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文征】[清] 方国政 ‖ 邑侯李公去思碑记(曾祥科译注)
相关文章:
▲中国清代著名廉吏、长阳知县李拔蜡像(图片来自网络)
原 文
[清] 方国政撰
西蜀李公之去长邑也,盖以擢首郡之江夏云。缙绅大夫以及庞眉老叟、双角儿童,捧兕觥,拥舆遮道,咸太息于神君之不易有,而格于严例,又不得上吁为借冠记,于是盼旌船,泥首再拜,而惆怅以返。返而借草坐蚁聚,述畴曩德政。或曰某也狂,公实苏之;或曰某纷然丝,公画一之;或曰某黠而蠹,公扫除之;或曰我讼我狱,非公莫决;或曰若馆,关梁营廨,非公不备;或又曰誉髦我登,教化我兴,乘牒我成。孰襁褓我,孰顾复我,我颀然人而讵无情。
余小子乃矍然失容,肃然起敬曰:“尔曹亦知公德教之所自乎?吏治惟西汉称盛,然所居民富所去民思者,《传》载仅六人。统核生平,瑕瑜各半,其弊总由于不闻道。尔曹不见辩志堂之理学宗旨乎?是公之学也。又不见斑娱堂、后乐亭诸记及即境即事之咏叹乎?是公之声于心者也。《礼》曰:'先王之祭山川也,先河而后海’,舍星源而徒震怖于支流之澎湃。尔曹虽载公颂公,谓为知公,则不也。”
于是,相与读公文,诵公诗,引领祝公之霖雨天下,以再及吾长而退。退而缕记尔日言论,属余书而勒诸石。
译 文
曾祥科译
四川李拔公离开长阳,被选拔到江夏(今武昌)任知县。无论是县里的大小官员,还是眉毛花白的老头及未冠的儿童,都手捧着送行的酒杯,簇拥着官轿,阻拦住道路,都感叹这样贤明的好官再难遇到,但碍于制度的限制,又不能呼吁上级予以挽留。只能望着船帆远去,顿首再拜,满怀惆怅地回去。回去后,大家围垫而坐,聚在一起谈论李公往日造福百姓的德政。若有人太狂妄,李公就启发劝导他;若有人做事无条理如乱丝一团,李公就为他规划梳理;若有人处事狡猾算计祸害他人,李公就将他免职开除;若有人为判争财还是犯罪争持不下,非得李公来决断;至于城乡建设,关口桥梁营房官舍等,还是李公来筹备;再比如选拔英才,振兴教育,编修谱牒等,(李公无不亲自过问)。李公待百姓如同父母对待自己的婴孩般(用心体贴),他如此真诚恳切,我们又怎能无情呢?
座中有个年轻人忽然满脸恭谨、肃然起敬道:“你们可知道李公的德教在什么地方吗?论官吏的作风和能力,西汉时最强,然而在位时能使民众丰衣足食、离职后又能让民众思念的官吏,《循吏传》记载的仅有六个人。综合他们的生平事迹,功绩和过失各占一半,其弊端是由于没有领会为官的道理。你们没看见辩志堂上的理学宗旨吗?那是李公的为学理念。你们没看见斑娱堂、后乐亭等记文以及那些因地因事即兴的咏叹吗?那是李公发自内心的声音。《礼记》道:'古代帝王祭祀山川,先祭黄河,后祭海洋’,(人们往往)被支流的汹涌澎湃所惊惧震憾,却不知道寻找河流的源头。你们虽知道送别李公歌颂李公,若论真正地懂得李公,则都算不上。”
于是,大家一起朗读李公的文章,吟诵李公的诗篇,将李公的德泽发扬光大,愿李公将来为天下人造福,恩泽惠及长阳。诵罢方散。散后,整理梳理当天的言论,嘱咐我记下来,刻在石碑上以纪念李公。
注 释
曾祥科注
1.西蜀李公:即中国古代著名廉吏、清代长阳知县李拔。李拔(1713—1775),字靖峤,又字寰瞻,号峨峰,别号东溪居士。四川犍为县城文林街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出生。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进士。同年,署湖北钟祥县事。次年,选任长阳县知县。乾隆十九年,擢武昌府江夏县知县。后历任汉阳府同知,福建福宁、福州二府知府,湖南长沙知府,湖南按察使司副使、督理湖南驿传盐法道兼辖长宝二府,湖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上荆南道管理荆宜施地方兼理水利事等职。李拔为官,以爱为心,以严为用,以勤为主,以俭为尚,深受后人怀念。
2.方国政:清乾隆间长阳贡生。
3.去思:指地方士民对离职官吏的怀念。
4.庞眉:眉毛黑白杂色,形容老貌。
5.借冠:挽留。
6.神君:神灵;神仙。此文指贤明的官吏。
7.泥首:以泥涂首,表示自辱服罪。后指顿首至地。
8.畴曩:往日;旧时。
9.誉髦:有名望的英杰之士。
10.先河而后海:出自《礼记·学记》,原文是:“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古代认为黄河是海的本源,帝王祭祀时,先祭黄河而后祭海。比喻治学要弄清源流。
11.震怖:惊恐或使惊恐。
12.尔日:当天。
13.属:通“嘱”。
追寻千年古县遗迹
考辑乡邦历史文献
古主微信 : hsfg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