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否认了!“互联网语言”其实是当代正统!
“欧皇”、“非酋”……听到这两个词,你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历史上不同人种的众生相,还是时下热衷“氪金抽卡”的手游/页游玩家?
如果是前者,也许笔者应该称赞您博闻强识——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意味着您对于现今流行的互联网语言和文化“Out(落伍)”了。
原本用于形容人种和职业的词汇如今已经演变为对运气好坏的调侃,而类似这样的“游戏圈用语”或者“ACG语言”如今也逐渐演变成整个互联网人群在日常对话中的常用语。
从“人品”到“非酋”:互联网“运气”形容词的发展简史
最开始用来形容运气的说法并不是欧洲人和非洲人,早在2003年左右,在猫扑等网络论坛以及游戏圈中流行用“人品”一词来指代运气:如果你的人品好,那么你就会得到命运的垂青,在游戏里,就是拿到更好的装备和奖励,而人品不好,就得不到好东西。
后来,《魔兽世界》游戏在中国开始流行,玩家除了沿用“人品”概念之外,还使用 “手红” “手黑”来指代运气好坏。2007年《地下城与勇士》上线,玩家在刷装备的过程中,仍然使用“人品”形容运气。“非洲人”这一词语偶尔出现,但其含义是“黑心商人”。
到了2012年暴雪发布游戏《暗黑破坏神3》,游戏中橙色装备和绿色套装掉率极低,需要大批量重复劳动来刷装备的玩家渐渐开始用“脸黑”“脸红”来形容运气好坏。有玩家在贴吧发言中使用了“黑得像个非洲人”这样的比喻,但“非洲人”概念并未直接指代“运气差”。
接着页游《舰队Collection》上线,在这个游戏中,“提督(玩家)”可以调整材料配比来建造“舰娘”,但即便是完全相同的配方,出货也有很强的随机性。提督们于是沿用“脸黑”指代运气差,并将“非洲人”与“脸黑提督(非提)”绑定起来,同时借助历史上欧洲海军概念,发明了对应的“欧提(欧洲提督)”。
此时,恰逢大批“氪金抽卡”、“随机开箱”性质的手游和页游开始在国内流行,“欧洲”、“非洲”的说法因其形象而迅速得以传播,时至今日,如《阴阳师》、《乖离性百万亚瑟王》、《Fate:GO》等流行游戏圈子里,处处可见“欧洲人屠杀非洲玩家”、“欧洲人吃我一矛”这样的说法。“血统论”取代“人品论”成为了新时代对运气好坏的调侃之语。
“互联网语言”背后其实是现实的生动写照
现如今,网络的飞速发展几乎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生活、工作和交流的方式方法,也改变了语言文字的使用。
从“恐龙”到“给力”、从“神马”到“女汉子”,包括游戏里的“欧洲人和非洲人”的用法,语言文字的含义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并且从“线上”的网络虚拟世界渗透到“线下”的真实世界,逐渐蔓延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些媒体或者个人把这种新时代语言语义的变迁称之为“互联网语言”,这种说法其实蕴含着一种非常隐晦的不认同:就好像这些“新词汇”、“新说法”只能依托于互联网环境,在现实社会中没有生命力一样。
这显然是一种偏见和打压,因为仔细想想就会明白,从“人品论”到“血统论”,背后其实蕴含着现实大众对于社会现象的深思:“人品”这种说法蕴含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价值观,迎合了一般大众对于“公平公正”的潜意识需求,因此得以迅速流行;而“血统”取代“人品”流行,其背后反映的则是一般大众对于"出身不好,即使努力也难以改变命运"这一现实社会现象的失望和调侃、讽刺。
类似这样,借“新语言”、“新语义”,以流行词汇去反讽社会现实,进而表达不满的现象,古已有之,清末的著名笑话集《笑林广记》中对此就多有记载。但是当时还没有互联网这样方便的信息传播渠道,因此民间的笑话、调侃,大多只能受到地域和方言的局限,不似如今“流行语”传播之迅速、影响之广大罢了。
抱残守缺:“语言原教旨主义”可以休矣
互联网催生了新的语言习惯,这些“新语言”在受到大众欢迎的同时,也激怒了一些保持者所谓“语言纯净性”观点的老学究们。他们对新生的流行语、外来语大加攻讦,口口声声打着“保护汉语文化”的旗号,试图强迫媒体和个人按照他们所希望的方式去说话——何等可笑而愚蠢!
语言之所以发生演进,是符合当时社会文化的大背景、因为大众表达的需求而生的,这种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也是符合大多数人价值观的——即使禁止了其中一词两句,马上就会有新的“流行语”诞生而替代之,试图让大家的语言甚至思维回到过去的僵化年代,是根本不现实的。
固然,现代的新生词汇中,有一些按照“传统语言”的角度去判断,存在着“不通顺”和“不规范”或是“不雅”的现象——但是,既然老学究们可以抱着古人的“通假字(其实就是错别字)”大加研究,对着古代人于青楼妓院里写就的“风月词”大加赞赏,那么面对今人的流行文化、创意、戏谑和讽刺,又为何不能接受?错不在今人,而恰恰在抱残守缺的“砖家学者”自己。
语言文字本身会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改变,语义也会扩大、缩小和转移,这是一种正常演变的过程,互联网并不能“创制”新的语言,它只是加速了语言的自然演进和更迭。纵观国内外,字典尚且经常修订以符合当代人的语言习惯,为何就要打压和限制互联网时代的“新语言”?
网络逐渐深入人们生活,网民们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就与传统生活中人们的表达习惯产生了很大差异,大量令人感到新奇怪异的网络语言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用“非洲人”和“欧洲人“代替运气的好坏也是正常的词义变化,我们应该正视这种语言文字的改变,而不是坚守原教旨主义,不肯承认这些变化,这也是消极和退步的行为。对此,不知各位有什么看法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