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堂(下)

课堂的堂(下)
8

在老师的指令下,孩子们开始读课文。

二年级孩子的声音,虽然带着校园里固有的“拖腔”,但音质本色,纯粹,如同天籁。我喜欢这样的感觉,被那样的声音包围,浸泡,灌洗,裹藏,让人有微微迷醉、恍惚的感觉——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旋律和场景片断,开始在眼前闪现,那么美,那么迷离——那样的场景,我终于体会到了三味书屋里的那个细节,明白了寿镜吾老先生何以会“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书声。朗朗。和谐。澄澈。明净。清亮。课堂里,应该有这样的书声朗朗。校园里,更不能没有这样的朗朗书声——很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因为对那童声齐诵、朗朗书声的迷醉,我在讲台上,就着备课本,匆忙间写过一首诗:“仿佛花朵在梦中走动。绽开。然后/放声歌唱!稚嫩/而热烈的声音,一浪接一浪地涌来/将我包围。一群群精粹的汉字/像飞翔的鸟,栖入孩子们渴望的眼眸/和胸膛。然后脱口而出/在教室里,奏出质朴和谐的喧响”。

看着眼前投入的孩子,听着他们干净、质朴的童声,我再一次想起那些温润的句子,那些曾让我灵魂颤栗、迷醉的句子:“这是早春二月。屋檐上还残留着冰凌/和雪的微茫。而阳光/已从瓦缝中探进透明的手掌,一页页/翻动孩子们的书本和面庞/而我,只听到朗朗的书声:像盛大的花香/将我袭击,裹藏!在幸福的晕眩中/我恍惚看见:经过春天/他们精巧的脸蛋,像朴素的果实/挂满秋天,每一条道路,每一个方向”。

那时,我还年轻,有活力,有激情,有渴望,有梦想。我的诗中有柔幻的美,也有迷离的力量,仿佛正是对教育情怀的直接呈现:积极,乐观,善良,向上——

这是怎样一种感动!朗朗书声
像一道道澄澈的碧水,在春天的校园里
激越。婉转。跌宕!饱含一千座
人类花园中含苞怒放的美丽与辉煌
我因此静静沉醉,以饱经沧桑的胸韵
去感怀那一双双翻动春天的小手
和手中,那比春天更为绚丽的希望
并在本质的震颤和感动中,将他们更高地

举起,超过我的头顶,和现实的山岗

诗的题目,就叫《书声朗朗》。这首诗和别的几首,曾发表于1998年某期的《星星诗刊》,后来,又被收入中国作协选编的《1998年中国新诗精选》。
9

朗朗书声很快停了。兴犹未尽的孩子,被老师轻拍的黑板擦中断。像一场美梦,被晨光终结。

“孩子们,请安静……”老师的声音响起,孩子们听话地安静下来,认真聆听老师的指挥、调度和要求——课堂即将进入最热门、最时髦的“小组合作探讨”环节。

教室里稍微有些乱,孩子们有的安坐不动,有的开始转身,还有几个,走下了座位。稚气的声音纷纭起来,围绕着“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弥漫开来。气氛是热烈的,孩子们的小脸,红扑扑的,孩子们的小嘴,叽叽喳喳的。但我实在不知道,二年级的孩子,面对这样的课文,这样的问题,到底能讨论出什么样的结果。

跟老师交流,我很多次提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他说,老师要“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我说: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时刻都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学生——我们作学生时,是怎样的心态?怎样的求知愿望,怎样的课堂期盼?教育到了今天,也许已经有了许多变化,但本质和核心,永远不会改变——人,人性,人性对教育的期许,对课堂的感受。

让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座位上的人,一旦走上讲台,就完全变了,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曾经?就像曾经在野的人,一旦在朝,就仿佛换了嘴脸——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怎么就这么艰难?

恍惚中看到的细节:学生讨论时,老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似乎想融入讨论,却又只能走马观花,他必须要关注全面——他不停地看表。他知道这个环节的时间。他准备随时中断孩子们的讨论:无论进度和效果——他渐渐变得沉稳,自信,却也因此而体现出生硬、冰冷。他的脸上有笑,但像浮着的,而不是自然绽放出来的。没有生机,没有朝气,没有露珠般的莹润——或许,他自己也不明白,他所发起的这种讨论,对于课堂,对于学生,到底有多大意义和价值。他只是知道,要控制时间和节奏,要保证课堂结构的圆满,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我理解他的心情。我甚至明白他焦灼的原因:对这堂课,或对这样的课,他有着自己的考虑、规范和限阀:不论构想,还是课件,不论流程,还是环节……事先的设计牵掣着他。他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和明确的目标感,这让他不得不低头赶路,并因此忽略或错失课堂上的风景……
10

他在教室里茫然走动,漫不经心地巡视。现在,他似乎像我一样,成了这堂课的局外人。他是漂浮的,漂浮于既定的框架,固有的思路。他无根,也无魂。

这是一堂生命不在场的课。他人在这里,但是精神不在,生命不在——不在这教育的现场。他只是他人或自己的木偶,或被操控的机器。他的所有任务,不过是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预设。照直说,他是要做完所有事先规定的动作,认认真真走完所有的“过场”——他微笑着,但我能看出他内心的茫然。

这也是一堂没有温度的课——温度,适宜种子萌芽的温度,适宜生命生长的温度。在《脱口而出,或一刀语录》里,我曾说过:“好的课堂,正如人的体温,正常的应该就是37度左右;离这数据太远,无论低温还是高烧,都可能是有病的!”

现在,我似乎看到了这堂课的结束:鼓励孩子们“试一试”。“你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居里夫人已经说了。

可是——太多的可是,意味着课堂与生活的再次分离——我们是否该让孩子们明白:在成长过程中,在漫长一生中,自己想不明白的事会有很多,不能准确判断的时候也会有很多,是否都需要“自己去试一试”?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或人生困境,他们是否明白,究竟应该怎样去“试”?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不明白人为什么能浮在水面,真要“自己去试一试”,极有可能一命呜呼。一个不曾吸毒的人,自然没法理解毒品的危害,真要“自己去试一试”,后果会是怎样?

当然我知道,应该鼓励他们不盲从,多探究,但问题是,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怎么知道哪些可以试,哪些不能?《小马过河》、《小鸭学游泳》,这样的故事作为课堂教学的文本,已经很多,我们是否想过,这样的文本,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究竟有多大意义和价值?

说实话,我真的茫然。我不知道,这样的课,到底能让孩子们学到什么。或者说,孩子们通过这样的课,究竟能有什么收获?好在,下课铃终于响了——接下来,我将与老师交流,探讨。我知道那会非常艰难。而且我知道,那交流和探讨,并不会改变太多的东西。

一切过去,课堂,最终还会是那样的课堂。
11

走向会议室时,我突然想起了教高中时的一堂课:那场在大雪中开始的课。

那是1991年冬天。那年的大雪非常著名。在我任教的那个边地小城,雪年年都会下,但下得那样大,还是出人意料。一片片雪,从头晚就开始飘荡,堆积。到早晨,山川,河流,校园,便都有了大雪的样子——第一二节,是我的语文课。我如约走上讲台。课前,就看到校园里那些兴奋奔跑的身影。学生们也早已吃准我的性格,所以都有所期待。但铃声响后,我故意板着脸,准备上课。我感觉到了他们的失望和沮丧:他们眼睛看着我,心却在雪地里。但我沉住气。

“今天的课,换个内容和上法,”我语速很慢,沉稳。我不动声色地吊他们的胃口:“今天这两节课,我们一起,到北山顶上,看雪去!”——最后几个字,我说得更慢,几乎一字一顿。话音刚落的那一瞬间,学生们的兴奋和尖叫,一直留存在我记忆里。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我和他们一起,爬山,踏雪,赏雪,玩雪。无论男生女生,在山野里追来逐去,都那么放狂、开心。他们甚至跟我打起雪仗——为照顾几个掉队的女生,我落在后面;气喘吁吁赶上去时,迎接我的,却是劈头盖脸的雪团。我只好孤身一人,与他们对打。雪球在他们脸上、身上开花,也在我脸上、身上开花。全班闹成一片,乐在一团,仿佛回到童年——我和他们,是那么亲近,融洽,因为一场雪,因为雪中的特殊课堂。

事隔多年,与那班的孩子相聚,他们仍一次次回想那堂课。当他们不断讲起那一个个早被我淡忘的细节,我看到,激动和幸福,依然盛开在他们脸上——那样一堂课,究竟给了他们多少美好、快乐的回忆?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依然为那堂课迷醉。

12

评课、议课的时候,我没有更多的话,在肯定结构的完整和完美时,我只诉说了一个词:变化——课堂始终处于变化之中,教师应当根据课堂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

我讲了另外一堂课,也是我教高中时的一堂课——那是8年前的夏天。临近期末的下午。第一节课。照教学计划,该讲《风景谈》。无奈太炎热,学生都恹恹欲睡。例行公事地讲课,效果肯定不会好。而让他们观察,思考,动笔,至少不会昏睡。我灵机一动,让他们写即兴作文:“6月3日的阳光”。我想让他们用自己的身心,和手中的笔,切实感受并记录下那天下午的阳光。

在沉闷单调、按部就班的教学后,换一种出奇不意的方式,不也是一种变化和创新?望着他们或皱眉蹙额、或运笔如风的情形,我由不住感到一种快意——我预感到:这个普通、平常的日子,经由他们的笔端,落到纸上,便会成为历史,成为他们生命史的一部分,一句话或一个词。

下课后,我到另外一个班。太阳正在渐渐阴下去,有学生问:“太阳阴了,你让他们班写什么呢?”“就写太阳阴了之后罢。”我随口答道。那时我心里还没底。但站上讲台,突然觉得踏实了。我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件创造历史的事。”我尽量微笑,怕“历史”这个沉重的词语吓倒了他们。我说,我们一起来写篇作文。我在黑板上写下“6月3日下午四时的风景和心情”。我说:“如实记下此时此刻,30年后看到它,也许还会想起今天的情形。”

然后,我也坐下来,和学生们一起同步作文。太阳确实阴了,起了风,渐渐大起来,带走暑热和窒闷。虽还有微微微的汗,但感觉清爽多了。很快又响起雷,阵紧一阵——我知道,伴随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雷阵雨,学生们笔下将会出现更为纷繁的风景,更为丰富的感受。那场突如其来的雨,将会为他们的这一页记忆,带来更为深刻的“景深”。而这些,都将成为他们文章中的一个段落,或场面,同时,也将成为他们写作史上的一个事件或事故。

这也许不算什么了不起的课,但我想,至少,在课堂里有着精神的起伏和灵魂的应和——事隔多年,在与那个班的孩子接触时,我仍听到那堂课在他们生命中的回声。

漫长而悠远的回声。我愿意相信,那正是教育的价值,那正是回报的声音。
13

想到课堂,最先浮现在我眼前的,其实是杏坛。就是孔子授徒讲学之处。在山东曲阜。2007年11月,出差山东,专程去孔庙拜望过,以朝圣者的心情——作为教师,中国的教师,我以为,每个人都应该去那里看看,感受一下“祖师爷”的气韵。

不过,那传说中的圣迹,不过就是一块旷地,青砖铺就,隐隐苔痕,诉说着岁月沧桑——两千年?一千年?五百年?看不出来,但历史的印记,鲜明地在着——旷地中间,有微微的突出之地。那便是传说中的杏坛,平常、普通,远没有想象中的庄重,隆盛。

史载,孔子三十而立时,始创平民教育,收徒讲学。《庄子·渔父》篇有:“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司马彪注:“缁帏,黑林也。杏坛,泽中高处也。”顾炎武认为:《庄子》所述孔子,都是寓言,渔父不必有其人,杏坛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苇间、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鲁国之中也——换言之,孔庙里的杏坛,并非事实上的杏坛,而不过是孔子讲学处的泛称。或者,是孔子讲学时课堂的泛称。

我更倾向于顾炎武的解说。

读《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想象着孔子听着四个弟子“各言其志”时,他或“哂”或“叹”,或“惜”或“与”的神情,那么随意,亲切,那么赞赏和向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生活场景,那么由衷地颌首点头,“喟然叹曰”,便莫名地觉得,那一定不是在森严的讲堂中,而是在敞阔的旷野里,在某座小山前,某棵大树下,或某片草地上——在那里,或许有更丰沛的气韵,更适合思想和生命成长的温度和湿度。

那么,他讲学的地方为什么叫杏坛?为什么会以银杏指代、比喻或象征?在某本书中,我找到一种说法:“银杏多果,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杆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

杏坛,也许压根儿就不是坛。就像,课堂,原本也不该是“堂”。
14

而我所以写下这些,既基于理想,也基于现实,基于那些僵化、局促、机械、冷漠、生硬、粗暴,时时让人疼痛的现实的教育,现实的课堂——训诫,斥责,讽刺,羞辱,歧视,威吓,暴力,体罚,殴打……这不是课堂的全部,却是课堂里客观的存在,是每个花朵般的孩子,难以承受、却不得不承受的生命之重。

“就像卡在喉咙里的刺,我们知道它在,却无力自拔。就像陷在肉里的痛,我们知道它在哪里,却无力阻止。”在《脱口而出,或一刀语录》里,我这样说。

那些被罚站、罚跑、罚一遍遍抄写同样作业的孩子,那些被侮辱、被欺压与被损害的学生,那些被迫压抑和沉默的大多数(包括学生和家长),那些教室最后面、或靠近黑板的角落里的特殊座位,那一张张羞怯、麻木、悲愤甚至绝望的脸,那一双双黯然、冷漠、厌倦甚至敌视的眼,那一颗颗敏感、孤独、迷惘、疼痛的心……

每次看到,或听到,我都会想:这是校园吗,这是教室吗,这是温暖的课堂吗?

“你咋这么笨?”“牛教三遍都晓得转弯,你咋笨得屙牛屎?”“你妈老汉儿把药给你吃错了吗?”“你这个白痴、笨蛋、瓜娃子、傻包、弱智……”“你是从三医院跑出来的(我所在的城市,三医院是精神病院的代称)?”……从漫不经心,到疾言厉色,从冷言冷语,到破口大骂——这些泼妇似的语言,居然成了我们通用的教育语言、校园语言、课堂语言!

“你这个近亲!”这是我听到的最具创意的语言:近亲结婚所生者,大多弱智——当我在10多年前,第一次听到这话,听到那个同事面有得色地向我宣布这一“恶谥”的发明权归他时,我不禁由衷感叹:这是多么“伟大”的发明啊——荷尔德林曾说“要是我不上那样的学校就好了”,我们的孩子,会不会也说“要是我没在那样的课堂就好了”?!

“要使一个教室变得沸腾、喧嚣并不难,要使一个心灵变得死寂虽然可恨但也不难,但是你一定要明白什么是犯罪,什么是对生命的唤醒!”——那个纤敏、内向、温文儒雅的张文质,那个对教育因热爱到痛恨的张文质,在审视教室里的风景时,禁不住这样痛心疾首地说。

教室?犯罪?或者说,我们在课堂里的言行举止,正是一种对教育和心灵的犯罪?
15

我不知道这样的絮叨究竟有何意义。我甚至不知道我究竟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我听过的某一堂课?我喜欢的某种类型的课,或者,我所期望、所梦想的课堂?

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现在,我更愿意写下这样一些期许,或梦呓——课堂,应该能让师生真正放开手脚,自主学习、自由交流;课堂,应该有师生的精神互动和灵魂碰撞;课堂应该是变化的,并能主动顺应这种变化,即使完成不了任务,怕什么?只要学生能够热烈、愉悦地参与和期待;课堂应该是老师认真经营的苗圃,每一个幼小、微弱的思维,都值得呵护,尤其那些细微的环节,那些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学生的思维……

或者,用我喜欢的别人的说法:“全情投入,忘乎所以。美妙的、值得期待的课堂。”这是张文质的。“圆形的。是两颗水相遇后的圆形。是水波的微漾。”依然是张文质的。如果这太抽象,也还有具体些的:“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孙双金的。“课堂应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师生在课堂上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充实的,美好的,成长的,幸福的!”这,还是孙双金的。那个“潇洒不失严谨,灵活而又扎实”的孙双金……

这些,或许都过于完美、理想、梦幻。但它理应成为我们的坚实期望和自觉追求。教育朝向未来,教育,本就应该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我甚至说过:“教育,是人类最后的乌托邦——因为是‘最后’,所以更为必要,珍贵,更值得我们坚持。”

美好的课堂,或者正如美妙的天堂,都值得我们追求。

写于2009年

————全文完————
前情链接
生命化教育:从回到每个人开始
成长,就是让自己更“般配”

给新教师的“安魂辞”

教师:守住底线,才有尊严

各自的教育路

建设:从班级开始

有刀哥,但不只有刀哥
看教育,但不只看教育
(0)

相关推荐

  • 无声胜有声

    无声胜有声 上周有幸去上海参加"迈向共同体的未来,学习共同体",在还没去之前我就被邀请函上前来活动的专家.校长震惊了.这么多的教育大咖,凡是有安排发言的不是博士就是教授,我想想这应 ...

  • 教育云课堂:五下数学 3《星期日的安排》

    CETV4 同上一堂课 CETV4 同上一堂课

  • 教育云课堂:二下数学 3《分草莓》

    CETV4 同上一堂课 CETV4 同上一堂课

  • 生命课堂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发展的过程,教育和人的生命活动及生命历程不可分割.近年中,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更多的是秉承了工具化.功利化和技术化,忽视了 ...

  • 梁医生课堂-睡眠障碍(下)

    梁医生课堂-睡眠障碍(下)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衢州龙游三槐堂--下店中厅

    衢州龙游三槐堂--下店中厅位于横山镇天池村下店自然村北面.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槐堂--下店中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坐北朝南,总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主体共三进,沿中轴线依次为前厅.正厅与后 ...

  • 课堂教学的“下、中、上”之策

    何谓"下.中.上"? 其实这是人与社会对事物的一种简单的层次划分.在教学中,我们的课堂中也有着各种"下.中.上"之层:教学对象的基础.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 ...

  • 诗词丨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宋·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译  文 晴空万里,我登上杨柳掩映的高楼,眺望一片芳草绿到天 ...

  • 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丨课堂回顾(下)

    今天,继续由小编带大家回顾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课堂. 喻建十老师<山水画基础概论>课堂自2018年初开始筹备,历时近一年拍摄.制作,至2019年3月正式上线,又经时一年的学 ...

  • 高效课堂管理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

    29.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 老师站到学生中间,忘掉自己是老师,不是刻意在寻找一种感觉,而完全是以一颗童心在心理上和学生相容,这是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信任,是一种真正的师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