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湿疫的源流及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启示
`湿疫为感受湿性疫邪而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由于湿性黏滞易缠绵反复的特点,故其病情发展缓慢,病机变化相对复杂,治疗周期亦相对较长。根据现有资料,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证候上可归属于湿疫范畴。湿性疫邪嗜好太阴,主要病位在肺脾。此病初起为湿郁太阴,阻滞气机,可以三仁汤、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素体阳旺热相偏重者可选杏仁滑石汤加减,素体阳虚寒相偏重者可以半苓汤加减。中期邪热壅肺,可以麻杏石甘汤或三拗汤合小陷胸汤加黄芩、金荞麦、连翘等宣肺涤痰泻热;胃肠热盛者可酌加大黄逐邪外出,使内积去则气机通,邪气消则正气安,即吴又可所云“欲求南风,先开北牖”之特色治法,方宜宣白承气汤加减。但须注意湿热阻滞大便不畅通者不可浪用下法,易造成脾胃伐伤,邪气内陷,可参考湿温轻下频下之法。此病可有毒邪逆传心包,引发肝肾及其他脏腑病变,形成内闭外脱之重证,临床表现常合并多种感染、脓毒性休克、多脏腑衰竭等,此时期当开闭固脱,解毒救逆,宜用四逆加人参汤送服安宫牛黄丸进行治疗。恢复期主要表现为气短、疲倦乏力、纳差、大便无力、便溏不爽等症状,多属于肺脾气虚,余湿未尽,可以薛氏五叶芦根汤加减善后。素体禀赋差异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预后、转归的重要因素。具体用药上须注意如素体阳虚或湿盛初起偏寒湿者,不宜过用苦寒解毒之品,防其寒遏之弊;素体阴虚阳旺者,湿邪易蕴热成毒,辛温发散类药物动血伤阴,亦不宜妄用。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