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是指妊娠早期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出现呕吐厌食,甚则食入即吐者,称妊娠恶阻,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妊娠剧吐。若妊娠早期仅有恶心欲吐,择食,头晕等,是早孕反应,不属病态,无须治疗,一般3个月后能自行缓解。
诊断依据
1、呕吐、厌食严重或食入即吐,一般发生在妊娠早期的3个月内。
2、若仅见恶心吐涎,择食嗜酸者,为早孕反应。
3、须排除妊娠肝炎、胃炎、阑尾炎等。
鉴别要点
1、妊娠合并肝炎恶心呕吐症状可出现妊娠期各阶段,多表现为厌油,少有择食、嗜酸,多有肝区不适,或可扪及肝脏,压痛明显,肝功能检查可帮助诊断。
2、妊娠合并胃炎除恶心呕吐外,尚有胃脘疼痛,上腹不适,嗳气等。不一定有厌油、择食、嗜酸等症状。与妊娠无关。急性胃炎常有食入不洁食物史。
3、妊娠合并胆囊炎恶心厌油症状明显,可发于妊娠各阶段,有类似发作史。
4、妊娠合并阑尾炎多先见脐周疼痛,而后逐渐转至右下腹疼痛,同时有发热、恶心呕吐,阑尾部位压痛、反跳痛明显,白细胞计数增高。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本病应根据呕吐物的色、质、味结合全身情况进行辨证。呕吐宿食或清水,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者多属脾胃虚弱;呕吐酸水或苦水,心烦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多属肝胃不和;呕吐痰涎,口淡脘闷,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者多属痰湿阻滞;吐出血水或咖啡样物,精神萎靡,低热尿少,舌红少津,苔少或光剥,脉细滑者,多属气阴两虚。
2、治疗原则
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兼以健脾、益气、养阴诸法,同时应注意调节情志,舒畅气机。
3、分证论治
(1)脾胃虚弱
【证候】妊娠早期,呕吐厌食,或食入即吐,吐出食物或清水痰涎,神疲倦怠,脘腹胀闷,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20g,白术、茯苓各10g,甘草、陈皮、木香、砂仁、半夏各6g。
(2)肝胃不和
【证候】妊娠初期,呕吐酸水苦水,恶心厌食,胸胁胀满,嗳气叹息,头晕头胀,烦渴口苦,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法】抑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半夏、茯苓各10g,厚朴、苏叶各6g,生姜3g。
(3)痰湿阻滞
【证候】妊娠早期呕吐痰涎,口淡而腻,脘闷纳呆,胸腹胀满,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方药】小半夏加茯苓汤加白术,砂仁,陈皮。半夏、茯苓各15g,生姜10g。
(4)气阴两虚
【证候】妊娠早期呕吐剧烈,甚则吐出苦黄水或血水,发作频繁,精神萎靡,嗜睡消瘦,肌肤干燥,低热口渴,尿少便结,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党参20g,麦冬、生地黄、五味子各10g,玄参15g。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取双侧内关、足三里,用补法,留针10到15分钟,适用于脾胃虚弱证。
(2)取双侧内关、足三里、太冲。用泻法,不留针,适用于肝胃不和证。
(3)取双侧内关、足三里、丰隆、公孙,捻转泻法,轻刺激,适用于痰湿阻滞证。
2、单方验方
(1)党参、北沙参、玄参、麦冬、天花粉、芦根、生地黄、姜竹茹各适量,水煎服,适用于气阴两虚证。
(2)灶心土30g煎汤,澄清去渣温服,每日1到2剂,适用于脾胃虚弱证。
(3)白茯苓粉15g,粳米50g,煮粥,法半夏、生姜各10g煎汁,趁热共服,适用于痰湿阻滞证。
(4)鲜竹茹30g煎水取汁,与粳米50g煮粥,用于肝胃不和证。
3、中成药
(1)和胃平肝丸:主治肝胃不和,气郁结滞引起的两胁胀满,胃中嘈杂,气逆作呕,肋脘刺痛,饮食无味等,适用于肝胃不和证。
(2)香砂养胃丸:主治脾胃虚弱引起的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胀,四肢倦怠等,适用于脾胃虚弱证。
(3)香砂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反胃泄泻等症,适用于痰湿阻滞证。
(4)参麦颗粒:主治面黄肌瘦,津少口渴,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适用于气阴两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