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土:亚历山大和他的老师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分享 郁土
人非生而知之者,帝王也不例外。而学习就得有老师。
但翻看中国历史,帝王们在幼年时所师从的老师是谁,以及他们从老师那里又学到了些什么,却很少记载。史书上往往这样表述“某某生于某年,既长”或“及壮”之类,将其受教育的情况完全略去不提。而大书特书的,往往是他们的非凡之出生,及其后建立的丰功伟业,似乎他们是不学就能的。这也难怪,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天之骄子”吗,与常人不同的。
倒是那位失败的西楚霸王项羽幼时受教育的情况,太史公做了记载,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史记·项羽本纪》)。
而项羽一生的行事,也和他少时学习的情况差不多,浅尝辄止,不能够彻底,从而给刘邦留下喘息的机会,造成楚汉相争的局面,并最终兵败自刎。或许也正是因为项羽最终失败了,所以史书上才留下了他少年求学时难得的真实情况。而一旦成了王侯,就不允许史官们再记载他们少时的不堪往事了。否则的话,又怎么解释这种情况呢?
而在古希腊,有这么位马其顿的国王,他率领希腊联军,入侵波斯和印度,建立前所未有之大帝国。而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丰功伟业,与其所学大有关系,这个人就是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公元前323),而这还要感谢古罗马的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公元46~120年),他在《希腊罗马名人传》第十七章《继往开来者》中,对亚历山大受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第三章中对此也有记述。
亚历山大从小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气质,所以他的父亲腓力(一译菲利浦)国王在他15岁时,决定给他延聘当代最博学和最知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来教他的儿子,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我有一个儿子,但我感谢神灵赐我此子,还不若我感谢他们让他生于你的时代。我希望你的关怀和智慧将使他配得上我,并无负于他未来的王国。(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
为此,腓力国王“支付极其丰硕的束脩,能与教导他儿子的重大任务相称。史塔吉拉城是亚里斯多德的故乡,腓力原本已经下令要夷为平地,现在他又将它重建起来,为了充实当地的人口,使那些遭到流放或发售为奴的人员,予以赦免使之返乡。他特别拨出位于迈查附近的宁弗斯神庙,用为讲学和休息的场所。直到今日,他们为你指出亚里士多德的石质座位,以及经常用来散步的那条浓荫处处的路径”(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第十七篇第一章)。
那么,学习的内容到底是些什么呢?
“亚历山大在明师的指导之下,不仅受教伦理学和政治学,还有更为深奥和隐微的理论,从哲学家所赋予的名称看来,只能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授予少数门人弟子,很难让大众明了精义之所在”(同前)。
以致于亚历山大后来在亚洲征伐时,听到亚里士多德出版了若干这方面的著作,就致信他的老师:
亚历山大致亚里士多德:
敬候祺安。
你将口授的奥秘之学撰成书以后出版,实在有欠允当。如果你所教导给我的知识全部公开,那么我对别人又怎能稳操胜券?就我的立场而论,可以在此明确相告,宁可在学问方面据有相当的优势,远较权力和统治凌驾众人之上,使我感到更大的满足。
亚历山大顿首(同前)
亚里士多德则答复曰“虽然发表了,但它还是和未发表时一样不被人认识的”。
教育的结果又如何呢?黑格尔这样写道:
在亚历山大的教育里面,那能够归功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教化的是:
亚历山大的精神秉赋的特有的伟大、那自然的本性,得到了内在的解放,被提高到完满的、自觉的独立,而这乃是我们在他的目的和事业中所看到的。他达到了这种对自己的完满的确信,这种确信是只有思想的无限勇敢才能给予的;他达到了不为特殊的、狭隘的计划所限,并将这些计划提高到一个完全普遍的目的,去将世界建设成一个普遍地互相往来的社会生活,建立一些不受偶发的个性所控制的国度。亚历山大实现了他的父亲所考虑过的计划,领导希腊人的欧罗巴来对亚细亚复仇,使亚细亚臣服于希腊……亚历山大把希腊的文化传布到亚细亚,为了把这个粗野的、专事破坏的、本身是一个四分五裂的极端野蛮的混合体、而且深陷在完全的萎靡、否定和精神堕落里面的亚细亚,提高到一个希腊的文化世界(《哲学史讲演录》)。
当然,黑格尔对亚细亚的判断存在很大的误差,比如他在其后说“中国人是笨拙到不能创造一个历法的,他们自己好像是不能运用概念来思维的”等等。但他对亚里士多德这位老师的功绩的评价应该说还是十分公允的。
亚历山大生于公元前356年,卒于公元前323年;其师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卒于公元前322年。
正值我国的周显王、秦孝公—惠文王、魏惠王、韩昭侯—宣惠王、赵肃侯—武灵王、楚宣王—威王—怀王、燕文公—易王、齐威王时期。而这一时期,我国的学者则有惠施(约前370~前310,宋人)、慎到(约前395~前315,赵人)、田骈(约前370~291,齐人)、宋鈃(宋人)、孟轲(约前372~前289,鲁人)、许行(约前372~289,楚人)、庄周(约前369~前280,宋人)、鬼谷子(楚人)等。他们或当上国相,或讲学于稷下,或隐居于鬼谷,或曳尾于泥涂,但真正成为帝王师的,却一个也没有。
二O一三年四月四日上午
附:又,《南齐书》中关于齐高帝萧道成的学习情况有如是表述:
“儒士雷次宗立学于鸡笼山,太祖年十三,受业,治《礼》及《左氏春秋》。”
创业帝王年幼受教育的情况史书绝少记载,故而此条至为宝贵,附录于此,供有志撰写《中国历代帝王受教育情况研究》者参考。
再:宋朝的皇帝在其幼年时也较注重文化学习。这一点从《宋史》“本纪”部分就可看出:
太宗赵匡义:“帝幼不群,与他儿戏,皆畏服。及长,隆准龙颜,望之知为大人,俨如也。性嗜学,宣祖总兵淮南,破州县,财物悉不取,第求古书遗帝,恒饬厉之,帝由是工文艺,多艺能。”
真宗赵恒:“比就学受经,一览成诵。”
神宗赵顼:“而天性好学,请问至日晏忘食,英宗常遣内侍止之,帝正衣冠拱手。虽大暑,未尝用扇。侍讲王陶入侍,帝率弟颢拜之。”注:这里出现了老师的名字。
高宗赵构:“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挽弓至一石五斗。”
理宗赵昀:“帝性凝重寡言,洁修好学。”
度宗赵禥“理宗家教甚严,鸡初鸣问安,再鸣回宫,三鸣往会议所参决庶事。退入讲堂,讲官讲经,次讲史,终日手不释卷。将晡,复至榻前起居,率为常。理宗问今日讲何经,答之是,则赐坐赐茶;否则为之反复剖析。又不通,则继以怒,明日须更复讲。”
如此看来,有宋一代,帝王年幼时的教育抓得都十分的紧,许多帝王也十分好学。难怪宋代是对读书人最好的一个朝代,原来许多帝王年幼时也曾是读书人。不比明太祖朱元璋,父母早亡,家徒四壁,被家人送去庙里做和尚,但庙里又养不起,他就只好以化缘的名义四处流浪要饭,故而本身文化素质不高,缺乏自信,疑心又重,便从骨子里仇视读书人,一旦登上帝王宝座,则读书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什么诛连十族、廷杖大臣的事就都来了。
二O一三年四月五日上午补记
(刊《文汇报》2013.5.22笔会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