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无之间”思考
《文汇报》2021年8月5日第十一版“读书”
王博
一部经典讲的就是一个道理。在王弼看来, 《老子》 (又名《道德经》)讲的道理可以用“崇本息末”四个字来概括。本是无,无形无名;末是有,有形有名。作为《老子》最伟大的解释者,王弼确实把握到了老子思想的精髓:在“有无之间”思考。
《老子道德经注》
(魏)王 弼注
楼宇烈校
中华书局出版
《老子注译及评介》
陈鼓应著
中华书局出版
所有人都在说有,老子说了无,世界呈现新貌
首先,存在于事物和世界中的对待关系被揭示出来,并具有永恒而普遍的意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对待无处不在,且互相依赖、互相生成。自然世界如此,人间世也是如此。以祸福为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是否意识到,对待的他者就潜伏在自身之中。在这种理解之下,一就不仅是一,还是二。二也不仅是二,还是作为一体的二。“一生二,二生三”,其意义正在于此。生成万物的道也不例外,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它是有和无的对待,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待。
其次,事物的对待促成了变化,从一物成为另一物。祸变为福,福化作祸。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称之为“反者道之动”,事物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动,这是道的内涵。但变化有其条件,发展到“盈之”的极端处,变化会更容易发生。如“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等。
第三,了解了对待和变化的法则,就可以控制变化的发生。“反者道之动”的运用,便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所以老子主张守柔、处下、不争、光而不耀等,倡导节制的精神。以“有无相生”为例,这个命题既包含了有生无,也包含了无生有。如果要保全有,就必须回到无,从中很容易得出王弼所说“将欲全有,必反于无”的认识。老子看重无、贵无,用意是保全已经拥有的一切。贵无并不是追求虚无,恰恰相反,无是有的世界的根基,万物存在的根基。
这个认识,集中地表现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有形有名,但有形有名却是出自无形无名,后者比前者更根本。用第一章的话来说,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现代人看这句话已经习以为常,在春秋战国时代,却是石破天惊。拿名来说,一般认为是很神圣的东西,物凭借着名才被定位,才变得清楚明白起来。孔子的正名说自不必言,墨家、法家等也都完全生活在名的世界。无论是礼乐秩序,还是法的秩序,事物和名已经完全捆绑在一起。在这个时刻,老子突然提出无名来,名和事物之间的缝隙就出现了,等于给事物松了绑,获得了从名中解放出来的可能。
老子肯定无名的同时,给有名保留了空间
世人对A Thing和That Thing的无从选择
画龙点睛的是电影中的一个句子:A thing is a thing;not what is said of that thing。我一直认为这是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最传神的翻译。事物本身是无名的“a thing”,在现实世界中却成为贴上标签的“that thing”。从悲观的方面说,生命就是“a thing”和“that thing”之间的挣扎。自乐观的方面看,在一个有名的世界中自觉到无名,意识到“a thing”和“that thing”、有无之间的分别,毕竟让生命和世界拥有了更大的空间。我想, 《老子》直到今天仍然被很多人喜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发现了这个道理吧。
(作者系北京大学副校长、哲学系教授)
微信编辑丨薛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