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出版后,有哪些错编辑打死也料不到?
一本书的诞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不是作者写了,交给出版社就可以印刷的。
作者写完交稿后,最基本的书稿加工要求“三审三校”,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书稿,远不止这些流程。
前些日子,我的一个同事快崩溃了。因为她的一本书,已经到了印刷前审校过程,但是作者依然还在反复修改,仅是给作者修改的书稿,已经排版了八遍,排版和校对,都要疯掉了。
饶是如此,书印刷出来就不会有错吗?
会。还是会有错!
因为有些错误,真是编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为什么!
书稿正式印刷装订之前,印刷厂要将样书印刷出来让编辑审核,我们内部称之为“蓝样”。因为习惯上是用蓝色的纸印刷的,虽然现在很多已经不是蓝色的纸,但是这个称谓却留下来了。
编辑看蓝样,主要看页码是否正确、装订是否有问题、有没有遗漏的错误,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改动太大,顶多改一些标点符号、“的地得”等用得是否正确。
有一次,我在翻检我的一本蓝样,前期作者和我都非常用心,大教授和我坐在一起修改书稿,所以基本上我对书稿很有信心。
翻到一页的时候,看到一个公式,我总觉得不对劲,可是哪里不对劲一下子又说不上来,因为之前这些公式都是反复确认,不可能有问题的。
我看了好几遍,又去翻核红样书稿,才明白,原来,公式中的分数线,都不见了!
为什么分数线会平白无故消失?直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
幸亏,翻看蓝样的时候我没有只看看页码和装订就完事,又把内容仔细过了一遍,否则,书稿印刷出来,我便是哭着也难给作者解释清楚,为什么那个公式里就少了分数线。
但是,有很多时候,编辑便没有这么幸运了,书印刷出来后,就是思前想后脑袋想破,也不知道到底哪里出错了!
我们出版社每年都会出版很多地学书籍。地学书中的图非常麻烦,图层多,符号多,有些地图还涉及到疆域和国界,编辑们都非常谨慎,生怕出现错误。
但是,我的同事还是遇到了让她哭笑不得的错。
我同事曾经有一本书,印刷出来后,发现一张图中所有的地名,都是乱码。原本地名都是用椭圆框框住以示醒目,可是现在框里的都是乱码。
在蓝样阶段,一切都还好好的,但是正式印刷装订后,发现图中的文字,竟然全都错了。
怎么办?
后来有经验的编辑想了一个办法,定制了一批贴纸,将图里的地名重新用贴纸贴一遍。幸亏现在的图书印刷可以做到按需印刷,每次出版社都不会大量印刷放到仓库慢慢发货,否则贴一遍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如果说这个错误,还能挽救,那还有一些错误,就连挽救都不知道怎么挽救了,只能附加更正页予以说明。
比如,我听说有个编辑出版了一本书,前期也是一切都好,编辑修改、排版校对,都很正常,书稿修改得很干净,质检合格后下到印刷厂,蓝样也正常。
编辑拿到业务用书后,把书打开翻翻,就再也合不上了。
为什么?
因为书中出现了一个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的错——正文中的一个图号变成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而且是加粗黑体显示,想装作看不见都不行。
怎么会这样?
编辑真的要哭了。这个错误,连遮掩都无法遮掩的,只要读者翻到这一页,第一眼就会看到这个错,并且还会大惑不解,怎么可能这样呢?出版社和编辑,也太不尽心了!
出现这种错,用贴纸都很难掩盖,只能另外更正说明。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意外,正是这些意外,令编辑防不胜防 、胆战心惊,总觉得头上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什么时候会掉下来?不知道!
怎么避免预防这些错误,其实编辑们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想法。
现在的图书出版,不管是写作过程,还是编辑加工和排版印刷,都需要借助相关的软件进行。
比如有的作者写作的时候用Word,有的作者用LaTex,排版公司有的用方正,有的用word或者LaTex,这些软件版本不一,甚至有正版有盗版之分,作者和排版公司的软件兼容性并不好,存在很多问题。
有些问题也许在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就发现,然后就被解决了,有些问题则随机出现,不知道哪个环节就会出了差错,令人防不胜防。
比如上次我有一本稿子,前面几遍编辑排版都没问题,但是到了二校的时候,突然有一段话中间部分丢失,也许是在挪动图表的时候丢失的,也许就不知道什么原因丢失了。校对的同事没有校出来,还是我自己发现似乎不太对,原稿加工时似乎不是这样的,再去找原稿核对才发现内容缺失。
我认为,正是因为这些错误大部分是由于软件本身,从作者到排版到印刷,期间可能要经过几次导入导出文件、改变文件格式等,从原稿导入到排版系统,从排版系统导出文件到印刷厂,这个过程就会有丢失信息或者信息出错现象发生,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发生,就是编辑不能承受的痛。为了避免这些错误,首先要控制信息的源头。
作者在写作时,尽量避免用最时新的软件版本,避免用最时髦的绘图、制表、公式工具,也不要用特殊的字体,尽量用最普及的版本,并且存储为可以编辑的格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不兼容的问题。
图书出错,有些错,编辑真的说不清楚为什么错,他们真的料不到!只是,读者未必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