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两汉四百年11
十六、刘邦和刘邦们
号召力到底从哪里来?
中国古代的时候,特别讲究正统,子曰:必先正其名;唯名与器不可假人。
这是说名分的重要性。
我讲汉史跟别人有点不一样,楚汉相争的故事,大家都听得烂熟,电视剧演过无数次,但似乎没有人说明白,到底刘邦的号召力从哪里来?
其实秦末乱世里,陈胜吴广造反说了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话挑动了所有自以为有能力搞创业的人的雄心。
项羽的体系里,虽然很尊重狠人,但项羽本身就是天下第一狠人,谁来,都会被项王压得透不过起来。
就好像你一个程序员去求职。
A机构老板是天才程序员,随便动动指头,你跟他一比再大的本事都只好老老实实的当菜鸟,请问你好意思提待遇吗?
B机构的老板是个好人,本事不很大,眼光很不错,能懂你的小本事小能力,平时虽然满口黄腔骂骂咧咧,但人家是尊重你的能力,但凡你做对了一点,奖金自动就发下来了,你有时候动点小心思,想多要点好处,老板也不跟你计较。
请问,你愿意选谁?
当初,楚怀王玩小手段,把杂牌人马打包扔给了刘邦,让带着西入秦宫,把楚地老贵族一系留下来搞地方建设,这就间接的承认了刘邦是外系人马的带头人,而项羽,其实连个合法的名分都没有。
当项羽杀了楚怀王,打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慢慢治理天下的时候,天下人都很害怕。
当刘邦平定三秦,特别是直接硬钢,打死了很可怕的章邯以后,诸侯们其实已经认了他杂牌老大的身份和地位。
所有对项羽不满的力量自然而然就朝着刘邦靠拢,试图先打死这个潜在的“小秦始皇”再说。
所以刘邦第一次发英雄帖,号召诸侯,才能找来50万人一起气势汹汹的杀向西楚国的首都彭城,并且在内鬼的接应之下,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彭城。
但这是项羽被山东齐地给困住的结果。
项羽这种狠人,大家都怕,谁也不敢一个人去面对霸王的锋芒。
楚汉第一次对决,彭城之战,项羽用3万人直接打得刘邦50万人几乎是全军覆没。
冷兵器时代,只要大家齐心合力敢于拼杀,又没有军粮匮乏,士兵饥寒的影响,人多的肯定是赢面大。
但问题就出在联军身上。
谁也不敢直接跟楚霸王直接动手,都想让友军上,自己跑,只要项羽以一个大家想不到的方式突然冒出来,联军各小股部队第一想法就是我走先。
所谓的加入刘邦阵营的诸侯,只不过是大家看项羽不爽,第一个出头的田荣被打死了,第二个出头的刘邦,大伙看在楚怀王的面子上捧他出来当个挡箭牌。
赢了说分钱分地盘的事,输了一窝蜂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刘邦输得很惨,成了个光杆司令,带着夏侯婴落荒而逃。
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儿子、女儿,老好人夏侯婴倒是把娃娃们都接上来了,怎奈追兵咬死了不放,刘邦倒是响起来减负,把娃往车下踹,还好车夫夏侯婴厚道,只要被踹下去,他就救起来,刘邦急的都打算拿剑砍车夫了,不过他还算有几分理智,知道砍死司机自己开车跑的更慢了。
史记里说,这时候英布的舅舅丁公带队追过来了,刘邦靠一句“两贤岂相厄哉!”,意思是,好汉何苦为难好汉?逗得丁公哈哈大笑,就放了刘邦?
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刘邦跟丁公两个人从前是有交情的,刘邦曾经放过丁公一次,这回等于是丁公报恩,可见刘邦和项羽两个阵营之间,彼此渗透得相当厉害,下面的人,谁也没想过赶尽杀绝。
刘项相争,为啥动不动刘邦就被项羽打得全军覆没,其实也有这个原因在,大伙投降多少能免死,到时候再叛逃,该咋咋地。
这就像欧洲一战之前的所谓贵族们的战争,彼此都是表兄弟,保持风度,投降了无非就是交赎金,很可惜,后来一次大战里新式武器太厉害了,绞肉式屠杀,把感情都杀光了,心里只剩下仇恨了。
刘邦和项羽之前还是拜把子兄弟,大佬们第一次打架,下面的小弟还没有转过弯来,没想过打生打死,没有仇深似海,只有利益之争。
诸侯们还拿一本战国的剧本看,连横还是合纵,主要看力量对比。
把项羽比作强秦,怎奈楚霸王底盘不稳,手下没老秦人一心向着秦王那股子忠心。
仓皇落逃的刘邦肯定是在这个跑路的过程里有所领悟,他好久好在自己的大舅子吕泽能力实在不错,还能把后方给守扎实了,当时吕泽驻扎在下邑。
刘邦逃过来休息,那些冲散了的文臣武将也就慢慢的归拢到这里了。
刘邦向来是个慷慨人,这回索性说了句慷慨的话:函谷关以东我都不要了,分给那些能帮我打赢项羽的人,你们看谁行。
张良给了三个人的名单:己方的韩信、彭越,项羽那边的英布。
这就是所谓的共天下的密谋了,在刘邦其实他也不吃亏,反正函谷关以东,大部分都不是他自己个的,要是被项羽给揍趴下了,连关中之地都未必守得住。
但是这个谋略却是真正的直指要害。
天下当时是群雄并起,项羽固然武力值最强,但有句话叫蚂蚁咬死大象。
只要把共天下的诱饵一撒下去,不怕全国的野心家们不上当,人数够了,人头多了,人人都想争夺军工,来向自己证明,这不就是间接的把自己捧上了天下共主的位置?
后来《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都太过于强调了所谓的三位猛人的作用,最终,汉代能把项羽想干的大一统给干成了,人家靠的正是所谓的军功集团,皇帝带着小野心家们,收拾了真正有威慑力的大野心家们。
就这么简单,蚂蚁咬死象,项羽是大象,韩信、彭越、英布何尝不是象?
旧世代的文人们总有一个天真的想法,总以为某几个人的计谋一出,天下就面目全非了。
刘邦玩的这一套是真正的阳谋,项羽就是再傻,他能看不懂吗?但是他看懂了又如何?西楚国的一亩三分地,天天都有人闹幺蛾子,搞背叛,后方不稳。
他要是学刘邦也搞这一套,那么他手下的那些人真正的子弟兵们都该走光了,没了军事实力,项羽就是真光杆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西楚霸王从雄霸天下起,就已经注定了自己最后众叛亲离的解决,因为他没办法解决问题,只能通过残暴来消灭问题,然后消灭的那些问题,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不是刘邦杀了项羽,也有别人。
刘邦是被时势给创造出来的,他看清了大势,他用那些谋士,如果他们出的主意刚好顺势所为,他一样会咒骂,甚至殴打手下的谋士们,因为这些人出了馊主意。
刘邦屡战屡败还能继续再战,并非仅仅是有个萧何,而是他一直清晰的把握住了时代的脉络。
天下大争之世几百年,民间有许多不甘心平庸的人,这些人就是无数个异象化的刘邦,他只要想通自己想要的,就知道别人会如何,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刘邦,是这个时代最可怕的洪流。
十七、英布造反了
英布是从底层爬出来的诸侯王。
他是项羽一手提拔起来的,项羽封他一个九江王,可以说,半点都没有亏待。
但是英布天生的桀骜爱自由,以为当了王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日子,很可惜,项羽不这么想。
项羽以为自己是王中王,被封的王应该听自己的,听话是义务哪里有什么条件好讲?
第一次,项羽出门打田荣,喊英布过来帮忙。
英布随便打发手下几千去应付一下任务,项羽不开心了;
第二次,项羽彭城老巢被刘邦带着50万联军过来占了,英布假装没看见,坐山观虎斗。
史书上没有写项羽怎么想,但项羽肯定是生气了,项羽并非是个大气的人,他之所以在打跑刘邦以后没对英布出手,主要还是敌人太多,先忍一把。
其实项羽跟英布心里都知道,这一段感情已经玩完,大家各玩各的,只不过还没到闹离婚的时候罢了。
但是英布肯定是怕项羽的,可能心里怕的要死,但嘴上还要死犟,不承认。
刘邦派了使者过来,像英布这样粗俗无礼又杀人如麻的莽汉,居然仅仅是晾着使者,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刘邦派人过来干嘛?还需要明说吗?
这点眉高眼低都看不懂,早就死在群雄大砍杀的年代了,有可能当上九江王?
后来英布证明自己是中国第一个把游击战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将领,这种狡猾的套路被用在了项羽身上,可没有人教他。
所谓刘邦派出说客去劝英布,这是瞌睡遇到送枕头的,但狡猾的英布又不能显得太积极,适当的矜持,故作娇羞,能挑逗一下刘邦,还能混多点彩礼。
世界上所有成功的说客都不是把自己的道理强行灌输到别人脑子里,他们只不过是给了对方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
项羽对英布可谓是恩重如山,英布早就已经做了忘恩负义事,他又不想承担后果,还想立个牌坊,把自己打扮得无辜。
随何作为刘邦集团里的三大说客之一,当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给英布搭好梯子,英布就顺杆下了,最后就大大方方的叛楚归汉了。
说到底,英布需要刘邦来当挡箭牌,好抵消项羽直接怒火。
我心里还怀着暗搓搓的阴暗想法,所谓下邑画策,刘邦跟张良无非就是演了一出戏,好让三位猛将知道,关东的土地其实是他们的,这个胡萝卜吸引力很大,三只犟驴都被勾引得嗷嗷叫,武力值一下子提升得老快了。
钱给够了,庸才都能变成人才。
英布的九江国现在可能算是个鱼米之乡,但在先秦,可是没开化的鬼地方,关东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的好地方可是多了去了,比九江国不知道强多少倍。
但英布造反长沙王就没办法独善其身了,吴芮跟英布是翁婿关系,就是项羽心大不追究,吴芮自己能放得下吗?
这回的连锁反应就是西楚国的后方彻底不稳了,楚霸王顾此失彼进退失据的日子马上就要来了。
嗷嗷嗷,我又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