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悟性论》原文与白话
《悟性论》是达摩祖师另一部修行人必看的经典,包含了实际修行的核心智慧,无论你是否对禅宗感兴趣,这都是一次让你打破固有的自己,梳理真实见地的必经之路。“不为定义知识,只为启发智慧”,让达摩祖师东传千年的智慧,落实到修行中的每一个实处,万法维心惟真实,破相显理明真意,你收获的再不是“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世俗的逃避理解,而是真正落到实处点滴的如来真意。
达摩祖师《悟性论》原文与白话(上)
(达摩祖师着渝州华严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道」,是以「寂灭」为本体。修行,是以「离相」为宗旨。所以佛经说:「寂灭就是解脱,因为离灭了种种的现象。」
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心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
佛这个字的意思是觉悟。人有觉悟的心,修行得到真理解脱,所以称为佛。佛经说:「离灭一切诸相,就叫做佛。」知道即使「有相」也是无相之相,这个不可以眼见,只可以用大智慧知道。如果知道这个法门的人,生一念信心,此人就是发大乘心超越三界。三界就是贪嗔痴。转贪嗔痴为戒定慧,就叫做超三界。但是贪嗔痴也没有实体性,这个是将就众生的方便说法而已。如果能够返照自心,可以清楚明了见到,贪嗔痴本体就是佛性本体,在贪嗔痴本体之外没有其他佛性本体。佛经说:「诸佛由本体而来,常常身处于贪嗔痴中,在种种善法中成长滋养,而成就为世尊。」三毒,就是贪嗔痴。
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
所谓的大乘、最上乘,都是菩萨修行下手之处。外在度化利他无所不做,但是内心不生任何度化利他想法,终日行大乘法但是完全不生大乘念,这个就是佛乘。佛经说:「无乘就是佛乘」。如果有人知道六根不是实际存在,五蕴也只是假名,在全身上下寻找,找不到固定存在之处,可以知道此人理解佛陀的教导。佛经说:「五蕴所在之处就是禅院,向内观照心开意解就是大乘门。」不是解释得很明白吗?
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舍身不吝,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为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瘥,此皆大禅定力。
不执着住于一切法,才叫做「禅定」。如果了解这句话的人,行住坐卧都是处于禅定。知道内心空寂,叫做「见佛」。为什么呢?十方诸佛都是因为无心,没有心念存在,称为见佛。不吝惜割舍肉身,叫做「大布施」。超越动静的禅定,叫做「大坐禅」。为什么呢?众生凡夫习惯动心,小乘修行习惯静定,超越凡夫和小乘的坐禅,叫做大坐禅。如果有这个体会的人,种种诸相不用求而自然解离,一切诸病不用治而自然痊愈,这个都是大禅定力。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着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盘」;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盘」;无心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无禅定。
用心向外求法的人是「迷」,不是心外求法的人是「悟」。不执着文字,叫做「解脱」;不被六尘染污,叫做「护法」;出离生死,叫做「出家」;脱离轮回,叫做「得道」;不生妄想,叫做「涅盘」;不处无明,叫做「大智慧」;没有烦恼,叫做「般涅盘」;处事无念,叫做「彼岸」。迷时,有此岸;悟时,无此岸。为什么呢?因为凡夫阶位一向在此岸。如果是觉醒最上乘的人,心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所以能够超越此岸和彼岸。如果对彼岸和此岸有分别,此人之心,已无禅定。
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其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于涅盘,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盘,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盘,为涅盘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烦恼时叫做「众生」,开悟时叫做「菩提」,这二者不是相同也不是不同,差别只是隔着迷悟而已。迷失时认为有世间可以出脱,觉悟时知道没有世间可以出脱。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经书说:「平等法,凡夫无法入门,圣人无法做到。」平等法,只有大菩萨和诸佛如来做得到。如果见到生异于死,动异于静,都是叫做不平等。没见到烦恼异于涅盘,叫做平等。为什么呢?烦恼与涅盘,同样都是性空。小乘人修行一昧要断烦恼,一昧要入涅盘,反而被涅盘所困扰。菩萨知道烦恼性空,近空不离空,所以常在涅盘。
涅盘者,涅而不生,盘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盘。心无去来,即入涅盘,是知涅盘即是空心。诸佛入涅盘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涅盘指的是,有染着但是心不增生,有灭化但是心没减少,超脱生死现象,超脱涅盘境界。心无来去,就是入涅盘,故知涅盘就是空心。诸佛入涅盘,就是处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就是处在无烦恼处。空闲时的心所,就是没有贪嗔痴念头。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所以知道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凡言「一心」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是知将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将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
谈到「一心」,好像真的有一个心像是破瓦石竹木等等无情的东西。如果知道「心」是假名,没有实体,就知道自心不是有,也不是没有。为什么呢?凡夫一向生心念,叫做「有」;小乘人一向灭心念,叫做「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念,未曾灭心念,叫做「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就称为「中道」。所以知道持有心念学法,则心法俱迷;不持心念学法,则心法俱悟。迷失的人,迷失于不悟或求悟;觉悟的人,醒悟于知迷。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就超越迷悟。没有迷没有悟,才叫做正解、正见。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有生灭。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是名真见。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
色相自己不会彰显自己,是由自心产生作用分别才突显出色相;自心本来寂静不动,是由于染着色相所以起了作用。所以知道自心和色相,都有生灭。'有'是相对于无才显现出有,'无'是相对于有才显现出无,有无不是对立概念,称为真见。具备真见的人,无所不见,也无所见,见满十方,也未曾有见。为什么呢?因为无所见,见相但心无见,眼见但心非见。凡夫所见,皆是妄想。寂灭无见,才叫做真见。自心和外境相对时,中间过程发生了见。如果内不起心动念,则外就不生境,内心外境都清净,就称为真见。有这样的理解时,就称为正见。
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大解」。夫「正见」者,非直见于见,亦乃见于不见。「真解」者,非直解于解,亦乃解于无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
(底下这段,意境很高,其实不翻译比较好,会意是关键,推翻意识形态是方法)
不见一切法,就叫做「得道」;不解一切法,就叫做「解法」。为什么呢?不管见和不见,都是见无所得;解和不解,都是解无所得。没有己见之见,才叫做「真见」;没有己解之解,就称为「大解」。「正见」,不是只有对可见的见解,也要包含不见的见解。「真解」,不是只有理解可解的部分,也要包含对不理解的理解。如果自认有所解,就是「不解」;无所解,才是称为「正解」;理解和不理解,都不是真正的解。经书说:「不放下智慧叫做愚痴。」心若空寂,解与不解都是真;心若妄有,解与不解都是假。若真解时,是法跟随人;若不解时,是人追逐法。若法跟随人,则不正确的法也成正法;若人追逐法,则正法也成非法。若人追逐法,则所有法都是妄有;若法跟随人,则法法皆真。所以圣人不将心求法,也不将法求心,也不将心求心,也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所以常在定境。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知道一切法各各不相属,叫做得道人。知道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
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盘无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迷惑时有罪,觉醒时无罪。为什么呢?因为罪性本空。迷惑时无罪见到罪,觉醒时虽然近罪而实无有罪。为什么呢?因为罪无处所。经书说:「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为什么呢?罪因疑惑而生。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惑时,六识五阴都是烦恼生死法;悟道时,六识五阴都是涅盘无生死法。修道人不向外求道,为什么呢?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亦如甲折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则生证「有余涅盘」,死入「无生法忍」。
「修道」的人,身灭道成,好像用锐器修剪让树重生。这个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是要随着念念无常而修行;不厌生死,也不爱生死;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则生证「有余涅盘」,死入「无生法忍」。
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着色,眼为禅门;耳不着声,耳为禅门。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与心俱清净。
眼睛见色时不被色所染,耳朵听声音时不被声音所染,这些都是解脱。眼睛不染着色相,眼睛是禅门;耳朵不染着声音,耳朵是禅门。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的解脱。善于观察色相的人,色相不影响内心,内心不生色相,则色相和内心都清净。
达摩祖师《悟性论》原文与白话(下)
(达摩祖师着渝州华严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为体非有非无,在凡即有,在圣即无。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心的本体非有非无,在凡人为有,在圣人为无。圣人无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
心得涅盘时,即不见有涅盘。何以故?心是涅盘。若心外更见涅盘,此名着邪见也。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子,为因烦恼而得智慧。只可道「烦恼生如来」,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故身心为田畴,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佛在心中,如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朽腐若尽,香从树出。即知树外无香,心外无佛。若树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
心得涅盘时,就不见有涅盘。为什么呢?心就是涅盘。如果在心外还可以见到涅盘,这个是不正确的观念。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子,因为烦恼而得到智慧。只能说「烦恼生如来」,不可说「烦恼是如来」。身心是田地,烦恼是种子,智慧是萌芽,成佛是稻谷。佛在心中,好像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朽腐若尽,香从树出。树外无香,心外无佛。如果树外有香,就是其它树的香;如果心外还有佛,就是其他的佛。
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国土秽恶;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经云:「若使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此事。」不净秽恶者,即无明三毒也;诸佛世尊者,即清净觉悟心也。
心中有贪嗔痴,称为国土秽恶;心中没有贪嗔痴,称为国土清净。经书说:「如果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由里面生出,没有这样的事情。」不净秽恶,就是即无明贪嗔痴;诸佛世尊,就是清净觉悟心。
一切言语,无非佛法。若能无其所言,即尽日言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是故如来言不乘默,默不乘言,言不离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若不知时而默,默亦系缚。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夫文字者,本性解脱。文字不能就系缚,系缚自本来未就文字。法无高下,若见高下非法也。非法为筏,是法为人筏者。人乘其筏者,即得渡于非法,则是法也。
一切的言语都是佛法。如果能够心无所思而言,则整日说话都合乎天道;如果心有妄想,即使整天沉默也不在道中。所以佛陀教导时言语不胜于静默,静默也不胜于言语,言语也不离开静默。领悟了言语和静默的人,都处于正定的状态。悟道的人说话,言语都是解脱的;未悟道的人虽然保持沉默,静默都是系缚。所以言语如果离相,言语就是解脱;沉默如果着相,沉默就是系缚。文字的本质是帮助人解脱的。文字不能系缚人,系缚是由自心而来,不是文字的问题。万法没有高下优劣,如果见到高下优劣就不是正确的方法。如果把不正确的方法当做船筏,人乘用船筏渡河,透过船筏得渡彼岸解脱,则非法就是正法。
若世俗言,即有男女贵贱;以道言之,即无男女贵贱。是以天女悟道,不变女形;车匿解真,宁移贱称乎?此盖非男女贵贱,皆由一相也。天女于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于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
就世俗来说,有男女,贵贱等等分别;以道来说,没有男女,贵贱等等差异。所以天女悟道后,还是不变化女性的外形;车匿证道后,也不需要改变贫贱的出身。开悟无关于男女贵贱,这些分别相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天女在十二年中,求脱离女相不可得,所以知道十二年中,求男相也不可得。十二年就是十二入(内六根外六尘)。
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凡言「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即是离心相也。离佛无心者,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然佛从心生,而心未尝生于佛;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欲观鱼者,未见鱼,而先见水。欲观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
离开自心没有佛,离开自佛没有心;也像是离开水没有冰,离开冰没有水。所谓的「离心」,不是远离于心,而是指不着于心相。经书说:「不见相,名为见佛。」就是离心相。离佛无心,指佛由心出,心能生佛。佛由心生,但是心不是由佛所生;好像鱼由水而生,但是水不是由鱼而生。要观赏鱼,还没见到鱼,就先见到水。想要看到佛,还没见佛,就先见到心。既然见到了鱼,就忘了水的存在;已经见到佛的人,就忘了心的存在。如果不忘于心,就被心所惑;如果不忘于水,就被水所迷。
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之与水。为三毒所烧,即名为众生;为三解脱所净,即名菩提。为三冬所冻,即名为冰;为三夏所消,即名为水。若舍却冰,即无别水;若弃却众生,则无别菩提。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众生性者,即菩提性也。众生与菩提同一性,亦如乌头与附子共根耳;但时节不同,迷异境故,有众生、菩提二名矣。是以蛇化为龙,不改其鳞;凡变为圣,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戒外。
众生与菩提,好像冰和水的概念。被贪嗔痴系缚,就称为众生;被空无相无愿所净化,就称为菩提。被冬天冷冻,就称为冰;被夏天消融,就叫做水。如果舍弃冰,就没有水;如果舍弃众生,就没有菩提。众所皆知冰性就是水性,水性就是冰性。众生性,就是菩提性。众生和菩提同一性,也好比乌头和附子是同根,差别是不同的时节生出;人也是由于迷惑而出现差异,才有众生、菩提二个名称。所以蛇变化成龙不改变鳞片,凡人变为圣者不改变其面貌,但是圣者知道内由智慧观照本心,外由戒律约束报身。
真众生度佛,佛度众生,是名平等。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是知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
真实的理解了众生度佛,佛度众生,称为平等。众生度佛指的是,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指的是,悟解灭烦恼。所以知道不是没有烦恼,不是没有悟解;所以知道没有烦恼不能生悟解,没有悟解不能灭烦恼。如果迷惑时佛度众生,如果开悟时众生度佛。为什么呢?佛不是天生自己成就,而是由众生度化出来的。
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贪爱皆是众生别名也。众生与无明,亦如左掌与右掌,更无别也。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见相,则离迷悟;既离迷悟,亦无彼岸。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菩提也。
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贪爱都是众生的别名。众生和无明,好像左掌与右掌,没有其他的差别。迷惑时在此岸,开悟时在彼岸。如果心空不见相,就离开迷悟的分别;既然离开迷悟分别,也就没有彼岸。佛陀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也不在中间。中间指的是小乘人,此岸指的是凡夫,彼岸指的是成佛解脱。
佛有三身者;化身报身法身;化身亦云应身。若众生常作善时即化身,现修智慧时即报身,现觉无为即法身。常现飞腾十方随宜救济者,化身佛也。若断惑即是雪山成道,报身佛也。无言无说,无作无得,湛然常住,法身佛也。
佛有三身;化身报身法身;化身又叫做应化身。如果众生常常行善就是佛陀化身,修智慧时是报身,觉悟无为是法身。常常飞腾各地随机救济度化,是化身佛。断尽迷惑好比雪山成道,是报身佛。无言无说,无作无得,湛然常住,是法身佛。
若论至理一佛尚无,何得有三?此谓三身者,但据人智也。人有上中下说,下智之人妄兴福力也,妄见化身佛;中智之人妄断烦恼,妄见报身佛;上智之人妄证菩提,妄见法身佛;上上智之人内照圆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智,知三身与万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此即解脱心,成于大道。经云:佛不说法,不度众生,不证菩提。此之谓矣!
若依最上乘理论是一个佛都没有的,怎么会有三个佛身呢?所谓的三身,是根据人的智慧程度来说的。人有上中下等的智慧,下智的人一昧妄求福报,妄见化身佛;中智的人妄想断除烦恼,妄见报身佛;上智的人妄想证菩提,妄见法身佛;上上智的之人内照圆寂,明白即心即佛的道理,不需刻意用心而得佛智,知道三身和万法皆不可取不可说,这就是解脱心,成就大道。经书说:佛不说法,不度众生,不证菩提。就是这个意思!
众生造业,业不造众生。今世造业,后世受报,无有脱时。唯有至人,于此身中,不造诸业,故不受报。经云:诸业不造,自然得道。岂虚言哉!人能造业,业不能造人;人若造业,业与人俱生;人若不造业,业与人俱灭。是知业由人造,人由业生。人若不造业,即业无由生人也。
众生造业,业不造众生。今世造业,后世受报,没有解脱的时刻。只有最上等人,在此身中,不造诸业,故不受报。经书说:诸业不造,自然得道。岂是空言呢!人能造业,业不造人;人若造业,业力便随人俱生;人不造业,业力随着人俱灭。所以知道业由人造,人由业生。人若不造业,即业无由生人也。
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今之凡夫,往往造业,妄说无报,岂不苦哉。若以至少而理前心,造后心报,何有脱时?若前心不造,即后心无报,复安妄见业报?
也好像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今日的众生凡夫,往往造业,妄言说没有报应,这个受报不是更痛苦吗。如果以为业少而心中起心动念,造作后续的业报,何时才能解脱呢?如果前心不造作,则后心无业报,哪里会妄见业报呢?
经云:虽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见。虽信有佛,言佛有金锵马麦之报,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阐提。解圣法名为圣人,解凡法者名为凡夫。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世间愚人,但欲远求圣人,不信慧解之心为圣人也。
经书说:虽虽然相信有佛,但是认为成佛要透过苦行,是不正确的观念。虽然相信有佛,但认为成佛有被木枪刺和吃马麦的报应,是信心不具足,是没有善根的人。解悟圣法称为圣人,解悟凡法称为凡夫。能够舍弃凡法而成就圣法,则凡夫成圣人。世间愚昧的人,一昧向外追求圣人,不相信自己本有慧解之心就是圣人。
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经云:心也法也,无智之人,不信此心。解法成于圣人,但欲远外求学,爱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堕邪见,失心狂乱。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为病本也。
经书说:没有智慧的人,不要对他解说这部经。经书说:心就是万法,没有智慧的人,不相信自己的心。解悟万法成为圣人,只想要向外求师拜学,爱慕佛像发出光明香色等等现象,产生不正确的观念,丧失心智而狂乱。经书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这些病患的根源。
凡夫当生忧死,饱临愁肌,皆名大惑。所以圣人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念念归道。若未悟此大理者,即须早求人天之善,无令两失。
众生凡夫活着就忧愁死亡,吃饱就烦恼挨饿,这些都叫做大困惑。所以圣人不回想以前的事,不忧虑未来的事,不留恋现在的事,念念都符合天道。如果未领悟这个重要道理的人,应该马上行善积德求取生人天之善业,以免在轮回中连投生人界或天界的资格都没有。
夜坐偈云
一更端坐结跏趺。怡神寂照泯同虚。
旷劫由来不生灭。何须生灭灭无余。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
若识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动自真如。
二更凝神转明净。不起忆想同真性。
森罗万像并归空。更执有空还是病。
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论邪正。
若能不二其居怀。谁道即凡非是圣。
三更心净等虚空。遍满十方无不通。
山河石壁无能障。恒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无无性即含融。
非但诸佛能如此。有情之类并皆同。
四更无灭亦无生。量与虚空法界平。
无去无来无起灭。非有非无非暗明。
不起诸见如来见。无名可名真佛名。
唯有悟者应能识。未会众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无边。不起一念历三千。
欲见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奥非心测。不用寻逐令疲极。
若能无念即真求。更若有求还不识。
达摩大师《悟性论》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