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笔记:起看秋月醉江波
(网上图片,有江波,有美女,就是没有歌舞
)
李白离开扬州,“驱马又前去”,就到了姑苏,正“扪心空自悲”时,上了姑苏台,像王昌齡《诗格》中所说:“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便有了这么一首诗--
乌栖曲
作者 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壸漏水多,起看秋月醉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注释
乌栖曲,六朝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调名,内容多歌咏艳情。看徐陵的《乌栖曲》:“卓女红妆期此夜,胡姬沽酒谁论价。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薰香。”看梁简文帝的《乌栖曲》:“芙蓉作船丝作䋏,北斗横天月将落。采桑渡头碍黄河,郎今欲渡畏风波。”
姑苏台,在吴县西三十里姑苏山上,为吴王夫差所筑,上建春宵宫,为长夜之饮。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盛陈音乐,日与西施为水嬉(见《述异记》)。
乌栖时,乌鸦停宿的时候,指黄昏。
银箭金壶,指刻漏,为古代计时工具。就是用铜壶盛水,水往下滴。水中置刻有度数箭一枝,随水面下降而浮动,指向时间刻度。
东方渐高,东方渐晓。高,同“皜”,读hao,第四声,意思是白,明。
试翻译如下
姑苏台上的乌鸦归窝的时候,吴王宫里正是吴王陶醉于西施继续宴饮的时候。
赏着吴楚两地的歌舞,欢乐没有终止,可太阳就要落山了,青山好像衔着半个太阳。
装有银箭的金壶中的漏水滴了很多,起身看到秋月正要坠入江波。
东方渐亮了,一夜又过去了,该怎么安放我的欢乐?!
赏析
很多人说这首诗是李白借吴王夫差享乐亡国,暗讽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我觉得,这时候李白还未到长安,在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情况下,他很难了解宫庭的情况,况且他当时还在干谒权贵,一心想进入朝廷呢,说其讽刺唐玄宗有些牵强。当然,也有可能道听途说,知道一些朝廷的事儿,暗讽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查看李白这时候的行踪及作为,我觉得这首诗最有可能是李白对自己这段生活的反思。他出蜀后,一路上游山玩水,结识朋友,拜访权门,漫天撒钱,出入歌楼,醉于宴饮,与吴王夫差沉溺于欢乐性质上是一样的,自然“扪心空自悲”,感叹欢乐有尽,时光易失,壮志难酬。
这首诗因有了这种情感,故而和他所写的多数歌行雄奇奔放、恣意酣畅的风格不同,显得收敛含蓄、深婉幽微。
收敛幽微表现在内容的选择上。他写吴王恣意寻欢,并没有直接写吴王宫的宴饮,而是只写时间的变化而歌舞不止。“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是从白天到黄昏不停歌舞;“起看秋月坠江波”,是一夜狂欢到天明。这是通宵达旦不知节制地寻欢作乐。
收敛幽微表现在意境的创造上。先是用了对比,“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乌鸦都休息了,人还在寻欢,将批评的调子定了。在这要样的基调下,所有的意境,都含着缺失或空落落的无所归依感:乌栖时的阴沉,醉西施的狂乱,青山衔半边日、秋月坠江波的沉没感,以及东方渐高的苍白感,都是隐微地表达着李白情感和思绪。联想到我自己醉酒后第二天精神疲惫,李白写这首诗时是不是也有点酒后抑郁呢?
(找个美女加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