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膝盖总是隐隐作痛?一个中成药,逼走骨缝里的风、寒、湿
63岁的王大爷,最近感觉自己的腿脚一天不如一天,而且总是一到下雨天就关节疼痛,就像有什么东西在骨头里窜来窜去的感觉,其实这种症状很好解释,浑身上下窜来窜去的,多半是有风邪了。
风邪入体,夹杂着寒邪和湿邪,我们一般称之为风湿痛,西医和中医的说法不同,中医一般统称为痹症。
什么是痹症,痹症因何而起?
痹在中医上指的是痹组不通,是指的机体、经络等受到风寒湿热等邪气入侵,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异常症状表现,常见的有肌肉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甚至一些人群还会出现关节肿大、灼热症状。
中医认为,引起痹症发生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
一、外因
出汗后立即吹风、在湿地上坐卧、涉水冒雨等都会导致风寒湿气入侵身体经络,这些湿气在进入体内后会停留在关节内,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中医上一直有一句话“不通则痛”,当经脉气血不通时,身体自然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常表现;
二、内因
内因引起的痹症主要是体内正气不足所致,而正气是我们体内非常重要的气体,它代表人体的抗病、调节、防御能力,而正气是体内的精气血、津液等功能的基础。当正气不足时,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等症出现,引起正气不足的原因包括三点:
·禀赋不足是引起痹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劳逸过度会损伤体内正气,生命在于运动,长期不运动会导致气血运行缓慢,引起倦怠乏力等症状出现。而劳神过度也同样会导致正气耗损;
·大病、产后以及久病也会导致体内正气受到影响。
对于痹症,中医有一套自己的治疗方式,治疗需要遵循这些原则。
治疗痹症,中医有三个原则
1、辨病和辨证相结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在痹症的治疗上单单只辩证难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所以需要将辩证和辨病相结合,强调参与现代医学的认识,需要融会新知。将中医的辨证施治和现代医学有关这类疾病的知识相结合起来,联合治疗痹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和现代医学有关病的认识结合起来。在辨证论治的同时还要选择有针对性地方药,以提高疗效。这里的有针对性地方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临床中的经验用药,另一方面是要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临床中去。
2、扶正与祛邪相结合
痹症的治疗原则,不外寒者温之,热者清之、留者去之、虚者补之。如初病程不长.患者整体状况好者.风寒湿痹自以温散温通为正治,湿热痹则以清热利湿为主。久病则邪束去而正以伤,故其证多结综复杂,久病多虑。而久病亦多痰瘀.寒湿湿热互结.且古人还有“久病人络”之说。如此则邪正混桥,胶着难愈,不宜取效,对此应通盘考虑。
痹症的形成和正气亏虚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在治疗时除了要驱邪还需要顾及人体的正气。结合中医脉象学说,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脾主肌肉的理论,结合不同疾病的表现,适当的补肾、养肝、健脾等。只有这样做,才能让病情得到迅速的控制,并缩短疗程。
3、通痹与解结相结合
痹症会导致经络、气血不通,热症、寒证等引起的表现都不同,治疗要根据不通病症针对性的进行,主要以“通”为原则,即流通经络气血之谓。风寒湿痹,祛风、散寒、逐湿,必温而通之.即使正虚选药如地黄、当归补其流通之性.当归为血中气药。地黄亦有逐血痹,非同一般呆补之品。热痹虽以“热者寒之”为基本原则,但痹症的病理特点是“闭”,虽为热邪人侵.但必致气痹阻始能发病如仅用寒凉清热.亦不能流通气血,开其痹闭。所以中医名家治热湿痹多用苦辛寒方,辛即辛通也。
对于一些中晚期痹症,往往还伴随着正虚、邪实、寒相等,身上存在虚实寒热错杂的表现。这类患者,需要将通痹和解结相结合进行治疗才能起到好的治疗效果。
一个中成药祛风除湿,缓解骨痹有奇效
木瓜丸对于骨痹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它的组成包括多味药物,木瓜、狗脊(制)、当归、川芎、白芷、威灵仙、牛膝、鸡血藤、海风藤、人参、制草乌、制川乌,每味药都在方里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狗脊对于腰背部疼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白芷可以燥湿、散寒以及止痛;威灵仙和海风藤属于同类型的药物,进入体内后可以“自由走动”,在祛风的同时还可以疏通经络;
川乌、草乌是带有一定毒性的中药,需要炮制后入药,服用后会发现体内有股热气在涌动,可以将潜藏在体内的邪风搜刮出去;
人参自然不用多说,是个补气的上品;当归和鸡血藤在此方内可以起到补血效果,在补血的同时还可以让血液流通;川穹的作用是将体内血虚的位置精准找出来,并且可以让流向这个部位的障碍都扫开,让气血得到补充。
木瓜在祛风邪的同时还能补正气、气血,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木瓜丸疗效虽好,但是也只适用于因为风寒湿痹组引起的一些关节疼痛、肿胀症状,对于热症引起的不适症状,服用木瓜丸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加重本身的症状。
参考资料:
[1] 《一个中成药,逼走骨缝里的风、寒、湿》.温暖中医.2021.8.13
[2] 《浅谈痹症中医治疗的三原则》.中国医学创新.迟冬青
[3] 《痹症中西医诊治异同》.家庭中医药.罗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