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水利厅 江西水利要闻 【“鄱湖杯”水利建设先进县湘东篇】山水再造已成景

建设中的碧湖水库

萍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萍水十景”之鸬鹚烟雨

带动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图为位于湘东镇江口村的海绵城市植物培育基地、三石竹艺中心。

萍水河“一河两岸”生态走廊

萍水河城区段

水陂(樟里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前)

水陂(樟里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施工中)

初秋时节,武功山下,萍水河畔,天朗气清、岸绿景美、百姓和乐。

萍乡是全国110个资源性、水质性、工程性缺水的城市之一。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恶化造成的“城市病”,给萍乡带来巨大创伤。湘东,赣西门户,因水而生,境内有萍水河、麻山河等区域性河流。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湘东曾面临保护与发展矛盾的困扰,一度成为环境换发展的“负面典型”。

水,是绿色之源,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力的关键。纵观湘东水利的发展历程,就是与水抗争、治水强区、兴水富民的奋斗历程。水利事业的变迁发展、工程效益的不断提高和生态质量大幅改善,折射出湘东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大干水利的拳拳为民之心和重新界定人与水、人与自然关系的坚定决心,更加印证着朴实而深刻的道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要走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

湘东,曾经因水而困,如今因水而兴!

重点项目建设忙

重点水利项目在促进经济增长、区域协调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观察一个地区的水利工作,绕不开其重点项目。在湘东区,碧湖水库工程备受瞩目。

峻岭深谷中,麻山河上,高筑的大坝、挺立的塔吊、轰鸣的机器、忙碌的工人,构成了一幅繁忙施工画卷。在多个工作面上,30余名工人和多台机械正进行钢筋制安、混凝土面冲毛、临时便道修筑、管理房基础开挖等作业。

据了解,碧湖水库工程是一座以供水、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总库容2178万方,批复总投资4.1亿元,设计向萍乡市主城区、湘东区多年供水量约4530万吨,灌溉面积2.29万亩。工程于2019年4月4日开工,工期35个月,目前,已完成导流洞、上坝公路等建设内容,大坝整体已浇筑至170m高程。

省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碧湖水库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徐昂昂介绍,为做好高温季节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采取避开高温时段,利用早晚低温时段浇筑、制冷水搅拌、骨料遮阳、喷淋、仓位雾炮降温等温控措施,并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同时,高标准建设工地实验室,加强原材料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管控,保障大坝质量和安全。他还说,2020年5月投入100万打造智慧工地一体化平台,工地布设12个摄像头,通过手机联网可以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现场质量管理、智能物联监控。

工地筑堡垒,一线党旗红。湘东区水利局党员联合建设单位党员组建近20人党员先锋队,在疫情防控、防洪度汛等关键时刻中发挥模范作用。工程因疫情耽误38天工期,党员先锋队协商建设单位从资源库中调配人员,设置隔离带施工区与当地村民生活区分开,协调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开辟物资运输专门通道等,把工期赶回来。工程因汛期耽误86天工期,党员先锋队建立台账,从每周到三天再到每日紧盯进度,当晚8点召开日例会,每天的问题都要拿出解决方案,并向上级水利部门报告,通过调度上游锅底潭水库和河江水库,使得工程不受损失,重要节点任务按期完成。

碧湖水库工程是湘东区“十三五”水利建设(一期)PPP项目,还包括萍水河防洪工程、黄花桥水闸两个子项目。不只这3个项目,该区还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整治河道43.07km,保护人口 6.8万人,保护农田5.6万亩。总投资1200万元完成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4座,保护下游约1万亩耕地及下游城乡1.5万人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湘东区防洪能力和防洪标准不断提升,河道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极大改善,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治理河道固水土

“群众盼什么,咱就干什么”。 既要防洪安全,也要满足人民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新需求。

“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步入萍水河生态廊道,仿佛走进了生态湿地公园,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绿油油的树,时而有白鹭掠过水面,野鸭游弋水中,“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标识醒目清晰。20公里走廊起于佳沙洲,止于黄花桥,“萍水十景”串珠成链,沿河建设4个造型新颖别致的书香驿站,成为人们争相前往的“网红打卡地”。

萍水河再现美丽容颜,其背后也曾经历理念、资金、技术治理之难。

系统思维考量、以整体观念推进,生态与发展才能有根本性改善。

湘东区以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为抓手,摒弃以往单纯的以河治河、筑堤防洪的流域治理观念,转变为用系统的思维统领流域治理。治理与城镇化推进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与水环境整体提升相结合,与赣湘合作相结合,与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相结合。

“定岗定责”:成立由区委书记任总指挥长的湘东区萍水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指挥部,沿线乡镇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制定清单,落实到人。“定时定则”:就完成的时限、标准等内容,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调度会,整合资源,解决问题。“一标准”:坚持工程标准化建设管理。

资金从哪里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创新融资模式。湘东区不等不靠,通过区本级资金撬动,整合资金,全区累计投入42.27亿元用于流域综合治理。比如,引进社会资本,麻山新区人居环境建设采取PPP模式,投资达到30亿元。打造融资平台,落实农发行专项基金项目解决水利资金1.32亿元。争取亚行贷款项目,落实萍水河、樟里河亚行贷款资金1.25亿元。

河道清淤、生态护岸、加固堤防、美化环境……水里和岸上两手发力。工程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山形水势,顺应自然肌理,做最小的改动,保持最大的敬畏之心。选择乡土树木和多年生开花植物,合理搭配乔灌草,科学设计综合管廊,滨河路步道、骑行道、绿化景观、水岸抛石、人行桥等建设项目分布其间,运用生态透水性铺装材料,提升水涵养能力,让人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实行“双向补偿”,落实奖优罚劣。2019年,赣湘两省签订《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根据协议,湘东与湖南株洲交界处的国控金鱼石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湖南生态补偿江西每月100万元。通过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金鱼石断面水质连续3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特别是2021年从4月份开始每个月都是Ⅱ类水质,生态本身就是经济。

处在崭新历史方位的湘东,正用全新的视角、有力的行动,在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实现绿色发展中奋楫前行。治理成果厚植人民的期望,饱蘸奋斗的激情,承载艰辛的付出。

河湖保护助增收

河水中,一艘小船格外引人注目。3米多的长杆,细密的网兜,长杆主人站在船上用力一伸,网兜准确罩住了漂浮物。拉上来一倒,网住的有时是生活垃圾,有时是水草。这样的动作,一天要重复上百次。这是一名护河员的日常。

河道治理不易,做好河湖管护同样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和决心。随着河长制、湖长制的全面推行,湘东区加大河道水域岸线巡查力度,一旦发现河道上有乱堆、乱建、乱占、乱采的现象,便拍好照片通过微信群反映问题,并协调各方力量及时处理。

河长上任,河畅湖清。湘东区区、乡、村三级河长近3年累计巡河21018次,解决问题177个。河湖保护,如何协同发力是关键。全面推行河长+警长、检察长、纪监委、民间河长工作机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境内水环境质量达标率达100%。同时,引导区内6支志愿者协会参与“河小青”志愿活动,创作河湖保护小品、情景剧,建立假期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形成全社会护水惜水爱水良好氛围。

在“萍水十景”鸬鹚烟雨景区。溪流、翠竹、绿树,老式民房,现代时尚的楼房错落有致、相映成趣。花叶芦竹、水生美人蕉、黄昌蒲连绵成片,色彩明艳,枝叶繁茂。游人们或散步或骑行,怡然自得。

“快进屋坐!”听说记者来采访,60岁的同心超市谢大姐   在门口热情欢迎。“我之前在家里务农,景区建起来了,去年10月开了这个店,游客多时一天有700、800生意,我每天把店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幸福着呢。” 一席话说出了她内心的喜悦。水之变,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生态饭”。

水系整治,为乡村振兴引来了“发展水”。20公里河道生态廊道建成,带动了沿河两岸零799艺术区、三石竹艺中心、海绵城市植物培育基地、草花基地、大棚种植基地等一批批项目落地, 2020江西森林马拉松沿湘东生态廊道开跑。随行的湘东区河长办专职副主任邹勇说,龙舟公园旁边的未来城一经开盘900余套一售而空,以前是“逃离湘东”,现在“我要回湘东”正成为一种风尚。

时代在变,视野要变,但不变的是湘东水利人骨子里面的那份坚守和韧劲。

形势在变,格局要变,但不变的是湘东水利人传承与创新的担当使命。

谈及未来,湘东水利人有了新目标,对萍水河三条支流进行整治,投入2000万元整治220座山塘。

这条蜿蜒流淌的萍水河见证了湘东人民的勤劳勇敢,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繁荣兴盛。铺好绿色发展的底色,才有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萍水河,必将成为造福湘东人民的幸福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