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岳,胡彦宏两位老师作品欣赏

感谢您关注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
投稿微信CZJ690430
投稿必须是首发稿件
温馨提示
第二十一期诗刊正在筹备,欢迎文友踊跃投稿,同时开始征订封面,封底人物我在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向您发出邀请。如果您想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或者您的企业,您的书画需要宣传,那就联系我吧!思归客工作室的所有人都在期待您的光临。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工作室启
赵中岳,字:镜嵩,自号:伊洛野老。河南巩义人,四八年生。现为河南省老年诗词研究会、巩义作协、杜甫故里诗词协会会员。
三月、就该热烈
 文:镜嵩~赵中岳
驰援急切
返程熱烈
每个人脸上
都写着凯旋
漾溢着喜悦
五十多天的战疫
終于清零
梦寐以求的时节
新冠被我们生擒
白衣圣手
留下了无数张
可歌可泣的特写
人们怎会忘记
这忧虑担惊的春节
突如其来的浩劫
一粒渺小的病毒
改变了世界的议事日程
由冬到春
多少人盼着
那百花盛开的原野、妖冶
无论是动还是静
都沸腾着一腔热血
有阳春三月做证
中国人
该给一个大大的特写
           2020.3.19.   于  郑 州
       自度曲             
        朔/望
     文:镜嵩~赵中岳
岁涉三月喽,绿肥红瘦。春深和风拂嫰柳。点点雨化做思缕缕,滑下眉稍、乍又攀上心头。
清明渐近,十八载已,人生沧桑谁书就。当年事如昨,君去皇天愁。伊洛呜咽,患重难回眸。
          2020.3.25.
                 庚子春三月初二   于  绿都  郑州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会长曹志杰先生继《心之语》后的第二本诗集《醉语》已经出版,欢迎订购
(另注:《心之语》还有少量存货,欢迎选购)
作者简介:胡彦宏,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李村镇上庄村人。qq网名寻觅阳光,微信名飞雪映春,曾用名红叶如诗,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会员、特约作家。之前数篇小文曾散见于《华夏诗归客》、《古亳诗韵》、《山水李村》等文学刊物。本人喜欢读书,热衷于现代诗词及散文的写作和尝试,并以此来涂鸦些生活的感悟;热爱生活,悉心捕捉大自然的唯美。
宅家一月有余,疫情仍未退去。儿子马上要到了的婚期,不知又要延迟到什么时候了。去年都传闻村子要拆迁,看来近期将要落实,有说三月底,有说五一前。
疫情、婚事、拆迁……心,一时间却越发茫然了。
茫然和希望
文/飞雪映春
<一>
宅家三十又九天
疫情未退心忧烦
不知儿子婚礼事
延期何日方释然
<二>
忽闻拆迁将无家
居无定所走天涯
从此难见乡邻面
花鬓常忆青丝发
<三>
伊滨明珠展风华
山峦青秀英姿发
为了家乡水更美
焉能只恋我小家
<四>
三载春秋五载冬
但爱夏凉细雨朦
忘却眼前忐忑事
展望未来诗如风
难舍故土
文/飞雪映春
     自政府启动上庄社区拆迁动员大会开过之后,从我家为响应号召,搬迁腾房到今天,已过去一周了。
     刚开始的几天,一家人只顾忙碌搬移家什东西,倒也没觉得什么。只二天的时间,昔日温馨的家,搬的搬,扔的扔,已几乎被“洗劫一空”。但随着审核宅基、入户丈量,到马上的计价、纠错和交房日期的临近,那种对故乡依恋难舍的心绪,就像一根崩紧的橡皮筋一样,一天紧似一天地,拉扯着我一次次回家看看的冲动。
     就在这闲下来的几天里,最让我受不了的,便是家乡女人们那对这片热土,充满不舍的眼泪。我也曾“坚强”地安慰她们说,不用太过难过,舍弃旧家,是为了将来走进自己更加美丽的新家。可每每还没劝住别人,等一个人回到那空荡荡的家,看到自己一砖一瓦亲自营造的、曾写满自己的金色童年和激情梦想的房屋,几日后将在挖掘机的巨铲下,被转眼间夷为平地时,又止不住暗暗潸然泪下。
     昨天吃过午饭,骑着电动车又一次回到家里。还未进门,那只取名“小黄”的狗狗,便一蹦三跳地从家里迎了出来。狗通人性,也许它觉得近几日家里人去屋空,日后它将与它的同伴沦为流浪者,那种乍看到主人时的兴奋,瞬间又“叽咛咛”地摇着尾巴叫着,变成了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就这样木然地、一遍遍轻抚着卸去各种匾饰雪白的墙壁,看着墙上满目的如弹空般的钉眼,看着院子里那片正在泛绿吐黄的蔬菜,心中如灌了铅般的沉重。觉得好想登上高处,奋臂呐喊几声,方能吐出这连日来心中的不快。
    于是,沿昔日劳作的小径,信步登上坡顶,一下子便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了。
时值农历二月下旬,金灿灿的油菜花正艳,一只只蜜蜂正忙碌在花丛间,嗡嗡地自娱自乐地尽情唱着歌儿,完全忘记了现在疫情未退,忘记了这里的家乡将要变迁。
     金黄的油菜花旁边,是那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麦田。它像碧绿的玛脑,更似一幅油画,绿黄相间,恣意地诱惑着你的眼晴。
     举目远望,一台台机器正在轰鸣。我知道那是喧嚣的光武大道施工工地……
    不由间,我想到了儿时在这里放风筝的情景。柔柔的春风,托着艳丽的彩蝶、还有蜻蜓,在蔚蓝色的天空越升越高,通过小伙伴们手中的细线抖动,尽情地在与白云嬉戏。
     仿佛间,我又看到了气势恢宏、碧水缠绕的奥林匹克水系体育场馆,看到了巍巍的万安山下,那野花烂漫、绿植丛丛、细流淙淙、鸟语花香、游人如织的、一望无际的湿地公园。
    上庄,我永远的家乡。你的名字,你的古朴,你的美丽,必将在上庄人的心中,像日月星辰般,与历史同在!
     ——2020年3月17日子夜于天明城。

      【老灶台】
        文/飞雪映春
       几日前,因拆迁回老家时,又看到了后院土崖下那几孔破旧的窑洞。就在那窑洞口的旁边,一座残败不堪的老灶台依稀可见。
-----==
      于是,我想到了儿时虽日子清贫但其乐融融的一家人,想到了灶台旁的那台风箱,想到了守在灶台前,不停地拉动风箱忙碌着做饭的母亲。
      在那个极其苦难的岁月里,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没有一个人,认识什么是燃气灶、液化气灶和电磁炉。就连之后兴起的蜂窝煤灶,对当时的老百姓来讲,那也是一种奢望。
     那时大多数人家,都会在窝洞前或房棚下盘起一个土灶台。旁边连接个风箱,灶台炉上利用柴禾或散煤渣做燃料做饭,后面连个火道可通气排烟,火道口上方也可放口锅,用来温水或做猪食。
     于是每逢星期天,我们这些野孩子们,便提个箩筐,到生产队那座砖瓦窑场的炉渣堆里,去翻捡那没被烧透的煤渣。结果每个小伙伴的脸上,都被煤灰弄得象个“黑老包”似
的,也懒得到河沟的小溪里把脸洗净,各自只露着两排雪白的牙齿,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地自顾傻笑。
     在我最早的印象中,我家在街上仿佛过得最穷。院子的临街,盖了三间用土坯和桔草搭成的草棚。院子的最后面,便是趁土崖打成的一孔窑洞。而那孔窑洞,便是可让一家人倍觉冬暖夏凉的、最好的栖息地。
     夜里,也不知多少次,我总被一阵“咔嗵嗵”的声音从梦中惊醒。睁开朦胧惺忪的睡眼,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早早地守在灶台下,拉动着风箱在为一家人做早饭。炉灶下的热灰里,母亲总少不了为我们兄弟几个,焐上几颗皮儿黄焦,心儿腻甜的烧红薯。
       出于好玩,我也经常帮母亲拉风箱。那灶台里的柴禾或煤渣,也便随着风杆一抽一送的拉动,燃起一团团呼呼升腾的火苗。温暖而跳动的光焰,映着母亲的那一头霜发,映红了母亲那双布满苍桑的脸庞,也映进了母亲的那双眼晴。于是,母亲那有些浑浊而又深邃的眼晴里,便也跳动着一双如星光般的火花。从那里,我便看到了慈母温暖,更看到了一家人不灭的希望。
      时光荏苒,一晃半世转瞬即过。昔日不懂事的孩子,早变成了母亲当年的样子。可被拆迁后房屋留下的瓦砾再深,终也埋不掉烙在我心底深处的,那座用泥巴糊成的老灶台。
逝如斯夫人已去,最是难忘故土情!
        ——2020年3月31日于关林郑村出租屋。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
版权归 华夏思归客所有
主编:思归
关注微信公众号!
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