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泰兴“三湾”,且道宝塔湾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这些都是神话传说,当不足为信。不过对此塔无顶的原因,至今仍一直争论不休。有人以为是资金不足,不得不停工。然而,塔身这大的工程都完结了,加个塔顶能花多少銀子呢?即便是季式祖本人在塔竣工之前去世了,他的后人也一定会把塔顶盖好以了却前辈的夙愿的。那么,自康熙二年至民国的二百八十余年间,历届地方政府和季氏后人为何沒再给法轮塔加顶呢?这种功德无量的善事为何一直沒人做呢?显然有悖常理。另有人以为是原设计无顶,或因停工后不得不改变设计,重新增添了泻水设施,但为何要设计成无顶呢?却是谁也道不清真正的原由来。于是又有人以为是战争的炮火或自然力的破坏所致,只是并无史料记载予以佐证,亦无其他有力的考证资料。所以,宝塔湾的宝塔,即法轮塔的无顶,一直尚是有待进一步考证的一个谜!
1989 年,泰兴佛教协会正式成立,重修法轮塔和重建塔院的事被列入议程。1993 年,古建筑专家戚德耀先生,参考明末清初江南楼阁式塔,重新进行了设计。1994 年,泰兴市人民政府拨出专款修建,古塔焕然一新。新修葺的法轮塔,位于庆云寺西,仍为砖木结构,高40 米,上下五层,每层四面真门,四面假窗,回廊护栏,旋状楼梯,八个翘角悬挂铜铃,微风吹过,如山间泉水般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三十二尊石刻佛像嵌于宝塔内壁,释迦牟尼佛像端坐其中。塔院朝西的碑廊上,还陈列着上百块功德碑,镌刻着建塔时捐赠者的姓名和金额。台胞陆跃先领捐助者之先,捐二十万元人民币。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年代里,宝塔湾迎来了成千上万的观光者,成为泰兴大地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宝塔湾的宝塔于今重新修建后,笔者曾去观赏过一次。望着巍巍的宝塔,笔者确是确确实实地大大地为之而“赞叹”,为地方政府和善贤之士的这一功德而赞,也为其这一功德而叹。笔者之所赞,是地方政府和善贤之士抢救性的保护了宝塔湾的这一宝塔,且将其修缮一新,似补遗憾;笔者之所叹,则正是“似补遗憾”的安装了塔顶和将塔身莫名地少了两层而由此留下了新的遗憾。沒有按照“修旧如旧”这一文物古迹的修复原则进行,虽然面貌煥然一新,但古朴沧桑的韵味沒有了,也使得文物古迹本身的价值大打了折扣。一番好心却未能把事情办圆满,怎不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