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西成的耳光

在民国地方军阀中,周西成所带的部队,不管是用什么番号,归根到底是以他家乡桐梓人为核心。在这支部队里,周西成不管当什么长,都是一手遮天,什么事都“老子说了算”,所以这支部队从一开始就是家天下的格局。无论是当官的还是当兵的,都得首先从他家乡桐梓人安排起,然后才是由近到远地安排到他们的亲戚朋友身上。其次,就是按地方的远近来选择,最后才是“一视同仁”。

家长制的统治方法就是打骂加安慰,不管出了大事小事,周西成首先就是一记耳光,打骂以后,再做论处;被打骂者,常有可能被升迁。就像王家烈、江国璠这些铁杆,都是从打骂中升起来的,因此在周的军中对于挨打、受骂还被当成好事,被传为佳话,所谓“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自在”。特别是桐梓人,有谁挨了周的打骂,就认为是快要升官的象征。当然,周西成这种治军作风,自然也会传到全军,于是上打下,官打兵,也就被视为家常便饭,无怪可奇了。

周西成制定有军规,而且言出必行,坚决贯彻,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领会执行。他在军中设立有纠察队,但凡部队有所行动,纠察队必随后检查纪律执行情况,并于宿营时呈报,若有违反军纪者必责成其长官严加惩处,由于从不扰民,且剿匪治乱特别给力,使驻地民众把这支军队看成了仁义之师。

这支部队以遵义地区的兵源为主,因此部队回乡,官兵免不了有家人团聚之举。副营长李春轩未经请假,就去接来探亲的老丈人。周西成知道后,当着其岳父的面,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记耳光,并破口大骂。李营长被打,脸面扫地,抬不起头。但到了晚上,周夫人钱顺英却亲自出面,到李家送去了两罐茅台酒,说是周西成给他岳父接风,并对李营长说:“你这人真是的,千好万好,这么重要的事就不知道去请个假,你让周长官多被动难堪啊。”最后又半哄半劝地说道:“你要懂得本军的前途,即是大家的前途。只有体谅长官的苦心,才有个人的前途啊!”搞得李春轩自觉惭愧,赶忙道歉,周氏夫妇的双簧取得了恩威并举的效果,使这位李营长战死沙场时,临终都还念念不忘周长官的好。

周西成治理下属自有一套,他经常微服私访,发现失职者严惩,尽职者重奖,并可破格提升。贵阳城四周有城墙围着,东西南北都有城门。为了维护治安,周西成规定三更以后任何人非公不准进出城门。

为检查属下的执行情况,一天晚上周西成扮成老百姓,于禁点后故意从东门出城(即文昌阁北侧),值夜岗警不准。他即拿出一块大洋(银元)塞给岗警,请他通融通融。不料,此举反而引起岗警的愤怒,顺手就打了他一记耳光,并斥责他说:“周主席有令,三更后不准出城,哪个敢营私舞弊,你还敢塞钱贿赂就是该打。”

第二天,警察局接到省府通知,说昨夜东门城岗警打了周主席的耳光,命令那个警察马上到省府去见周主席。局长得通知后吓出一身冷汗,马上把那个值班岗警押送到省府。这个岗警知道自己昨夜打的是周主席,更吓得魂不附体。谁知被押到省府后,竟得周西成夸赞,说他尽忠职守,不贪贿赂,给50块大洋奖金,提升为警官,并敲锣打鼓送回警局,不久又提升他为分局长。至此,贵阳百姓街谈巷议,流出一耳光打出一个警察局长的美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