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大学问》 批注

【诗说周易】

同人:善合民众 以利征伐
---------
争战民为本,
三军意若何。
同心诛暴虐,
行义拥兵戈。
要塞常屯旅,
汤池勿走鼍。
大师一相遇,
郊祭有弦歌。

《自况》

用伯俊兄癸巳秋日
同学聚会感赋韵

心香一缕透芸窗,
对镜时看两鬓霜。
渐远浮名常自在,
欲登道岸趁斜阳。
千年积雪望中得,

九畹贞风梦里藏。
莫道六旬人已老,
而今振羽又南翔。


我为何青眼于 格律诗
---------

格律诗在文学中的地位按下不表。我这里想谈谈常写格律诗在开发智力中的作用:
1 格律诗是诗,诗须创作,
耻于抄袭,所以写诗可以培养人的创造力。
2 诗忌平庸,贵出奇,老杜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 写诗可以培养想像力。
3 写诗要讲格律,而格律既讲規矩,又可变通(例如“抝救”)。所以写格律诗可以培养既严谨、又灵活的思维能力。
创造力,想象力,加上严谨、灵动的思维能力其意义如何,就无须我赘述了。

以上所言,仅供爱好中华文化,重视开发智力的朋友们参考。

王阳明《大学问》 批注正文:

问曰:"《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
阳明子答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 剑一: 老子早有此思想。谓“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 王为人之大,即“大人”也。何为大?今所谓“代表”也。道代表一切,天代表阳气,地代表阴气,王代表人,代表和气。此即 “四大”。 庄子曰:“不同同之之谓大。”故大为公,为不同中的同,亦与老子意同。以下阳明所言“一体”, “类同” ,用的就是老子之说,庄子之法 —— 不同同之之谓大。 )

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 "。

(大人之“大”实为万物之同。然而阳明将万物之同同于“仁”,则显迁强 —— 如说瓦石亦有仁。且阳明已悄悄改变了儒学关于“仁”的定义 —— “亲亲仁也”。阳明將小仁變成了大仁,变成了一视同仁。一视同仁也就无所谓仁了,老子庄子谓之“不仁”。 )

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体之仁犹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也。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 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

( 剑一:可见 “大” 的本质是公心,老子谓“以百姓之心为心” )

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问曰:"然则何以在‘亲民'乎?"
答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

( 剑一:其实 “明明德”即是老子所谓“修之于身” ,或庄子所谓“内圣” 。“内圣”涉及自己,故谓之“体” ;“亲民” 则是老子以后“四修”—— 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天下 —— 所必须的,后“四修” 庄子简称 “外王”。“外王”涉及他人,孟子所谓“泽加于民”,故谓之“用”。用,必须亲民。 )

是故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下人之兄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悌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是之谓尽性 。"

( 剑一:1 关于“尽性”。黄元吉解释《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云:“不仁,一视同仁之谓也。物各有性、物各有命,天地无私,尽其性命而已 ----- 如刍狗然。” “人各有性、人各有命,圣人无私,尽其性命而已。士农工商各乐其业,文武百官各尽其职,顺物之性而为之,谓之无为。” 2 关于“孝悌”。阳明將孝悌延及天下,也就改變了孝悌的本义。皆孝、皆悌也就无所谓孝悌了。如同爱无差等,也就无所谓仁一样。)

问曰:"然则又乌在其为'止至善'乎?"
答曰:"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

( 剑一:至善则无恶。既无恶矣,善亦不存,此即阳明“四句教”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此处所谓“本体”、“良知”。“无善无恶” 道曰“得一”, 亦谓“闻道” ;释曰“不二”,亦谓“见性”。)

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少有拟议增损于其间,则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谓矣。

( 剑一:有 “体”之至善,方有“用”之至善)

自非慎独之至,惟精惟一( 剑一:无善无恶)者,其孰能与于此乎?后之人惟其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以揣摸测度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也,是以昧其是非之则,支离决裂,人欲肆而天理亡,明德亲民之学遂大乱于天下。盖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于至善,而骛其私心于过高,是以失之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则二氏之流是矣。

( 剑一:阳明先生既要从道释“二氏” 那里窃火,又要批道释“二氏” 不知止于至善,欲“独尊儒术”乎?)

固有欲亲其民者矣,然惟不知止于至善,而溺其私心于卑琐,是以失之权谋智术,而无有乎仁爱恻怛之诚,则五伯功利之徒是矣。是皆不知止于至善之过也。 故止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则矣;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剂矣;轻重而不止于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矣。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学。"

( 剑一:老子 “五修”从“修之于身”说起,其最高追求是“修之于天下”,这与《大学》之最高追求“平天下”有何异?难道不是“止于至善”? 庄子化“五修”之说为“内圣外王”。且“内圣外王”之说已成为儒学核心,直至今日亦不离不弃,高谈“老内圣化出新外王”。以此观之,先生此言实有掩人耳目,抹去师承,独专其说之嫌)

问曰: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说何也? ”
答曰:"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于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离决裂,错杂纷纭,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于外求, 则志有定向,而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矣。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则心不妄动而能静矣。

( 剑一: 1 此说恐不妥。孟子所云“独善”加“兼善”方为“至善”。因此“至善”既“在吾心”——“独善”在于修己,又不全“在吾心”——“兼善”在于亲民;既须“求之于其内”—— “独善”、修己,又须“求之于其外”—— “兼善”、亲民。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的原因似应这样解释:只有知道“平天下”或“修之于天下”方为“至善”,方为“最终目标”,方能系心于此,静下心来作长远打算并努力达到目标。换言之,目标明确即“知止”后,才有可能定、静、
安、虑、得。今人着眼长远,立足当下的思想,有纲领,有路线,有步骤的思想皆可与此相通)

心不妄动而能静,则其日用之间,从容闲暇而能安矣。能安,则凡一念之发,一事之感,其为至善乎?其非至善乎?吾心之良知自有以详审精察之,而能虑矣。能虑则择之无不精,处之无不当,而至善于是乎可得矣。
问曰:"物有本末,先儒以明德为本,新民为末,

( 剑一:此问似有问题,应以“止于至善” 为末。本者,始也;末者,止也。“亲民” 尚非究竟。) 两物而内外相对也。事有终始,先儒以知止为始,能得为终,一事而首尾相因也。( 剑一:本末是 谈体之变化:从改变自己到改变天下。始终是谈事之始终:始于知之,终于得之。)

如子之说,以新民为亲民,则本末之说亦有所未然欤?"
答曰:"终始之说,大略是矣。 即以新民为亲民,而曰明德为本,亲民为末,其说亦未尝不可,但不当分本末为两物耳。夫木之干,谓之本,木之梢,谓之末。惟其一物也,是以谓之本末。若曰两物,则既为两物矣,又何可以言本末乎?新民之意,既与亲民不同,则明德之功,自与新民为二。若知明明德以亲其民,而亲民以明其明德,则明德亲民焉可析而为 两乎?先儒之说,是盖不知明德亲民之本为一事,而认以为两事,是以虽知本末之当为一物,而亦不得不分为两物也。"

( 剑一:本末不二,知行亦一)

问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以至于先修其身,以吾子明德亲民之说通之,亦既可得而知矣。敢问欲修其身,以至于致知在格物,其工夫次第又何如其用力欤?"
答曰:"此正详言明德、亲民、 止至善之功也。盖身、心、
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
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
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 而其实只是一事。

(剑一:其实格、致、诚、正不过是“修”的次第,“修”就包含了格、致、诚、正 。) 何谓身?心之形体( 剑一: “载体”如何?),运用之谓也。
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何谓修身?为善而去恶之谓也。

( 剑一: “为善去恶”以“有善有恶”、“知善知恶”为前提。)

吾身自能为善而去恶乎?必其灵明主宰者欲为善而去恶,然后其形体运用者始能为善而去恶也。故欲修其身者,必在于先正其心也。然心之本体则性也,性无不善(剑一: “无不善”则“无善”),则心之本体本无不正(剑一: “无不正”则“无正”)也。

何从而用其正之之功乎? 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凡其发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则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然意之所发,有善有恶,不有以明其善恶之分,亦将真妄错杂,虽欲诚之,不可得而诚矣。故欲诚其意者,必在于致知焉。致者,至 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 剑一: “良知”“不待虑”、“不待学”,此乃关键。)

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凡意念之发, 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其善欤,
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故虽小人之为不善,既已无所不至,然其见君子,

则必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者,是亦可以见其良知之有不容于自昧者也。今欲别善恶以诚其意,惟在致其良知之所知焉尔。何则?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既知其为善矣,使其不能诚有以好之,而复背而去之,则是以善为恶,而自昧其知善之良知矣。意念之所发,吾之良知既知其为不善矣,使其不能诚有以恶之,而复蹈而为之,则是以恶为善,而自昧其知恶之良知矣。若是,则虽曰知之,犹不知也,意其可得而诚乎?今于良知之善恶者,无不诚好而诚恶之,则不自欺其良知而意可诚也已。然欲致其良知,亦岂影响恍惚而悬空无实之谓乎?是必实有其事矣。故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夫是之谓格。( 剑一: 格:“正其不正”使“归于正”,此即“为善去恶”)书言'格于上下'、'格于文祖'、'格其非心',格物之格实兼其义也。良知所知之善,虽诚欲好之矣,苟不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有以为之,则是物有未格,而好之之意犹为未诚也。良知所知之恶,虽诚欲恶之矣,苟不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有以去之,则是物有未格,而恶之之意犹为未诚也。今焉于其良知所知之善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为之,无有乎不尽。于其良知所知之恶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去之,无有乎不尽。然后物无不格,吾良知之所知者,无有亏缺障蔽,而得以极其至矣。夫然后吾心快然无复余憾而自谦( 剑一: 应为“慊”,满足义)矣,夫然后意之所发者,始无自欺而可以谓之诚矣。故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盖其功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之可言,而其体之惟一,实无先后次序之可分。其条理功夫虽无先后次序之可分,而其用之惟精,固有纤毫不可得而缺焉者。此格致诚正之说,所以阐尧舜之正传,而为孔氏之心印也。"

(0)

相关推荐

  • 诚意的工夫就在于致良知

    王阳明特别重视对<大学>中"诚意"和"致知"的阐释."诚意"与"致知"都与心体以及精神境界相关,这正是王阳明 ...

  • [ ]《卷上•徐爱录》“新民”与“亲民”的意义差别

    各位朋友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就来和各位朋友一起读一下<传习录>,我们不能全读,选其中的一些篇章来读. 一.学术之争 缘于文本传递 在中国的古代,思想的传承主要是通过文本来传递的,所以文本 ...

  • 《大学》注解(敬守版)

    <大学>注解(敬守版) < 大学 >,既是年长一点人该学习的内容,教导人们怎样安身立命,怎么样协调个人.事业.家庭.社会及自然的关系.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与教育的作用 ...

  • 《大学》注释(一)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 大学之道,在昭明先王之至德,在亲爱人民,在安住于无善无恶的至善境界. [注释] [1] 明明德 汉·郑玄<注>:"谓显 ...

  • 季谦先生|《大学》“格致诚意”试解

    编者按:本文为文礼书院院长季谦先生在牟宗三与中国文化的重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牟宗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的论文. 一 前言 牟先生常言治学应把握三原则:一,文献,二,逻辑,三,见.而所谓&quo ...

  • 凌云兵法:王阳明传世的三篇文章巜教条示一代场诸生》《大学问》《尊经阁记》

    收藏 一.<教条示龙场诸生>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立 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 ...

  • 修身之道:王阳明:《大学问》

    王阳明:大学问 原文 <<大学>问>乃阳明重要教典也.阳明者,中国明代之大儒王守仁是也.文武周公,孔孟朱熹,阳明承前启后,其地位.作用若斯也.纵观中国三教九流之学,阳明乃一颗璀 ...

  • 《大学问》 原文 作者王阳明

    王阳明:大学问 原文 <〈大学〉问>乃阳明重要教典也.阳明者,中国明代之大儒王守仁是也.文武周公,孔孟朱熹,阳明承前启后,其地位.作用若斯也.纵观中国三教九流之学,阳明乃一颗璀璨明珠,此喻 ...

  • 读王阳明《大学问》,了解心学思想精髓(附参考翻译)

    <大学问>是中国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守仁(王阳明)的纲领性哲学著作,被其弟子们视为儒家圣人之学的入门教科书. 德洪序言 德洪曰:<大学问>者,师门之教典也.学者初及门,必先以此意授 ...

  • 《大学问》——王阳明心学的诞生地

    明武宗正德十六年,王阳明刚刚平定宁王的叛乱,又收到罗钦顺的书信,彼此交流了对<大学>古本的看法.彼时,祖母离世,他未能送葬,又听闻父亲患病,顿感焦心如焚.于是阳明连续四次上奏朝廷,乞求还乡 ...

  • 儒家版本的心经:王阳明《大学问》

    大学问正文 问曰:"<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 阳明子答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

  • 王阳明:大学问

    "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 阳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 ...

  • 俗语:白日不点灯,黑夜不打铁,这是为何?这里可是有着大学问

    今天和大家聊聊俗语. 俗语在古今的历史之中,可是民间智慧的结晶,简单的一句话,没准就需要数百年才能总结出来. 所以,别看话语简单,那是极度的凝练,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古代的文人墨客,传承的乃是百家学 ...

  • 小推销大学问

    只用双手工作的是劳动者, 用双手和大脑工作的是舵手, 用双手.大脑和心灵工作的是艺术家 用双手.大脑.心灵和双腿工作的才是推销员 年少时,我总是幻想自己会成为举足轻重.睿智不凡的人人物,有炫目的光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