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 ‖ 首条渠堰——放马大堰修建记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编者按:
1949年10月2日,巫山解放。同年12月17日,成立四川省巫山县人民政府。70年来,勤劳的巫山人民在县委的领导下,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战天斗地,先后建起了巫山第一条公路、渠堰、水电站……等诸多第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缅怀过去,激励当下,我们从即日起将陆续刊发相关文章,以飨读者,帮助大家了解巫山的更多过往。
朱元良 /文
放马大堰,是由(红椿)放马场到庙宇槽的一条渠堰,干渠13.6公里。1957年11月20日动工修建,1959年5月19日建成毛渠通水。
经过历年整治和配套建设,成为我县长藤结瓜、利用率高、综合效益比较好的一条中型渠堰。
庙宇槽是1万多亩土质肥沃的坝子,在我县长江西南部,距县城56公里。不仅是巫山的稻谷主产区之一,而且坝南的龙坪村有两百多万年历史的龙骨坡“巫山猿人遗址”,属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在亚洲很有名气。
但是,在没有修通放马大堰以前,这里石灰岩层多,自然泉水少,又没有大的蓄水工程,水源奇缺,“家家吃远水,灌田靠雨水。遇到大天旱,到处都争水。”久旱时,人们为争水,打架斗殴时有发生。就是正常年景 ,也要付出大批劳力车水灌田,往往由于劳力和工具的缺乏,就要影响水稻栽插。据《巫山县志》记载,公元1930年天大旱,从6月24日至8月19日干旱57天,庙宇槽上坝有1000多亩水田改种小谷、包谷,远近闻名的东门大丘就是种的高梁。
这种情况,曾出现过好几次。
在距庙宇槽12.5公里远的上千丈岩和下千丈岩,有两股龙涧水,却流入放马场、消失在不足一公里远的河沟溶洞里。涨山洪水时,放马场槽口——简家垭,横亘一道比坝子高11.8米的垭口,阻塞洪水的去路。250亩土质肥沃的埫地,每次涨洪水,坝子里被淹两米多深的积水,要3~4天才能从溶洞里消完。种庄稼无收益,专门用作放牛马,放马场就由此而得名。
在很早以前,就流传着一首民谣:“庙宇坝子怕干旱,放马场内遭水淹。千丈岩水白白流,万亩良田靠天收。”
这条大堰,取水于川鄂边境、奉(节)、巫(山)、建(始)三县交界处的我县红椿乡放马村(今红椿村,编者注),与奉节县石观乡唐厂村接壤的大麻山麓阴湾河沟(简称麻山沟),海拔1682米,水源于湖北建始县国营高矮子林场(最高海拔2086米),以地下水潜流形式,分别相距960米的上千丈岩与下千丈岩两处流出,汹涌地奔入麻山沟内,在下千丈岩的出口处纸厂湾汇合。好像两条银龙,扑空而下,跌在下面的岩石上,把水柱撞得溅起数万颗大小不匀的晶灿灿的“玉珠”,喷洒在碧绿的深潭里,人们叫它“银龙喷甘露”,形成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景观。气势磅礴,绚丽多姿。
水量稳定可靠。据测量,最大洪水流量113与88秒立米,最枯流量0.3秒立米,大堰设计引用流量0.5秒立米,年引用水量1570万立方米。
该渠沿程通过崇山峻岭,山势陡峭,地质复杂,石灰岩层占73.5%,浸蚀溶蚀作用强烈,天坑溶洞较多,渠道要经过两条河沟、一条山沟、22道山梁,因而建渠工程量大,施工困难,质量不易控制,经建渠民工和干部3个年头的艰苦奋战,终于从深山把水引到坝子里来。
放马大堰地处海拔800米至1680多米的中山地带,属长江支流大溪河水系,渠水经放马场、简家垭、大林口、狗子岩、一碗水、庙宇槽至长梁,其余水最后注入核桃树淌水河。
灌区海拔均在900米以下,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终年冰霜期不到3个月,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流域内田土较多,盛产水稻、小麦、包谷、油菜,是我县主要产粮区之一。据当地老年人讲,在很早以前,有人到源头去查看水情。民国十九年(1930年)天大旱,伪县长吴鸿仁派官员坐滑杆到千丈岩查勘水源,准备修堰引水到坝子里来,走后杳无音信,不了了之。民国二十八年遇旱灾,伪县长庹贡庭派姓何的官员,以修堰为名,带上一些人去查勘堰头,眼看山高坡陡,岩石密布,工程艰巨,只好望山兴叹,醉饱而归。就此一举,被庙宇镇公所在农民身上刮去一笔招待款。
建国后,人民政府为人民办实事。1956年9月,四川省水利规划队进行现场踏勘,县农水科干部杨兴禄跟随一道,用钢钎在沿线石头上凿记号。同年11月,县委书记綦心田(当时县委设第一书记)想到50年代初修铜鼓大堰失败,主要是堰头水量太小,事先没有认真测量水源的流量,把大堰修起后,山沟起水堰有水,天气一晴水断流,造成严重的劳民伤财。他便同专区农水局领导张忠卿、工程师吴承刚、燕金良和县农水科副科长杜远模、技术干部曾庆康、杨兴禄、大庙区副区长李远文等,到千丈岩测量水的流量。
1957年8月,专区农水局技术员陈世全同县里曾庆康、石玉亭,雇请李胜德、何清功、谢远友等,背着被盖,自备伙食,由杨兴禄引路,沿着省水利规划队踏勘的路线,从下千丈岩以上240米处开始,攀崖涉水,穿林钻刺,边砍山边测量打桩。高山条件差,有3夜是在社员陶德登的牛圈里、在牛粪上面垫包谷秆开铺睡觉,臭气熏人,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测量照样干。经过艰辛跋涉,历时半个多月,行程30公里,终于测到镇兴水库,完成了勘测任务。
勘测设计定案后,区里部署分两步进行。制定了先由红椿乡“打开简家垭,马场变良田”的战略,然后进行修渠。但在修渠过程中,遇上“钢铁元帅升帐”,一切都要让路,建渠被迫三上三下,先后打了三个战役。
第一战役,初攻简家垭。1957年11月,红椿乡抽调民工130多人,由乡长李忠廷带队,雇请梁兴钊掌握施工,带上被盖,集中食宿,定额管理,评工记分,回社分配,国家补“三材”的民办公助办法,在“打开简家垭明河堰,使淹水坝子变良田”的口号鼓舞下,全渠最艰巨的攻坚战就这样打响了。
工程就是从横亘在简家垭的垭口上凿开明河堰,要炸开180米长(越往下炸越长,到堰底长244米),深12.8米,其中表土厚3.2米,岩石9.6米,明河堰的宽度上宽15.2米、底宽2.4米。冬天在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一般气温在-6℃左右,地上的油光凌寸多厚,凌风吹得人喘不过气来。由于太冷,手往石子上一挨,凌冰像磁铁石一样,把小石子立刻沾在手上。特别是把表土刨光后,有一层油光石像火麻石一样,钢钎打了几下,不是缺口,就是卷口,打炮眼的难度很大。这年,上面提出“打破常规,过一个革命化春节”,在年终的晚上,民工回家吃了一餐团年饭,大年正月初一到工地又继续大干,无人有怨言,连续苦战135天,由于要回社抢播春洋芋,打简家垭的战斗,才暂时停止。
第二战役,攻打大堰的上头段。1958年8月,大庙区决定成立“巫山县放马大堰工程指挥部”,区里干部曾许森任指挥长,成员有县农水局干部杨兴禄、长梁乡干部文体德,区供销社副主任李世英、农村干部吴扬美、王永登、李胜德等11人组成。指挥部设放马3社伍炳银家,第二年春迁玉米大队丁时连屋头。吴扬美任会计,何清功任出纳,工程技术由杨兴禄负责,李胜德、李忠国为技术员,张家其、曾之其为卫生员。
通过民兵训练,结合修大堰,副区长焦春永领头抽调红樁、大坪、庙宇、长梁(大山在长梁乡内)、大溪5个乡镇民兵1080人,实行军事化编制为营、连、排、班,共组成1个营7个连,焦春永任营长,连长由村干部担任,训练由营长负责,修渠由指挥长把关。8月10日,各连民兵自带被盖和工具,在大堰头的河沟边,举行大堰开工典礼和民兵训练动员大会,营长、指挥长都在大会上讲话,强调注重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先修堰头至田家湾上半段,划定任务到连队,以连成立食堂,每个食堂有3~5人到指定的农业社挑红苕,主食全靠红苕加菜叶子萝卜汤,生活非常艰苦。修堰正干得起劲时,县里通知大堰暂时下马,全部民兵于9月21日从大堰工地上出发,直赴邓家铁厂炼钢铁,修堰只好第二次暂停。
第三战役,建成毛渠通水。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红椿、大坪、长梁合并到庙宇公社,当时留在农村的多是一些老弱病妇孺。10月下旬,指挥部把修堰有经验、有威信的连长龙代友、吴昌荣、范昌林、李国金留下来,在庙宇公社的各大队抽调民工550人,其中妇女100多人,组成四个连,继续在大堰的上半段施工。简家垭工程,由四连炸上半节、二连炸下半节,难度仅次于简家垭的庙儿梁,工程由三连负责,辟开一道山梁长61米、深8米,上宽12米、渠底2米的明河堰。
冬天落雪积厚了,把雪扒开,又打眼放炮,直到腊月底,才把简家垭、庙儿梁的明河堰炸通。田家垭到大林口有两公里山陡树密,又没有人户居住,要先砍树,后施工,大坪的民工住在狗子岩洞,同兄弟连一起,先后苦战3个多月,才完成这段艰巨的建渠任务。
1959年2月下旬,开始修建田家湾至镇兴水库干渠和一碗水到街头的支渠,三连在张家坪遇上一个横漕,大堰流水线低2米多,要在横漕里开挖长110米、深1.2米、宽3.5米的基脚,用石头砌成3米高的堤坝,在堤坝修筑石渡槽渠堰。该连妇女和未得力的青年占多数,能抬石头的人很少,他们发扬敢打敢拼的精神,按期完成了这一任务,保证干渠和支渠在同年5月19日通水。干渠过水断面1×0.7米,同时完成支渠2条(即街头、长阳至杨柳)长4.09公里,过水断面0×5×0.5米。
在施工过程中,县水利技术干部曾庆康、王采凡先后到工地指导技术。指挥长曾许森同民工一起吃住干活,民工反映他经常干重活,从不说空话,对民工从来不提不切合实际的要求。有的还说,看到电灯亮,听到水声响,就想起指挥长“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形象。
在通水那天,大庙区在上街头召开了千多人参加的大堰毛渠建成通水庆祝大会,表扬建渠有功的先进个人龙代友、吴昌荣、曾许森等人,区委领导和各单位代表,还在大会上讲了话,庆祝大堰修建成功。
由于渠堰大部分系石灰岩层,溶洞较多,又因修毛渠时缺乏资金和物资器材,加上当时盼水下山心切,急于求成。因此,堰虽然修通了,渠道至镇兴、一碗水至街头、长阳至杨柳,三条共长17.69公里,工程质量差,渗漏严重,上午通水下午断,今日有水明日干,只能算作毛渠,远远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1962年用黄泥浆砌块石,虽收到一点效果,但因坡度陡,有的高达1/3.5,冲刷严重,管不了三五天;以后又用石灰粘土三合泥浆砌,糊缝,虽然提高了一些防渗能力,一个冬春冰冻开裂,不起防渗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大堰的应有效能,使大面积田土得到灌溉保证,专区农水局同县农水局决定,对放马大堰重新规划设计、整治防漏、扩建配套。
1963年9月,专区农水局技术员鲁锡彬、刘维忠、黄通荣同我县农水局副局长石一群(到区联系回县)和干部夏远才、曾庆康、王采凡、段培星、石玉亭等人到现场踏勘,共同规划设计:
一、扩建整修现有渠道。对空山溶洞渗漏严重地段,全部用水泥沙浆条石砌成,錾壁勾缝,混凝土块石铺底;对比较大的溶洞,用块石浆拱砌;对渠道过水断面小,渠堤质量不高,易于坍塌方地段,计划扩大过水断面,并用条石浆砌作堤;对尚未按质量完工的,计划全部加高加固,进行扩建,以增加过水断面,防止渗漏。
二、续建渠堰建筑物。
三、新修支渠3条,1条至长阳到银矿,1条至大营到南溪,1条至田家(学堂)到新华(龙坪),总长20公里,控灌庙宇、长梁两个公社21个大队75个生产队的12000亩良田,其中水田8900亩、旱地3100亩。写成书面材料《巫山县放马大堰续建工程设计任务书》,经区委书记王锡福、县委管农业书记张乃林共同审查,同意上报,以县人委名义,于1963年9月19日上报到省里,经省水电厅批准,列为中型渠堰基建工程。
1964年4月(4月18日县农行接办放马大堰拨款工作),在县水电局大力支持下,大庙区区长李远文、庙宇公社干部李成孝等领头抽调石匠125人、民工150人,组成放马大堰扩建整治施工队,对大堰干渠按设计要求,进行扩建和防渗整治。当时庙宇不通公路,一千多吨水泥等物资要从大溪用人力挑运。在施工中,严格实行定额管理,对技工付给工资,对民工给予适当补助,解决伙食费和在生产队交钱评分的报酬。水电局技术干部曾庆康、段培星住在工地指导技术,雇请吴扬濮任会计管理工地经费开支。在扩建整治过程中,地区水电局领导张忠卿、县水电局领导陈章海、夏远才和技术干部王采凡等,先后到工地指导。
当时对支渠没有续建,整个干渠扩建整治工程于1965年冬竣工,对干渠还建滚水坝3座、溢洪闸9处、分水洞1处、石滚槽2处,长120米。从建毛渠到扩建整治,全部工程量8.56万立米,其中石方4.21万立米,总造价57.1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9.4万元、耗用钢材5.75吨、水泥1570吨,木材35立米、炸药24.5吨,总用工17.7万个工日,其中技工7.1万个工日。
大堰通水后,放马场淹水坝变成了良田,每年产包谷20多万斤,沿渠的太平、长阳、杨柳等村新打水田300多亩,灌区的一季田改两季田,增加2000多亩,为灌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提供了水源,使庙宇机关、学校、场镇居民,结束了吃塘水“鸭子汤”和挑远水吃的历史。曾有个考察大堰的人,为大堰写诗一首:“千丈岩水气势雄,两大瀑布半岩中。昔日泉水溶洞漏,今为大众造福用。”
大堰经过续建和防渗处理,灌溉效益不断提高,并于1957年11月动工,1958年12月完工,建成了“结瓜工程”——镇兴水库,蓄水19.8万方;又于1977年11月动工,1990年底竣工的又一结瓜工程——水磨水库,蓄水119万方,该库建输水渠道4.7公里,其中倒洪吸管111米、 隧洞266米、管道支渠800米。到1990年大堰除干渠外,建支渠长8.79公里、连干渠共22.39公里,串通小(一)型、小(二)型水库两座,山平塘53口,两个提灌站,有效灌溉面积6344亩,其中田4813亩,使水稻亩产由500多斤提高到1000余斤。
在历史上罕见的1990年特大旱灾,7月22日到10月9日连续干旱80天,其间温度在37℃~42℃的酷热天气持续37天,有些地方稻谷绝收,红苕减产78%,而长梁乡的永安村栽水稻610亩,得到放马大堰结瓜水库的供水,获得丰收,收稻谷56.81万斤,亩产931斤。无水源保证的九台、保庆两村,栽水稻220亩,因干旱受到损失,只收稻谷8.51万斤,亩产386斤,单位面积产量相差很大。
在县水电局支持下,1973年建成了装机容量一台40千瓦和一台20千瓦的一碗水电站;1975年建成了装机容量一台75千瓦和一台125千瓦的大林口电站。两座电站连网运行,总装机容量260千瓦/4台,降压变压器容量330千伏安/7台,年发电量60万度,架设的高低线路25公里。据1985年统计,为庙宇、红椿、奉节的石观等3乡19个村71个社1100户提供了照明用电,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为了加强大堰的管理工作,1982年1月,成立了“巫山县放马大堰管理处”,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经营管理制度,对两座电站进行了改造和完善,提高了利用小时,增大了发电量;对大堰加强了整治和维修,提高了水的利用率。1985年管理处管理人员19人,其中国家职工3人,主任谭祖成,干部龚清朝(现任水电局副局长)。经营项目:水产养殖(宜渔水面220亩)、发电、汽车运输、种植业(农田8亩),年总收入9万多元,年盈利1万余元。在1990年8月水电部门投资10.5万元,从水磨水库涵洞到庙宇场镇安装供水管道2350米,把清澈的自来水送到每家每户,为场镇机关、学校、单位和附近农村共6450人、3000多头牲畜提供了饮用水,保证了大庙粮站、酒厂、食品加工厂、畜牧站等单位的生产用水。据统计,放马大堰及配套工程包括电站、水库共投资183.5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48.54万元。
庙宇农民有了水和电的保证,年年获得丰收。为了赞扬放马大堰,有的还编了一首歌谣:“自从修了放马堰,灌溉养鱼又发电。饮水不忘毛主席,多为四化做贡献。”尽管今年伏旱加秋旱,笔者去采访时,正逢农民们高兴地收割用汗水换来的果实——稻谷,庙宇坝子又是一个丰收年景。
在改革开放新潮中的庙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意气风发地迈着坚实步伐,阔步前进!放马大堰的水,像乳汁一样哺育着他们,滋润着他们的心田,他们将用勤劳的双手,去描绘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外地人走进庙宇场镇,就感受到“场镇很新颖,市场很繁荣,白天机器响,晚上电灯亮,家家自来水,到处新楼房”的生机蓬勃景象,有山区“小成都"之称,不愧是镶嵌在巫峡南岸深山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份资料在编写过程中,感谢县水电局副局长刘道生同志的支持和王采凡同志提供重要材料,还有曾在水电部门工作的陈章海、夏远才、曾庆康等同志提供情况;在实地踏勘时,当地青年王德军、陈恢登不辞辛苦,主动帮助引路,介绍情况,在此深表谢意!】
主 编/刘庆芳
微 信 号/461269457
投稿邮箱/cqwslqf@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