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创新精神永续,戚毕传人共唱《传承曲》

戚毕传人共唱《传承曲》

70年前,伴随上海解放钟声,两位出生成长于上海,20挂零的年轻人,组建了一个小小的民间职业剧团——合作越剧团。

左为毕春芳 右为戚雅仙

当时的上海,与他们相似的小型越剧团遍地开花。但是,就是这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团,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和孜孜以求的合作创新精神,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从700余席的“恩派亚”(后更名为“嵩山电影院”)小剧场,走向1400多席的 “金都”(后更名为“瑞金剧场”)大剧场,所谓“小囡戴大帽子”。她们坚持团结合作、勤业敬业、继承创新;坚持舞台实践、市场导向、观众导向;不但在瑞金剧场站住了脚,使戚雅仙和毕春芳的名字,与剧场紧密相连,成为今日倡导“驻场演出”的先声,并最终形成广受观众欢迎,极具影响力传唱力的戚毕艺术流派。
我们纪念戚毕艺术珠联璧合70周年,在传承艺术的同时,两位艺术家留给我们的合作创新实践精神,笔者以为更具时代意义和传承价值。
合作,是她们艺术人生的核心。两位艺术家以她们包容开放的胸怀, 团结一批知识分子,组建了令业界羡慕的强大的编导音舞美幕后团队,联合众姐妹形成了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的舞台班底。红花绿叶,相辅相成;台前幕后,相得益彰。长期磨合协作,形成了独特的“合作”艺术风格。
创新,是她们艺术人生的追求。尊重艺术规律,重视市场反馈,立足越剧艺术特色,发挥个人艺术特长,借鉴融合其他艺术门类、剧种精华,消化吸收,融会贯通,革新艺术,创新发展,力求体现时代特征、地方特色。不断求新创变,使她们的流派艺术历久弥新,广为传唱。
实践,是她们艺术人生的宗旨。坚持演员是演出来的,观众是演进来的信条。尊重前辈,刻苦学习,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脚踏实地,不断积累。除去歇夏,日夜两场演出,天天与舞台、观众为伴;

1951年 《龙凤花烛》

1952年《梁祝》

1983年《玉蜻蜓》

从《龙凤花烛》到《玉堂春》《玉蜻蜓》,从《白蛇传》到《血手印》《王老虎抢亲》,出戏、出人、出效益。
本次戚毕合作70周年纪念活动,让戚毕创新合作精神,再次与上海,这座她们出生、成长、创业、成名的城市相遇,再次与她们亲爱的观众相遇!

— END —

图文来源:上海静安

(0)

相关推荐

  • 阿那亚戏剧节·即将开票 | 12剧场,解锁海边看戏的12种体验

    编者按: 在阿那亚戏剧节,戏剧不仅仅是剧场里的舞台艺术,它无处不在,不论是精心搭建的舞台.开放的公共空间抑或日常生活现场,都将成为戏剧的发生现场,吸引每个人投入其中,让戏剧与现实魔幻般交融. 阿那亚独 ...

  • 观剧有感

    坐在剧场里,我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观看一场话剧演出. 话剧改编自刘震云同名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故事讲述的是底层社会出身卑微.从事低等职业的市井草民生存的境遇,明晰了中国人的孤独感和友情观 ...

  • 小说与话剧 到底有多远

    近一段时期,国内话剧舞台上出现了多部根据小说改编的大型舞台剧.继之前的<狂人日记>之后,由北京九维⽂化与四川⼈⺠艺术剧院共同制作,根据著名作家阿来荣获第五届茅盾⽂学奖的同名小说创作的话剧& ...

  • 从1949年到现在,相声经历过三落三起,都是哪些人在起作用?

    相声发展到现在,不到200年历史,最早它类似一种街头杂耍,后来逐渐登堂入室,成为一门艺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情况暂时不提,就拿1949年之后来说,其实相声也经历过多次低谷和中兴,总体来看有这么三次起落. ...

  • 官宣:只有河南,麦熟开城,今日放票!

    5月13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作品发布会于幻城现场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媒体.OTA.旅行社代表及相关领导首次走进了这座神秘的戏剧幻城-- 为什么还不开放?  我在等麦子金黄. 芒种,举办开城仪 ...

  • 戚毕三代同堂唱越剧,好珍贵的视频

    戚毕三代同堂唱越剧,好珍贵的视频

  • 时隔355年,唐宋两位大诗人共唱思乡曲,分别写下两首诗坛经典

    (欢迎关注"文化点心铺":这里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只有通俗易懂的小知识.学无止境,每天陪伴!) "生离死别,相聚重逢",从古至今都是很多人难以忍受的时间悲哀. ...

  • 越剧戚毕合作,70年前创造的商业奇迹和成功秘笈

    戚雅仙(右)和毕春芳(左)的青春靓影 01 戚雅仙,毕春芳 - 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 中唱群星 1951年春天,戚雅仙和毕春芳,两个23岁的女孩,搭班合作开始创业,在恩派亚大戏院首次演出了< ...

  • 上海恩派亚大戏院,越剧戚毕合作从这里起步

    母亲毕春芳和戚雅仙的精彩,并非是留下的老年印象所能代表,而是她们青年时代创业创新的惊天动地. 七十年前的1951年2月6日,二十三岁的戚雅仙和毕春芳首次搭档亮相,在上海的恩派亚大戏院上演<彩虹万 ...

  • 越剧戚毕艺术合作七十载专场纪念活动,周末相约上海大世界

    各界戏曲名家.歌唱演员整祝贺视频 著名越剧艺术表演艺术家戚雅仙和毕春芳,是越剧舞台上一对珠联璧合的搭档,她们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合作,毕生为越剧舞台和观众奉献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演出.在越剧百年历史上,戚 ...

  • 贵州某国企对标大疆,学习大疆企业文化和创新精神

    4月29日,耕耘学院携贵州某国企来到大国企业梦想腾飞的地方--深圳大疆研学基地,零距离感受全球第一的无人机企业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学习大疆科技极致不妥协的产品精神与创新成功基因. 在大疆历史文化长廊, ...

  • 《十老安刘》——且看马连良先生的创新精神

    从 <十老安刘> 看马连良的创新精神 在中国京剧的众多大家当中,有创新派,也有守成派.作为四大须生之首的马连良先生,无疑是他们当中最具创新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致力于京剧艺术的改革,对他的 ...

  • 袁隆平助手邓华凤:深切缅怀恩师创新精神

    "5月22日,恩师袁隆平先生仙逝.他生前最后两天,我守护在床前一步也不愿意离开,不舍.难忍的悲痛一直在持续.我跟随恩师从事杂交水稻工作已经37年,今天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伫立灵前,泪流满面,桩 ...

  • 最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连小楷都与众不...

    最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连小楷都与众不同,骨力遒劲,独领风骚近900多年 今天和一位长辈聊书法,他说,在艺术领域的创新,往往是"一代否定一代",书法也不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