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经方,必看经典语录47条
1.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
2.治病没办法,柴桂满把抓。
3.扎根千年的汉方,有着人所不知的力量。
4.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通过寒热来辨清阴阳。
5.虽然我们现在做的是纸上谈兵的工作,但是回到临床之后,胸中自有雄兵百万。
6.思维决定疗效,细节决定成败;思路决定成败。
7.有名就有利,有利才说明我们对社会做出了贡献。
8.《伤寒论》广为人知,不为人识;它不仅是治病的书,而且是救命的书。
9.《伤寒论》要阅读,再悦读,慢悦读,还需要咬文嚼字。
10.《伤寒论》举常论变,而我们要知常达变。
11.实人伤寒发其表,虚人伤寒建其中,治病要弄清楚正邪之间的关系。
12.发现问题,就是解决了一半的问题。
13.面对一个患者,诊断要落到实处,辨证,立法,处方。
14.胃气一伤,变证百出。方随证转。
15.脉既是诊断的工具,又是沟通的工具。
16.大病好的诀窍就是发病的时候抓住治疗时机。
17.附子破八瓣,大枣十二枚,其中,数中有象,象中有数。
18.中医的不传之秘在剂量。原量之妙不可思议。原方原量最安全。
19.麻黄:主肺郁,亦可曰主表闭,闭表者寒,表闭则皮湿或郁。
20.经方以不加减为贵。有时候做减法比加法更有效,做减法是高水平的一种表现。
21.癌症其实就是感冒,感冒是万病之源。
22.没有无缘无故的病。病都是患者自造的,我们医生只能帮助病人好病。
24.胃肠是一家,万病无治求助于脾胃。诊断时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治疗时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5.不会用麻黄的医生不是一个好医生。会开车是本事,会踩刹车更是本事。
26.病的来路就是病的去路,从哪来到哪去。
27.治病的诀窍:重病需下猛药,且用原方原量。量决定患者的生死,决定病能不能好,量变引起质变。
28.慢性病要有方有守,守方守法。虚实错杂的尽量用原方原比例。
29.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就是一场经历,任何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高高兴兴就行了。
30.柴胡桂枝干姜汤,服一剂如神。医圣唯一对这一个方子做出这么高的评价。
31.半夏泻心汤,可应付一半的中医脾胃病。临床变动不能大,或加味一二,或肉桂,或大黄,或山栀子,或连翘,或厚朴,或附子。
32.方什么都不治,解决的是一个人的状态问题。
33.用好麻黄附子柴胡大黄,走遍天下无双。
34.小柴胡汤是和法的代表方,不是补益,也不全是清热,而是对机体抗病能力的调整。所以,对于反复发作的疾病,所谓往来寒热的疾病,一般都可以考虑小柴胡汤。
35.筋长一寸,寿增十年;要想长生,肠中常清。
36.中医治人不治病。高血压本身不是病,是一个信号,告诉我们身体出了问题,导致血压高的因素才是病。
37.数千年来治疗中风暗如漫漫长夜,而不识柴龙汤、续命汤。
38.治大病、难病时,小方更有效,有大用。
39.凡附子与大黄同用,所治皆非寻常之证。
40.有病有痛有经方,有钱有闲有快乐。
41.人赖胃气以生,药亦赖胃气以运,开药方首先要考虑胃气。
42.黄连黄芩治烦悸,甘草桂枝治动悸,龙骨牡蛎治惊悸,半夏茯苓治眩悸,人参麦冬阿胶甘草治虚悸。
43.炙甘草汤绝对不可以用于舌苔厚腻或者肥胖之人。
44.脉浮与出汗、出血有关;脉沉与腹泻、过量发汗有关;脉浮紧,提示可以使用强烈的发汗剂;脉滑实,提示可以使用泻下剂。
45.柴胡桂枝汤证为“微呕”,小柴胡汤证为“心烦喜呕”,大柴胡汤证为“呕不止”;大黄甘草汤证为“食已即吐”,大半夏汤证之“胃反”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46.甘草附子汤证“身微肿”,桂枝芍药知母汤证“脚肿如脱”仅限于脚,防己黄芪汤证“腰以下当肿及阴”,部位在腰以下,越婢汤证则“一身悉肿”,其范围更为广泛。
47.大柴胡汤可用于实胖减肥;防己黄芪汤可用于虚胖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