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除了坑蒙拐骗的大师原来还有真能打的武术家
https://m.toutiao.com/is/JWLfvHc/
近年来,闫芳、太极雷雷等所谓“大师”,一次次把传统武术推上风口浪尖。传武到底能不能打?传武在当代还有没有价值?传武未来的路在何方?
知名作家、评论家、媒体人,同时也是传统武术练习者的吾非羊老师,以亲身经历,围绕多年来接触的武术家、江湖门派、不同拳种、武术打假,以及武术江湖中的人和事,写成一部纪实小说——《武林揭秘》,讲述当代中国武术和江湖的发展现状。
一者,向大众揭开中国传统武术的神秘面纱;二者,解析一些武术造假的技术和方法;三者,介绍传统武术中一些真正实用技术的训练方法和使用技术。同时也探索寻找保护和发展真正的中国传统武术的出路问题。
下面刊载的是《武林揭秘》第二十九章的内容。
让我们从对往事的回忆中归来,回到21世纪10年代。时隔100余年,传统武术早已面目全非。
严老曾经的传承基地如今空无一人
2017年冬,上海复兴公园内,寒风吹过粗大的百年梧桐,枯叶就像棉絮一般飘飘落下,随着寒风在地上翻滚。树下的椅子上,坐着已82岁高龄的严承德老师,他面容枯槁,身形消瘦,岁月的痕迹昭然若揭。此时,每天的晨练,严老师已不太“下场”,主要是坐着监督“拳场”上寥寥几个学生练拳。
作为汪兆铭保镖褚桂亭在解放后授艺最多,也是后来名气最大的徒弟之一,此时的严老师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来,他已老迈;二来,传承学习武术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也开始老龄化。复兴公园内每天坚持来练拳的学生,平均年龄已经到了五、六十岁的年纪,他们主要以练习太极拳、剑、刀等养生保健武术为主。传统武术的老年化、保健化,甚至是“广场舞化”,已成为传统武术衰弱的一个主要特征。
在严承德老师的学生中,五十岁以上的占60%,四十岁以上的占30%,三十岁以下的只有10%。而学生们主要练习的武术内容上,太极、形意、八卦等拳种的基本功和套路为80%,推手等模拟对抗为10%,套路类器械为10%。散手、发力等技术除个别传授外,公开场合几乎没有传授,对抗练习几乎没有。
严承德老师带学生练拳
就在好几年前,为了让拳种和“拳场”继续运转下去,严老师在学生的陪同下去体育管理机构寻求扶植。得到的答复是,民间武术由于没有赛事、赛绩和众多的练习参与者,严老的武术门派和“拳场”社团,只能作为和广场舞一个类别的全民健身运动的一部分。
对于民间武术,体育管理部门目前的财政扶植也很困难,有限的财政扶植主要用于培养竞技体育队伍、专业武术队、专业武馆、中大型体育赛事以及体育场馆维护。体育管理部门虽然对民间体育社团和协会有指导功能。但是,民间武术组织主要还是要依靠自己谋发展。由于没有良性的市场化的传播和运营机制,民间武术要生存下去,就只有另外一条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来保护和保留。
到了2018年,严老得了重病,在最后几次我去他在康定路的家中看望他时,严老将他珍藏的最后一套“褚桂亭形意十二形”的视频送给了我。谈起门派、协会和褚派武术的未来问题,严老沉默半天,最后无奈地对我说:“只要我活着一天,你们要学,我都教。”他又从床底下拿出一把铁剑,对我说:“要练出功夫,光练套路是不行的,要练扎大枪,要实打实地练硬功。”这是他对我说的最后的话。
半年后的2019年夏,严老患胰腺癌去世了。
他最大的心愿,是能把传统武术传承下去。一辈子踏踏实实、一丝不苟教授传统武术的严老,就这样过世了,回到了他的师父褚桂亭和刘奇兰、李存义、李洛能等历代拳师那里。在严老的追悼会上,大家都哭了。
但是,传承传统武术的实际情况却很糟。很多传统武术拳种由于长期缺乏实战对抗,没有现实中的对抗比赛来证明自己具有格斗功能,许多的原先学习传统武术的学生开始转向现代格斗、现代散打、拳击等运动。
除了有非遗项目资助的传武拳种,可市场化运营的大型拳种如太极拳、少林拳等,民间传统武术中的一些边缘的小拳种和“自创拳种”只能靠坑蒙拐骗来维持。
一些长期练习传统武术的拳师,由于只会武术表演套路,几乎没有实战对抗经验,但是为了吸引学生来学,只能夸大其词,靠“吹牛”自己“很会打”来招生。这些手段包括拍摄炫动的小视频,比如“打”徒弟,配合表演“发力”,也有每天在抖音、快手上刷一些无关痛痒的“筋骨齐鸣”、“什么把”、“什么锤”之类的武术动作,号称自己“很会打”。用这些雕虫小技把网络学员招募进来后,高价传授一套一套的保健体操和热身动作,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劣质“古拳谱”,还有所谓“宝剑”、“宝刀”高价出售,俨然成了一个江湖杂耍卖艺的网络“武术”直销传销组织。
据一位浙江嘉兴地区练习传统武术的朋友称,他的师父为了牟利,批发了一批“珍藏版龙泉宝剑”,要徒弟高价购买,但是买回去后没多久,宝剑就生锈断掉了……
即使是一些有非遗保护的头衔、名门正派的大拳种的继承传承组织,每年的活动也只是限定在年会和一些“吃喝交流”活动上。他们的问题还是在没有赛绩、成绩证明自己在技击格斗功能上的作用,于是乎又只能靠吹祖师爷、吹自己有多厉害来维持。
但是,久而久之,招进去的徒弟也感觉到自己只是学了一套保健体操,而别无他用,最后只有出走。导致了传统武术传承的恶性循环,传统武术的市场越来越萎缩,拳种越来越封闭,技击格斗越来越弱,最后沦落为“老年人广场拳操”和“武术历史研究组织社团”。武术技击家越来越少,“武术历史研究家”、“武术表演艺术家”越来越多,武术界充斥着理论家、大名家,但是在对抗赛中却坚持不了十秒钟。
“对抗时,体能是最重要的。如果要会打,你每天要打沙袋一千下。左右直拳一组五十下。”李忠明老师指着一个放在他家楼宇走廊里的橡胶人形沙袋对我说。
在经过几次交流和接触后,李忠明老师认为我是一个文化人,性格善良热情能吃苦,不会惹是生非,对传统武术有深厚的感情,又愿意学习现代武术,所以李忠明老师决定传授我武功。从基本的拳法运用、步法、擒法、拿法等传统和现代武术的实用技术上,着重来培养我。在他家里,只有很少的几个学生在跟着他练武。我们每次去,主要的任务是“学以致用”,将武术中的基本技术在对抗模拟中使用出来。
“套路是练习你动作的协调性的,最后的目的是练出人在运动中的身体整体的协调力。”李老师对我和师兄弟说。“但是,套路是僵死的,要在实践中把套路中的拳法在打斗中运用出来。”
我用形意拳中的劈拳,用尽最大的力气向李老师劈去,只见他脚下步伐一歪,人轻轻侧身,我的手还没有劈到老师,李老师的快拳连击已经打在了我的面门上,然后又是一拳打在我肋骨上,接着老师的腿已经铲到我的大腿内侧。
“在对抗时,对方要打什么拳你要提前从他的肩膀、胯部、身体的启动方向来判断,然后你可以预先迅速躲避,在对方露出攻击空隙时,果断反击,要打组合拳,打的快、准、狠。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李老师虽然已经60多岁,但是反应速度和拳速、拳重还是比我们这些青壮年的徒弟都要好。“我用的这些拳法,还是形意拳套路中的基本技术,但是把这些基本技术灵活运用出来用于打斗,就是散手和散打。”李老师解释了一遍。
顾鹤云老师年轻时
同时,另一位彪悍的武术老师又出现在我练习武术格斗生涯的初期。
“武术就是要打,武术不能打,还算什么武术!!!!”说完,顾鹤云师父就一拳向我打来,我眼睛还没眨完,手都来不及格挡,逃都来不及逃,顾鹤云师父的“连环霹雳炮”已经“一二三”分别打在我的面门,喉头和檀中部位,虽然他没有发力,但是他拳硬如铁,快如闪电,打的我胸口一阵闷疼。“当年有人去挑战修剑痴,祖师爷就是用这连环霹雳炮把对方打瘫了。”
日本通背拳名家常松胜老师与顾鹤云老师在一起交流
顾老师外表上和我一样是个斯斯文文的文人,一点都看不出是个有武功的人。1970年代末,少年顾鹤云就跟随上海通背拳大师学习通背拳,至今已经有四十多年。在我和顾老师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见识到了通背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中最接近现代格斗的攻击拳种的厉害。
就这样,我在李忠明和顾鹤云两位隐匿的货真价实的武术家的亲自指导下,走上了修炼东亚技击武术的道路。这也让我看到了传统武术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