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哥窑这么火
翻阅历代文献,你会发现:哥窑似乎有一些神秘色彩。追溯起来,哥窑始现“宋代五大名窑”的记录,应见于明代皇 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其中言道:内库所藏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
据了解,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世哥窑瓷器约有一百五十件,从已经发表的资料看,器型有盘、碗、碟、洗、瓶、炉等,以碗、盘、碟最多,包括七件鱼耳炉和两件贯耳瓶。胎色赭黑。釉灰青色和米黄 色。釉面开片有一色开片和「金丝铁线」者。
哥窑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北京故宫藏有哥窑青釉贯耳瓶、哥窑青釉鱼耳炉、宋哥窑青釉鱼耳炉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等。
据文献记载,传世哥窑胎体较厚,胎质细腻,胎呈黑、深灰、浅灰、土黄等色;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开裂有不规则的细碎纹片,纹片呈黑、黄二色,浅黄 色的为“金丝”,深黑色的为“铁线”,俗称“金丝铁线”——这是传世哥窑最典型的特征。此外,传世哥窑瓷器的开口呈淡淡的紫红色,足底为铁青色,被称为“紫口铁足”。
经典的“紫口铁足”、“金丝铁线”纹路细腻且精美,釉色润泽如玉,是非常珍贵的北宋哥窑瓷器,无论是观赏价值、研究价值,还是收藏价值都是极高的。它的胎色、釉质、气泡和口沿都可谓上等之美,直至如今,更是出现了许多仿宋哥窑。
许多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为了追求工艺一般都不允许有太多的釉面的开裂纹片,但哥窑却将“开片”的美发挥到了极 致,产生了“金丝铁线”这一哥窑的典型特征: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胎体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致使开片纹路呈色不一。哥窑瓷器釉面大开片纹路呈铁黑色,称“铁线”,小开片纹路呈金黄 色,称“金丝”。“金丝铁线”使平静的釉面产生韵律美。宋代哥窑瓷器以盘、碗、瓶、洗等为主。
哥窑瓷器以其器型端庄、釉层凝厚、纹线多彩而独树一帜,成为我国宋代著 名瓷种之一。其造型多以仿青铜器形制,古拙、质朴、浑厚,成为宫廷使用的官瓷,清时乾隆皇帝更将哥窑瓷器视为珍品。因多年一直找不到窑口,且存世量少显得异常珍贵,又有着官窑的特性,历来受到皇 家贵戚、文人墨客的极力追捧,更受到收藏家、考古学者的重 点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和寻址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大有找不到哥窑窑址誓不回首之势。哥窑是烧制哥瓷的载体,现一般人把哥窑和哥瓷混为一谈,其它瓷种也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