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八佰,悲怀壮烈的淞沪最后一战

▲日军杭州湾登陆图

1937年11月5日凌晨,白茫茫的雨雾和潮汛,使长江口至杭州湾的水域变成了一片迷蒙。在弥漫的浓雾中,日军第10军在军团长柳川平助的指挥下,乘坐80多艘舰船悄然而至。

从南通的狼福渡到金山嘴、乍浦和镇海要塞,日军舰艇先声东击西地开炮侦察,接着航空母舰上的飞机一批又一批地起飞,将重磅炸弹倾泻到海岸各目标,在全公亭、金山卫、漕泾等处,第10军在强大的火力支持下抢滩登陆。由于这一地段良好的地形和水文条件,使第10军登陆更加顺利。而中国军队却因决策失误,导致了关键之时抗击力量的单薄,以致兵力悬殊,守军一触即溃。

日军在杭州湾登陆成功,增援部队,从天而降,包抄了我军上海防线南方的后背,并迅速推进,相继攻占了金山、松江,切断了沪杭线中国守军的退路。日军得手后,迅速调整指挥系统编成了“华中方面军”,由松井石根大将统一指挥。此时,日军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兵力已加强到10个师团(其中两个师团,是由华北战场调来的),使淞沪战场形势急转直下。在淞沪战场的中国数十万大军,顿时面临腹背受敌,到了全军覆没的险地。

▲日军杭州湾登陆

为应对敌情的变化,第三战区制定了第三期作战方针:“以打破敌人之包围企图,而巩固南京之目的,京沪线方面利用既设阵地,节约兵力,除抽调一部转用于沪杭线方面拒止敌人,同时抽调一部巩固南京,待后续兵团到达后,以广德为中心,转移攻势,压迫敌人于钱塘江而歼之。”

第三战区所制定的第三期作战方针,无疑是根据敌情判断而做出的客观构想。但由于我军撤退时机没有得到较好的把握,命令下达手段又极其落后,以致命令到达各军总司令手中时,又耽误了一天。

淞沪南线的崩溃,浦东、川沙、南汇的陷落,以及苏州河南岸中国军队主力的全线西撤,上海市区的南市就成为了最后一个抗击日军的城市堡垒。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开埠,逐渐形成华界与租界,并出现“南、北市”之称。华界南市为上海老城厢(时属上海县)的所在地,是块繁华之地。早在清乾隆、嘉庆年间,这里已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南市放大地图

南市位于上海市区东南部,东濒黄浦江,北与法租界毗邻,西达日晖港两岸。从沪西和浦东中国军队撤退起,南市即为日军在上海市区进攻的最后目标。南市的最后防线,是从日晖港,沿法租界南首,直到黄浦江沿岸。防守南市的部队,为由浦东转移而来的第55师165旅、上海市警察总队等部,由上海市警察局长蔡劲军负责指挥。 

中国统帅部出于政治和外交战略上的考量,要求死守南市,以期待出现第二个“四行孤军”之战。第三战区和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乃指派第55师第165旅旅长张彬率第330团和第328团(缺一营)协同蔡劲军所部……固守南市”。防守南市的部队和警察,在主力西撤、强敌压境的险恶态势下,毫无畏惧,准备决一死战。

自八一三淞沪会战以来,日军已先后19次轰炸过南市,11月7日起日军对南市又连续进行无差别轰炸,高昌庙、南码头、外马路、制造局路、日晖港一带火光冲天,浓烟蔽日。11月8日,日军由苏州河南岸绕道沪西,以日晖港一线为攻击的重点,从西线进攻南市;从黄浦江沿岸登陆的日军则从东线进攻,作为牵制,完成了对南市的合围。面对日军的进攻,蔡劲军向新闻界发表谈话,说:“奉令固守南市,正督率所属,拼死抗御,决保此淞沪最后一块土地,与整个上海共存亡。”表达了守军的决心。

▲上海市警察局长蔡劲军

11月9日上午,南市守军第55师前哨部队,在西线谨记路一带警戒,日军步兵300余人,坦克5辆,在火炮掩护下发起进攻。守军当即进行还击,将进犯之敌打退。第一回合的交锋,日军并未占到便宜。是日,双方激战竟日,战况惨烈,中国军队插旗为线,死战不退,双方均付出重大代价,其中日军第9师团因伤亡过大几近丧失战力,不得不由柳川平助所率第10军团接替。

11月10日晨,日军出动飞机30余架,向南市进行了地毯式轰炸。与此同时,在浦东东昌路至周家渡沿江地段的日军炮兵部队,以火炮四五十门隔江向南市射击;而黄浦江上的日军舰炮亦齐向南市轰击。使南市落弹千余发,十六铺至董家形成一片火海。昔日最繁华的里、外咸瓜街成了一片焦土。当日中午,日军施放烟幕掩护步兵进攻,袭击平阴桥、康衢桥两阵地,由于守军工事尽毁,阵地被敌突破,守军遂向第二道防线转进。

▲被日军轰炸后的南市

11月11日,日军在得到增援后,发动全线总攻。守军在后撤途中,与日军在南市核心地带和与法租界交界地区爆发激烈巷战。日军在坦克掩护下,沿龙华路、斜土路和斜徐路攻击前进,分3路强渡日晖港,向南市进逼。中国军队和警察在局门路各街道展开奋勇抵抗,阻敌前进。

在南市巷战中,第165旅旅长张彬身先士卒,在作战中殉国。守军残部在330团团长焦长富的率领下,英勇作战,步步为营,逐街争夺,且战且退,最后只剩40余人。然而,战斗的烈度有增无减,守军虽为残兵剩卒仍坚持不屈,与敌人展开血战。战斗至傍晚,团长负伤,大部壮烈牺牲。

当天,日军一部攻入高昌庙中国海军驻沪机关,海军警卫营大部英勇牺牲。另一部日军从浦东渡江,准备策应西线之敌,日军从十六浦码头上岸后,被外滩守军第328团击退,被迫退回浦东。

与此同时,那些在巷战中失散的国军第55师战士受到日军围困时,也得到了上海各界的奋力营救。当日午夜,守卫南市的守军残部征得法租界的同意,于12日下午全体解除武装,退入法租,16时半日军占领南市。至此,除租界外,上海全部沦入敌手。

▲抵抗中的中国军队

11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的声明。至此,在历经三个月的血雨腥风之后,淞沪会战落下了帷幕。日本军国主义曾夸下海口,声称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但一场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之久,日军死伤人数超过5万余人。使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沦为笑话。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时间表,而中国却借此战经验增强了对日作战的自信,逐渐形成了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

淞沪抗战,中国军民所表现出来的是即使孤立无援也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新形象,尤其第88师“八佰壮士”守四行仓库,第55师守南市,在租界眼皮之下,刷新了国际观瞻,重塑中国军人形象,赢得了世界舆论的广泛同情和普遍钦敬,一扫自清末以来在外人眼中“东亚病夫”、“一盘散沙”的国际形象。就此意义而言,“八一三”淞沪抗战,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觉醒。第88是“八佰壮士”守四行仓库和第55师守南市,理应载入史册。

▲纸醉金迷的上海法租界一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