集中总结为一系列经验教训,而贡献于这样那样看问题的本领,也就有了洞察力。
有了洞察力,非但能避免自身犯“两层皮”,也能对外界的“两层皮”一目了然。不妨都问问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想一想有这样的能力是什么样子,没有又是什么样子。
写诗的形式能力、语言能力,可姑且不管,就从内涵方面来看,哪个写诗时并非是客观实话实说的,而是心有发虚的,为了逞能的,有贪图的,总是被主观支使把做不到的写成了做得到的,把自己还未做好的写成了对别人的要求,那么这就是“两面派”的做法,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自然就缺乏对自己的洞察力,哪怕自以为很聪明。
还可以这样看,从别人一首诗中,能否看得出作者有什么品性,认识深度如何,有无偏见成见,开口说话怎样,或者反过来从其说话中,能否看得出他会不会写诗,写得怎么样,一定会有什么表现,包括灵感真假、感情深浅等?有没有想过,这些都是可以随时验证的?
洞察力是最深刻的认识行为。凡认识行为,都是对内涵的认识,认识写诗的“两层皮”现象也一样。就比如,之所以有人不相信从一首几行字的诗,就能看出背后作者之人,而总是坚持“就诗论诗”这种自欺欺人的错误观点?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样的人过于凭简单日常专业知识和经验,就主观任性自恃,又倚仗自己有眼睛,便以为能自然看出一切,或蒙得了一切,实际是没能力意识到睁眼瞎就是这样来的,因而不懂得凡事都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地客观对待,都需要靠修养得来的洞察力来正视乃至揭穿,于是他就不可能懂得洞察力在哪里,当然更不可能有真正洞事察人的本领,究根结底是还不具有这样的内涵。
认识“两面派”,或说看破“两面派”,从根上讲,体现的还是对内涵的认识能力怎样,有没有这样的洞察力。认识能力和洞察力是一回事,是不同的表述,只有人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程度,洞察力才会显现出来。
洞察力来自于最深刻的内涵。事物的内涵总是固有的,需要靠人的认识来不断挖掘,人的内涵则是通过认识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修养出来的。提炼内涵就是提炼这两方面内涵,所谓“洞察力”也是这样的洞察力,因为这部分内涵只有通过洞察力先看得到,然后通过认识再认识的过程,才有能力实现提炼。
这是认识内涵的基本原理,也是提炼内涵的基本原理,还是认识“两面派”的原理。“两面派”的特点是伪装,凡伪装的东西都有着一个现象掩盖另一个现象的特征,只要能一层层把伪装揭开,一切就势必暴露了出来。
内涵需要内涵来发现,也就意味需要用相应的洞察力来发现,看破伪装也是如此。没有内涵则没有洞察力,意味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可能是睁眼瞎,对自己可能是撞南墙也不回头,对别人则可能是以图式心理来衡量,最终还是等于什么都看不透。
这说明,一个人即使有些模棱两可的认识能力,或可让他在别人眼里看上去有内涵,抑或他面前的客观认识对象本身就有内涵,如果少了洞察力,他的认识能力对他认识这些内涵,还是帮不上忙,仍不得不等于一切乌有。
又如,有的人生活阅历很丰富,为什么他仅仅能当做话资,除了花说柳说,却概括不出真正的美,更不可能看出美的因由、走向和必然的结果?乃至一到这种见真章的地方便哑口无言?
为什么即使有话说,也离不开没根没据、没边没沿、站不住脚地,发苍白观点、表干瘪看法、炒片面见解、蹿无端主张?或不得不转向牵强附会、强词夺理的满嘴托词和借口,抑或干脆冒出来的都是所谓“歪理邪说”?
内涵都是人和事物本质的东西,凡涉及根本性质和特点,仅凭一般般的眼睛来认识,就意味“没有金刚钻,硬揽瓷器活”,再怎么通过“铁杵磨针”似的认识再认识、努力再努力也无济于事,必须通过养成洞察力才能看得透彻。
这提示了认识的高程在哪里,一旦认识达到了一定程度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实际是,有了洞察力,因为相对什么都能看得透,看得远,不仅对认识本身有好处,尤其对怎么走路更有好处,毕竟只有路子对了,一切才说得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