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喜艳 | 我的叔叔

我的叔叔 


叔叔今年高龄81岁了,身体还可以,一顿饭能吃一个馒头,两碗粥。

父亲兄弟四个,父亲老三,叔叔最小。父亲94年去世了,兄弟四个如今只有叔叔健在。叔叔有点智障,没念过书,不识字也不会数数。叔叔的智障也不知道是先天,还是后天受到的惊吓,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他小时候在地里捡柴,捡到一个日本鬼子丢下的炮壳,用镰刀敲,结果爆炸了。叔叔的右手上的四个指头指被炸的残缺,一只眼睛被炸成玻璃花,外表看不出来,实际上没有视力。叔叔因此没有成家,一直和我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村上人有的叫他傻瓜,我们姊妹几个只要听见,就很气愤。叔叔从来不恼,仍乐呵呵地答应。

在我的印象中,叔叔是世界上心灵最善良最淳朴最洁净的人。且不说他如何溺爱我们姊妹七个,我们村的人,无论是成人或者孩子,只要说声有活让叔叔帮忙,叔叔从不推辞,毫不犹豫地跟人去了,即使连根烟不吸,连顿饭不吃也毫无怨言,下次叫仍去。母亲心疼他,为此没少唠叨他,叔叔仍乐此不疲。

叔叔右手虽然残缺,但在我的眼睛里,叔叔却很心灵手巧。我们姊妹几个小的时候,叔叔用麦秸秆给我们扎的蝈蝈笼子、编的捡麦子的小篮子以及其它的玩意儿,那种精致,不知道吸引多少同伴羡慕的目光。叔叔还会用麦秸秆编坐垫、用杨树条柳树条编篮子筐子,还会扎笤帚。就是现在,邻居们有时还让叔叔扎笤帚。可是叔叔也很笨,家里喂的鸡只要超过十只,就数不清了。自己不会看病,到现也没学会吃药,一有病,就把药片放在粥里,嚼着苦药咽下去。最关键还不会花钱,自己一个人进城,从来不花一分钱,不知道是不舍得花还是怕别人少找他钱。

从某种程度上说,叔叔在我心里的位置早已超过父亲。小时候看电影看戏,看不见就坐在叔叔的脖子上,有时候叔叔背着我走几里路,去邻村看电影。叔叔并不宽厚的背不仅仅背过我们姊妹七个,还有我们的孩子。女儿小时候我带着回家,叔叔总是抱着她去田野里看风景。今年端午节,妹妹带她五岁的女儿从洛阳回来,中午我们都睡午觉,她不睡,在院子里挖沙坑,叔叔就在大太阳下陪她。

我们回家,有时候提前打电话,不管拿没拿东西,妈妈就让叔叔在公路边接。尤其是哥哥妹妹从洛阳回,叔叔一等就是几个钟头,似乎不等到人就没法回去给我妈交差,叔叔也是心甘情愿的等。我们回家,鸡从来都是叔叔杀给我们吃,临走从家里带的鸡蛋、玉米面,又是叔叔拿着给我们送到车上。我还有一个坏毛病,只要回父母家,不知道为啥,吃饭总要剩下。总是想都没想,习惯性地就把剩饭剩菜倒进叔叔碗里,我发现二姐和妹妹也这样。并不是为了节约,其实家里养的有鸡猫。这可能是表达亲密的一种方式吧。这辈子,叔叔是吃我剩饭最多的人吧。

大姐、叔叔和我在一起劳动的时候最多。大姐没出嫁前,种地、收割、交公粮、磨面、买煤几乎都是大姐和叔叔一起干的。当然都是以大姐为主,大姐干的多。大姐出嫁以后,我离家最近,这些活我和叔叔一起干的比较多。前些年交粮买煤,从地里往家拉麦子玉米,大部分时间我出力很少,只是陪着叔叔。这几年不种地了,叔叔也老了,干不动了。

我幸福的童年,很大部分是叔叔给予的。因为父亲曾是军人,很严厉,脾气坏。再者在我很小时候,父亲害场大病,从此耳聋,和他说话像吵架,还得伏在他耳边说。叔叔脾气很好,几乎没发过火。早年叔叔为生产队养牛,去田里犁地,我就站在牛后边的拖车上,听着牛铃铛叮叮铛铛的响,看着牛不仅不慢地走在寂静的乡间小路上。玩叔叔赶牛的长鞭子,坐在地边的树荫下,看他吆喝着牛犁地,白哗哗的犁尖插入黑土地,喧腾的土在他身后翻滚。

犁红薯地的时候,我就跟在叔叔后边捡红薯,不一会就捡了一篮子。牛犁的浅,遇见大块埋得很深的红薯,叔叔就吆喝牛停下,用牛鞭把红薯剜出来。别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看我拾红薯,她们拿铲子刨地,半天也找不到一块遗留的红薯。在那样的年代,红薯就是人间的美味,是我们的粮食和点心。那个年代,父亲是反革命,七个孩子,吃不饱穿不暖,叔叔和父母一起相濡以沫,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就是现在,也是叔叔在家陪着母亲,照顾母亲,我们才得以安心在外面工作。

叔叔为生产队养了好多年的牛,叔叔爱牛,从来不舍得把鞭子落在牛身上。我觉得叔叔这辈子活在世上,就像一头任劳任怨的老牛,只知低头干活,从来不要求什么。村上有些老人现在羡慕叔叔,说他没儿没女,却有这几个孝顺的侄子侄女。其实叔叔在我们心中,早已是伟岸的父亲,他给予我们的,我们今生今世永远也回报不完。

叔叔,愿您长命百岁,如果有来世,愿做您的女儿!­

郑喜艳,女,出生于67年10月,基层公务员,喜欢读书旅游,希望书籍和行走能滋养一颗丰富的灵魂,偶尔写点小文,记录生活的点滴。年轻的日子没来得及珍惜,只能认真地老去。

(0)

相关推荐

  • 陆秀‖父亲和他的老伙计

    父亲与他的老伙计 作者:陆秀 父亲嘴里叼着旱烟,站稳身子,手里举着一把墨绿的冬茅草一下一下打在大门口一块青石头上,直到一把冬茅草的杆杆爆开成柔软的片丝状,再接着打第二把,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在严寒的清晨和 ...

  • 父亲和牛/申云贵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父亲和牛 申云贵 父亲属兔,却和牛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一年,生产队买回一头公水牛,大伙都叫它"黑 ...

  • 古代爱情故事之:郑徽和李娃

    郑徽,天资聪慧,前去长安参加科考,用其父亲的话可以说"一战而霸"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尽管如此,父亲还是给他备足了两年的费用. 阿娃,自幼父母双亡,跟随叔叔.婶娘长大,12岁时,婶婶被 ...

  • 散文||借 牛【征文】

    借   牛 潘宗旭||贵州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牛年春节假期已是过半,有一句世说新语,叫做"假期余额已不足".是的,对于我来说,岂止是"假期余额不足",而是牛年来 ...

  • 散文||父亲是我生活中的《论语》(四)

    父亲是我生活中的<论语> 张国平||上海 "小辈不要妄加评判长者,他们不过活出了自己".奶奶总共生育了三个儿子,父亲排名第二,在我小叔三岁的时候,爷爷就过世了,在父亲的 ...

  • 予情于薯

    红薯,又称番薯,对于生活在南方的农村人最熟悉不过了.红薯营养丰富,能代替谷物充饥,又易于种植,是农村人首选种植的农作物之一. 红薯也分两季,春季与秋季,春季种植的红薯长薯比较少,而藤蔓就茂盛.母亲常说 ...

  • 丁自力 | 二 姐

    二  姐   文| 丁自力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这句农谚在我心里记的特别清楚,因为每年种完麦.立冬后,二姐就要出去打工了.渴望立冬时节能晚点到来,这 ...

  • 【记忆之河】木 犁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4-06-19 15:33 回老家祭祖,在老屋里寻找上坟工具时,不经意间抬头看见陈旧斑驳的墙壁上,挂着一张破旧的木犁.几经烟熏尘漫,早已失却了原来的本色,黑咕隆咚,斑 ...

  • 郑庆芳:农夫赶牛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郑喜艳 | 春天不是读书天【第25号征文】

     作者简介 郑喜艳,女,河南叶县人,基层公务员,喜欢读书旅游,希望书籍和行走能滋养一颗丰富的灵魂,偶尔写点小文,记录生活的点滴.年轻的日子没来得及珍惜,只能认真地老去. 春天不是读书天 春天不是读书天 ...

  • 郑喜艳 | 南行日记(3-4)

     作者简介 郑喜艳,女,河南叶县人,基层公务员,喜欢读书旅游,希望书籍和行走能滋养一颗丰富的灵魂,偶尔写点小文,记录生活的点滴.年轻的日子没来得及珍惜,只能认真地老去.  南行日记 (三) 黄埔军校 ...

  • 郑喜艳 | 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 郑喜艳 上礼拜六,农历十一月十九,是父亲去世22周年祭日.天气晴好,还是周末,愉快踏上返乡之程.自从老妈去大姐家住后,一年也回不了老家几次,只在特别的日子才回去.上次回去是在一个月之前,农历 ...

  • 郑喜艳 | 父亲的日记本

     父亲的日记本 前几天翻东西,看到一个破破烂烂.即将散页的日记本,才想起来是前几年从老妈那里拿的.纸页已经发黄,32开,前后封面中间一部分和本子已经脱离.前后封面是暗红色硬皮,正面印了"人民 ...

  • 郑喜艳 | 随风而逝

      随风而逝 骤然听到他出车祸死亡的消息,不由地大声喊:"不会的,不会的,他不会死的!"这么年轻的生命,就这么去了,像流星划过天空,像落叶悄无声息地溶入了大地的怀抱. 这几天,时时 ...

  • 郑喜艳 | 磊子印象

    磊子印象 初识磊子,是多年前的夏天.县里举办通讯员培训班,磊子和平顶山报的一些编辑,是我们短训班的老师. 磊子是第一个给我们讲课的.他先做了自我介绍:"我叫杜耀磊,笔名磊子,今年29岁,叶县 ...

  • 郑喜艳 | 在哥德

    下午在闷热的办公室,忽然想去清凉的咖啡馆喝咖啡.大概有半年多没去了,想念咖啡的香浓味道.下班后坐上公交车,经过哥德咖啡馆时,迫不及待地下车.走进里面,滚滚热浪被关在了身后,咖啡的醇香霎时弥漫全身.五点 ...

  • 郑喜艳 | 春日

    上午下班后回到老妈家已11点多,该做饭了,想吃十香菜蒜泥捞面条.把十几斤重的石臼刷干净,院子里采了一把十香菜,摘了屋门前香椿树上的香椿,把十香菜和嫩香椿叶洗净,搬个小凳子,坐在院子里捣蒜泥. 春光明媚 ...

  • 郑喜艳 遥远的故乡

    我居住的城市离我的故乡并不遥远,只有半小时的车程,我也经常回去,十天半个月就要回去看望老妈老叔.可最近几次回去,觉得村庄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没感觉,越来越不像自己印象中的故乡了. 小时候的故乡,是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