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继承与创新,怎么和美女的裙子扯上关系了?
#书画新国潮#
这篇长文,应该说,从临摹,创作,反思,实践,最少酝酿了十年之久。全文约7000 字,读完大约需要一刻钟。没有耐心的朋友,就请先收藏后有空慢慢看。无论对于书法的初学,还是书法大牛,不吹牛,都有用。这篇文章,是个矿。
书法的继承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纷纷纭纭说了几百年,还是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不但没有结论,甚至没有头绪。我试着把它理出个头绪来,为大家提供一些方便。
我希望它的站位能高一点,看问题的角度能全面一点,能真正指出问题的实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而不是和许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一样,说的神秘艰涩,空幻玄虚。玩文字游戏,听起来头头是道,摸上去啥也没啥。
首先,继承和创新,离不开对经典的某个方面的解读。那么我就先有几点结论:
首先,经典也是人写的,甚至是不知名的人写的,不是神写的。反观史实,凡是一个领域被封神封圣的,都和事物的本质有差距,而且不是一般的大。神和圣,一律都是皇权封的,没有大众什么事儿。在书法上,中国的封建社会,皇帝提倡某体某书,从积极方面说,有推动书法普及的作用,但同时规定了一种模式,消极影响非但广大,而且深远。其流毒,千百年来,余波荡漾,不绝如缕。
而艺术,没有任何一个门类排斥普罗大众,这个即使皇权也无能为力。世界上所有的艺术门类,没有哪一种是永恒不变的,更没有完美无缺的。完美无缺的大多是工艺,不是艺术。求新求变是人类的天性。因此,再大的权力,都不能永远左右艺术的变化规律。因此排除皇权的干扰,以普罗大众的眼光面对经典,就没必要颤颤兢兢,如履薄冰,目不敢平视,心不敢旁鹜。
经典,是一个时期,一种风格的代表作品。它更厚实的基础,则是全民智慧的贡献。山头上的一把交椅,坐上去的人,一定是先从山脚下起步的。许多在半山腰上的人,为这个人提供了充分的能量,使之能够登高。凭空而起的只有风。
其次,明代袁宏道《锦帆集》《小修诗序》说:“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则不能;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能。”;民谚说“众擅不如独能”。这是所有艺术门类立足于世的原则。
第三、书法的继承与创新,说人话,就是“无中生有”,就是“不撞衫”。美女穿的裙子年年有,花样总不同。那么,书法家,就是某一款裙子的设计师和制作者。设计和制作水平有高有低,只要有点设计感,有点变化,哪怕变化只有一点点。所以,我能,你更能。但是死抱着一种经典样式,恒久不变的,就一定会成为积压货。
我就继承个传统,就写个字儿,和我扯什么创新?那么,不用请张半仙打卦,还真的就继承不了传统,甚至就写不成字;就连初学书法,在方向的选择上,入帖出帖,都与此密切相关。不然,懵懵懂懂的随便上手任意一路,死学不知变,穷其一生,也不会出成绩;勉强用学就的毛笔字码上去,哪怕是学习再厉害的经典,你写出来,一定会成照虎画猫,一定会存在硬伤,还是得找药方,得治。
好啦好啦!说正事。从下面四个方面来看继承和创新,古今人物,都是咋整的吧。
一、先看中国传统书法的继承和创新的基本盘,都有多少种模式类型吧。这是了解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也就是入帖和出帖的基础。
从篆籀金文始至今,书法的模样,也就是大的形态,无论如何变化,无非就是在如下六种模式中增损取舍:
方、圆、肥、瘦、纵、横。
这六种模式,象音乐的七个音符,幻化出无穷无尽的新变化,新风格。
多友鼎
石鼓文
这两件作品,字形肥,字势纵横随形,以纵势为主,章法参差茂密。后来的行草书,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模式。论笔法,大小篆都很简单。它的艺术魅力,完全来自于古老而神秘的字形。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书为形学”,没错。
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笔画肥瘦适中,字形纵横多姿,章法疏散朗畅。这种风格,是后来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张黑女》、《韭花帖》、八大,弘一作品的始祖。
这种模式,更是大多数汉隶,六朝碑版,唐楷最早的基本模式。
中山王鼎
字形取纵势,笔形瘦到极致的典型。后来的怀素,无论有没有见到过它,跟着它学习过这种裙子的裁剪技术,但怀素的书法模式,则与此同一。
王羲之书法中,同样存在大量的同类剪裁。
王羲之《普觉国师》碑选字
秦诏版
吴让之《心经》局部
这两件小篆作品,秦诏版瘦而方硬,吴让之肥而圆融。小篆是秦统一文字后,对六国不同文字进行了国家计划整容的产物。字形取纵势,横平竖直,加上弧线以破平板。笔画间距相等,但不是几何学意义上的机械相等。大部分笔画都安排在字的上部,如此,字的下部,就有了长长的支撑笔画。字的重心在上部,整体看上去有一种向上飘举飞升的感觉。这种结构,笔画猛然看似平分,等矩,但其别有用心的组织安排,在后来二王一系,颜真卿系列的行草书中,分别都被继承并被发挥到了极致。
后来的隶书、楷书,行草书中的斜向笔画,比如撇捺,从此处的弧线变化而来。
晋唐系统的行草书,大多数采用纵势,后来的颜真卿,宋人苏轼,明清碑帖结合的书体,大都反其道而行之,采用横势。横势有开阔博大之势,和纵势的飘举飞升,形成书史上两种大的基本风格,以及许多纵横兼具的模式,形成三足鼎立。
汉隶。从前往后,字形从大小、纵横交错,到基本上大小一伦,风格从自由粗犷到规范秀丽。无论如何变化,但仍然是方、圆、肥、瘦、纵、横的范围。
鲜于璜碑局部
张迁碑局部
《石门颂》局部
礼器碑局部
曹全碑局部
楷、行草,我们将在后面的文字中例示,此不赘述。
说了这么多,创新,也就是出帖,古人都有些什么手段呢?
其实手段并不多,也不复杂,更不神秘,当然也不难理解。
二、古今的书法大家,凡是和经典对着干的,都成了不朽之作。作“叛逆”的投入不多,但产出比最高。
陈海良说:书法史是叛逆史。凡与二王反着走的都成功了。
“快乐书法营”说:
一种书法风格,在书法史上地位的高低,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看后来的追随者的多寡,以及这些追随者取得的成就的高低。
颜真卿书法的变法,造就了中国书法史上除二王外的又一高峰。颜体风格的继承者,五代杨凝式,宋苏轼,黄庭坚,米芾,明王铎,清何绍基,数不胜数。个个声名赫赫,影响巨大。
这是重点解读颜真卿书法变法的主要意图。因为它和当代书法的继承、创新关系最大。当代书法,基本上都以大字大作品为主流了嘛。
翻开自晋唐以来的书法史,我们看到:真正继承二王风格,并在书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的书法家,没有几个,而且都没有什么历史地位。元代赵孟頫,算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但历史上书法界的评价,一直不高。并不是什么二臣之类的意识形态的原因,本质上是赵孟頫书法风格过于中规中矩,变化不大,观一字即可以知万字。
唐人书法,(楷书见后文)在历史上影响巨大者,颜真卿。张旭、怀素次之(二者书法见后文)。
其余的,都被合并同类项,成了可有可无的积压货。学他们,不如直接学六朝,直接学晋人。
颜真卿绕过二王,师六朝碑版,才有宋人苏、黄的“师师之所师”的理念。因此,他们也无从六朝碑版中汲取营养。从书法风格沿袭的意义上来说,明清、民国的书法家,本质上都是颜真卿的徒弟。
(这是从大的风格取向上来说的,没有后人都排斥二王之意。二王是古今绝大多数书家取法的法源,尤其是字形结构方面)
颜真卿发展、造就了书法史上,“平画宽结”的典范,和以二王为代表的“斜画紧结”双峰对矗;对后来的大字大作品的创作,开创了道路。
如下图,我们把颜真卿书法,二王书法,以及《淳化阁帖》中历代书法的大体面目,作个比照。
颜真卿三稿选字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颜真卿《祭侄文稿》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王羲之《圣教序》选字
《淳化阁帖》王献之选字
《淳化阁帖》选字
从这些代表作品来看:晋人一路书法,总体上,横画一般都左低右高,从结构上来说,就是“斜画紧结”了。其好处,是造型生动;坏处是结体必然形成纵势,这样势必会减弱横势,结体横向打开不够,比较拘谨。尤其到了当前,创作纵长的大幅作品,如大条幅,中堂,对联等,纵向的字多了,字行就会形成一行行的长条,在章法上不但没有优势,反是一种毛病。
而颜真卿的书法:
1、横画比较平正,横向展开,宽阔,恢宏,博大。而且,横平以后,竖画自然就比较直,横平竖直,转折处接近直角,使得造型堂堂正正,特别端庄正大。
2、颜真卿引篆籀笔法入行草书,开创碑帖结合的先河,和二王书法分庭抗礼。其在大字、大作品书写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从字例看:王羲之《兰亭序》那种起笔处的复杂盘绕的小动作,在颜真卿书法中被完全取消,而是代之以逆锋入纸,顶锋行笔;王羲之书法笔画中段的写法,是快速一掠而过,笔画的两边光滑直白;而颜真卿书法的笔画中段,则行笔涩缓,笔画两边形成毛糙。自北宋大幅式作品渐渐兴起,颜真卿的笔法,字法,以及以横向为主的结构,厚重茂密的章法,几乎是后来所有书法家绕不过去的法源。
很显然,大字,大幅,大笔,大墨,绝对无法计较那些起笔处的可有可无的微妙动作。如果斤斤于此,必然形成描画造作。从操控技术上来说,也根本是无法办到的。
3、颜真卿书法,真正继承、发扬了王献之“一笔书”的连绵恣肆,并创造了楷、行、草并置于一篇之中的前无古人的新境。“一笔书”不是笔不离纸,从头到尾写到底,而是“隔行不断”。如《裴将军诗》第三行“将”字到第四行“清”字的草、草不断。
颜真卿《裴将军诗》1
颜真卿《裴将军诗》2
以二王为代表的“优美”书风,在北宋以后,基本上被以颜真卿为代表的“壮美”书风代替。
颜真卿书法,从如上三个方面,彻底和二王书风割席。这个变化是巨大的,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
历代帝王,李世民,赵光义,萧衍,都有“成教化,助人伦”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考量,因此对王羲之“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书风推崇备至,甚至过分溢美。赵光义同学,在其多达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历代帝王、历代名臣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其中王羲之三卷,王献之两卷,唯独把颜真卿书法排除在《淳化阁帖》之外,不予收录。
但历代论者,历代书法家,并不买皇帝的帐。给予了颜真卿书法极高的评价,极高的荣誉(追随者众)。
宋欧阳修《集古录》说:
“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
“颜公忠义之风皎如日月,其为人尊严、刚劲,像其笔画。”
“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明项穆《书法雅言》说:
“大要开卷之初,犹高人君子之远来,遥而望之,标格威仪,清秀端伟,飘飖若神仙,魁梧如尊贵矣。及其入门,近而察之,气体充和,容止雍穆,厚德如虚愚,威重如山岳矣。迨在席上,器宇恢乎有容,辞气溢然倾听,挫之不怒,惕之不惊,诱之不移,陵之不屈,道气德辉,蔼然服众,令人鄙吝自消矣。”
颜真卿书法在历史上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地位,事实上,其受众面和影响力都超过了书圣王羲之,堪称中国书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据学者们考证,颜真卿书法取法的法源,来自《泰山金刚经》、《曹植庙碑》等六朝碑版。现在人们一提起碑,就联想到魏碑,其实碑涵盖的很宽泛,篆、隶、六朝碑版、魏碑都是碑的范畴。
啰里啰嗦说这些的目的,一方面,要告诉大家不要迷信一些僵死的教条,一方面,告诉大家,现代书法,和古代书法,在书写材料,书写工具、书写幅式上,都有天壤之别。在选帖,临摹、创作中,不要局限在过于细腻、精致的书法风格范围内。
看《泰山金刚经》字例。“平画宽结”的代表作,大字之尊。最大的字,高49厘米,宽75.5厘米。
泰山金刚经拓片
到了北宋,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受颜真卿变法的启发,提出“尚意”思想并付诸实践,造就了书法史上又几座高峰。
苏轼《次韵子由论书》说: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黄庭坚《论书》说:
“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人神,则下笔时随人意。”
只要理解前人的创作意图与方法,即是不临摹也可以,即使要临摹,也只须大处着眼。
黄庭坚《论书》又说:
“《兰亭》虽真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学习,故蔽于一曲。”
学习古人就应当根据自己的理解取其长处,不必亦步亦趋地简单模仿。
对前人法书能有“通其意”的玄会,因此讲到创新,无非是在这种理解和继承的基础上自由地表现自我意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受任何束缚。对这种创作方法苏轼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意造”,“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所谓“意造”就是主观处理。在这个创作方法指导下,苏、黄之后,书法艺术开始有意识地夸张变形,点画不求平直匀称,而是强调提按顿挫的起伏变化,结体不求平稳工整,而是追求疏密轻重的倾侧变化。
苏轼与黄庭坚,以他们深刻的思想与丰富的学识建立了一套异于唐人的,全新的书法理论。与苏、黄相比,米芾是职业书画家,据他的《自叙帖》说:
“余初学颜,六七岁也……见柳(柳公权)而慕紧结,乃学《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欧阳询)。久之,如印版排算(算子,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计算工具,为长短宽窄一律的竹木兽骨条),乃慕褚(褚遂良)而学之最久。又慕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爱《诅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铭妙古,老焉。”
他一生钻硏书法,“所藏晋唐真迹,无日不展于几上,手不释卷临学之”(米友仁,米芾之子《跋米芾临右军四帖》),自称“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海岳名言》),“平生写过麻笺十万”(米友仁语),用力之勤,迥出时人。因此,他的理论贡献与苏轼、黄庭坚相比,更贴近艺术创作,主要在于技法研究上的创新。
这里,我们把“尚韵”和“尚意”、“尚法”书风作个大概的分析。“韵”即儒家思想的“和”。和的意义,指晋人书风的共性特色较浓(这一点,从《淳化阁帖》选字中,完全可以看出来),萧散飘逸,恬淡平和,流丽娟秀,各种风格大同小异,都能以“清朗俊逸”四个字概括。其次,晋人“尚韵”,表现形式比较平和,对比关系不那么强烈,。
宋人“尚意”,即意造,即主观处理意识。“尚意”使宋代书家的审美观念迥殊而又各备其极,作品的个性非常强烈,苏之飘逸,黄之奇宕,米之潇洒,截然不同,无法用一种情调或趣味来加以涵盖。宋人强调“意造”,就是注重表现形式,极力去丰富它的各种对比关系,强调疏密大小、正侧俯仰和枯湿浓淡,营造强烈的视觉效果。
唐代书家“尚法”,极力规范字形,追求平衡的美,秩序的美,理性的美,其流弊在于压抑思想感情,束缚创造能力。即使颜真卿书法,同样有时代的流弊。比如他的楷书字形,就没有《泰山金刚经》那么放得开,行书字形,也没有后来的书法家放得开,仍然显得过于方正。
那么,在继承颜真卿(当然离不开二王)书法风格的创新方面,他们有哪些手段呢?
宋人书法的笔画在起笔,收笔和转折处加强了提按顿挫的力量,行笔也不是中锋直过,而是时起时伏,节奏分明,如黄山谷的线条粗粗细细,扭动跌宕,好比“千里阵云”。同时,结体上,与颜真卿对着干。字的笔画尽量伸长使之放逸,字的中宫紧密无间,和颜真卿相反,内紧外松,纵横逸出,字势大多取纵势,以配合笔画的放逸。
黄庭坚跋苏轼《黄州寒食帖》
黄庭坚选字
就连后来的赵孟頫,也许感觉自己的笔画太过于单一,在其作品中,时不时也来上一把。
苏轼的字左低右高,纵横交错,和黄庭坚的纵势完全不同,而是以横势为主。笔画比颜真卿更加厚实。颜真卿平而宽,苏轼侧而宽。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选字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章法,字行的阶梯性大小变化,则完全来自于颜真卿《争座位帖》。
颜真卿《争座位帖》局部
米芾的字,和颜真卿(二王)相比,字形上松下紧,并大角度倾侧;笔法斩截劲厉,笔画粗细变化对比悬殊,个别字的笔画粗重到极致,使字形几乎没有空间。这一点,和苏轼的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米芾《笤溪诗帖》局部
米芾选字
(厚重特征的选字。除个别颜真卿、王铎字例外,其余都是苏,米二人字例)
米芾
米芾
米芾
米芾,笔画粗细对比
宋人的“意造”,打破了布白均匀的方块字形体,将唐人的楷法抛到九霄云外。宋代的书法革新标志着行草(宋人没有一个楷书名家,与反唐人过于追求法度有关。其实科举时代,知识分子没有不会写楷书的)从追求技巧的时代跨入了超越技巧的时代。
在追求技巧的晋唐,人们视技巧为书法美的首要因素,因而着眼于作为创作对象的客体,将汉字的点画和结体锤炼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在超越技巧的时代,人们将主观意识看得高于一切,自我的审美意识可以代入字体的结构和点画之中,对其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因此,从理论上,从实践中,都特别强调作为创作主体的书法家本身的有借鉴,有依托的创造。最终达到“不知以何人为祖”(米芾语)的目的,创造特立独行的艺术效果。
明清以后,书家界有一个朴素的共识:书法学米芾,字就写的精神;学苏轼,字就写的厚实;学黄庭坚,字就写的松脱。
艺术是从来不讲平和的,是要对立,是要矛盾的。书法的本质就是阴阳二元对立。你规整我就散逸,你横我就纵,你粗我就细,你断我就连。你在裙子上加蕾丝边,我就剪掉它。旧的不破,新的咋立?没有对立,没有矛盾,就不需要书法家苦心孤诣去作什么协调。
作裙子的原理始终是一样的,但处理方式则各有不同。
三、搞杂交优势的,能培育出新品种。投入产出比当然高。
以唐楷为例。初唐的欧阳询的点画劲挺,结体瘦峭;中期颜真卿与其相反,点画浑厚,结体宽博;到晚期,柳公权融合欧阳询,颜真卿两家不同的风格特征,采取折中的办法,对二者的楷书从点画到结体,作了裁剪取舍,写的雄秀挺拔,中规中矩,不偏不倚。
欧阳询《九成宫》局部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局部
柳公权《玄秘塔》局部
创新难吗?似乎并不难。但不知道取舍之道,面对某个经典书法模式,如对至尊,亦步亦趋,不敢有一丝一毫改变的再现出来,那叫模仿,不叫继承,更谈不上创新。
明人徐渭,学米芾,黄庭坚。徐渭擅长行草书,学过索靖、苏轼、黄庭坚、米芾、倪云林等。最主要的是米芾。米芾的用笔提按动作很强烈,徐渭有过之而无不及,大起大落,激越跳荡。米芾的点画主张“锋势劲利”。徐渭在此基础上夸张强调,主张侧以取媚,作品中侧锋露锋的笔画特别多而且尖锐。米芾的结体强调体势,字不作正局,徐渭则变本加厉,左右播曳。在章法上,徐渭为了营造强烈的情势氛围,写得非常紧密,上字之于下字,左行之于右行,穿插避让,顾盼呼应。营造出山崩海立的视觉效果。总而言之,徐渭在抒情写意上,将米芾书风推向了极致。
当代郭沫若书法,取二者之中和(学者的眼光,可不是盖的。“见狭,识浅,学不足,终不能尽妙”(苏轼语)。人尽皆知的那些取法套路,路上摩肩接踵,相互影响,相互照抄,越写越千人一面。有新意就奇了怪了)。
徐渭小草《千字文》局部
徐渭《前赤壁赋》局部
徐渭《应制咏墨诗轴》
郭沫若和柳公权学习欧阳询,颜真卿一样,采取中和的办法,同样形成了劲历激越,奔放不羁的行书风格。
四、在传统的某一个点上突破,走极端,能锤炼出特立于世的新模式。
二王父子,一个方折(内擫),一个圆转(外拓),辩识度明显。
王羲之选字
王献之选字
孙过庭《书谱》和王羲之《十七帖》,变化只在方圆之间。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孙过庭《书谱》局部
怀素只取法帖中最为细劲的笔画和结构,成为不朽经典。
选自二王书法
怀素《自叙帖》局部
张瑞图把王羲之方折(内擫)书风,发挥到极致,自成一家。
傅山把王献之圆转(外拓)书风,发挥到极致,自成一家。
傅山诗四屏之一
王铎创造性的改变墨法(人称“涨墨法”),形成前无古人的艺术风貌。
林散之专擅墨法,具有超乎常人想象的表现力。据见过林散之墨迹的学者说,他的字,笔画丝丝缕缕,或浓或淡,时浓时淡,按常理无法测度他是怎么写出来的,因此佩服的五体投地。林散之的字,虽然有字法不精,章法简单的差评(因应酬作品太多),但瑕不掩瑜,“当代草圣”的帽子,还是当仁不让的戴上了。
当代书家龙开胜,学二王,赵孟頫,属于善学者。改变只是一点:纵横交错,横势为主。参考苏、米,间以重笔、重字压纸(圈内把作品中出现笔画厚实,字形重大,墨气浓重的字,形象的称之为“镇纸”。这一方面增强了节奏感,另一方面,大字大作品,就不会显得轻薄)。
专学一家,善于把古人一种形式(比如手卷作品)转换成各种不同形式,也能立于当世。
如王厚祥学怀素,徐右冰学黄庭坚,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全国知名了吧?
(下图为王厚祥作品3件)
(下图为徐右冰作品3件)
(把孙过庭《书谱》“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当作坚不可破的金科玉律,当作学书神圣不可动摇的必然步骤,就需要作点自我批评了。其理由,不是本文讨论的范畴。“快乐书法营”以后会写个专题)
就此打住吧。快八千字了。能咬牙看到这里的,不容易呀!那就再辛苦下您,烦劳点个赞哈!
欢迎转发分享!
老铁们,请批评指正,评论区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