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赏菊
(一)
好友提到:莲湖公园有菊花展。强烈建议我去看看。听过之后,就忘到脑后。上周一秋高气爽。想约好友到处走走。他又提起菊花展。于是才到了莲湖公园。
没想到公园门口摆放的菊花,就让我拍了好一会儿。我没有直奔主题去看精品展。而是顺着大路慢慢欣赏。园子遍地是菊花。其中,我喜欢常见的黄菊:黄花清瘦,更有凌风傲霜的气质。
菊花的素洁、淡雅、质朴还有那不畏冰霜的天性,不与世俗同流的高格,傲然挺立、淡然而处,晚节愈香的品格。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菊花有隐士之操,君子之节……
在公园中转悠了大半圈,拍了不少照片。这时去看精品展。展室周围的菊花已经是争奇斗艳。泛着青苔的老墙,把菊花衬托得生机勃勃。
拍完了后,准备乘兴欣赏室内精品菊花。展室大门却紧锁。原来中午休息,闭馆三个小时。无奈,透着玻璃,窥见里面几株很特别……
(二)
九二年在北京上学时,几毛钱在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由里山人菊谱》。有130种菊花。没想到里面夹了一张线描。一看是高手画的!
今天仔细阅读这本书,作者缪谷瑛(1875-1954),江苏江阴人,字莆孙,号由里山人、晚香室主,国画家,为黄山寿再传弟子。擅画花卉,尤工菊花和古体诗。经历年积累,笔下所绘之菊花达三百余种,时人称之为“画菊专家”,为当时中国画菊一代高手。
现从书中摘抄两段,与大家分享:
“写真画者何?即对花定稿而赋色者也。其法与寻常画菊略异。寻常画菊,抒写性灵,出于意造,为文人逸士寄兴之具。”
“对花定稿者,以花为主体,花叶干蒂蕾蕊,务求以真。即画中章法有增损处,亦宜顺其自然之性。不失凌霜之态。”
“观古人写生寒菊图,虽尽取诸真,然古人落笔不苟,一花一叶均存真意。”
以上摘自《对菊花写真画浅说》
画者所居,最宜近于花圃。晨夕徘徊其间,领略霜花初放盛开及将残各态。以及露滋雨润之姿,迎日乘风之势。见闻确而取材易也。兴到时,移案于花前,或写折枝、或图全体,择状态最宜入画者摹之。尤须细审花之正形、侧枝、背态各式,姿态既定,然后下笔。
未下笔,先宜以朽笔定准花蒂叶干之略形,次将朽笔,分花朵全体作三部。花朵心球之瓣为心部,心瓣外围为中部,边瓣之范围内为边部。然后以墨笔先勾中部渐入心部,次及边部之短瓣长瓣。花瓣有团瓣、有尖瓣、有全筒子瓣、或全单瓣、或筒瓣单瓣互生错出、或半筒半单瓣,须一一写照。
花朵既成,再加梗叶。花为梗之枢纽。梗为叶之枢纽。故梗叶随花之偃仰而定趋向。法当先勾梗面之叶,次及梗与干。末补梗后之叶。菊梗有似节非节处,叶即由是而生,或于此分嫩枝,或于此出蓓蕾。梗有短长强弱、叶有疏密团尖,叶有丛生者、有排列亭匀者。
总之,近花之叶必多上仰,近根之叶必多下垂,叶状不一。或三歧两缺、五歧四缺、多至七歧五缺。而五歧四歧之叶为最多。下笔时,须一一审明。此定稿花叶梗干法之大略也。
以上选自《对花定稿说》
(三)
仔细看完《菊谱》,我和家人一起去看精品菊花展。这次,展室里人很多。心不由得烦躁。但在珍奇的菊花面前,喧嚣的人群消失了。我的眼里只有花。
看完菊花。最难忘的还是白色的,洁白无瑕、晶莹剔透、朴素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