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考古记
[日期:2017-04-18]来源:浙江考古 作者:张馨月 谢西营[字体:大 中 小]
上林湖
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后司岙位于上林湖越窑遗址最核心区域,不仅窑址密集、规模庞大,而且产品中秘色瓷比例高、质量精、种类丰富,是唐宋时期秘色瓷的最主要烧造地。此次发掘的窑址位于后司岙的东北近边缘处,编号为Y66。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后司岙窑址(Y66)进行了考古发掘。同时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对包括后司岙在内的上林湖水域开展了水下考古调查。此次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揭露包括龙窑炉、房址、贮泥池、釉料缸、挡墙、排水沟等在内丰富的作坊遗迹,清理了厚达5米多的废次品堆积,出土包括秘色瓷在内的大量晚唐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精品。同时还对陶瓷考古的方法进行了全新尝试和积极探索。
窑址发掘现场一、陶瓷考古的方法探索此次发掘耗时近一年半,期间采用了多种数字和科技手段,并对传统的瓷窑址考古方法进行了创新与完善,尽可能全方位的采集遗迹和遗物的信息。1、遗迹的清理方式对整个窑场,对每一文化层内的窑具、窑炉砖块以及各种青瓷产品都做了三维扫描,生成每一层的三维立体图、正射影像图等,全面记录所有遗物的分布情况。重要的标本在三维立体图上进行定位编号,使每一件编号器物都有清晰的三维座标。
瓷质匣钵层的正射影像图2、以九宫格方法进行清理由于窑址的堆积比较厚,而窑业废品的堆积疏松,为防止塌方,此次发掘一般以10×10米的规格布方。大探方发掘在记录上相对不便,因此我们将整个探方划分成九格,除去隔梁,将探方细化成了3×3米小探方进行发掘,使废品分布情况能得到更细致而全面的反映。
九宫格法取标本3、所有的标本均进行统计与采集作为唐宋时期南方制瓷技术的中心,上林湖周边窑场的废品数量非常庞大,后司岙窑址更是如此。本次发掘中除了对青瓷产品全部采集外,根据窑具的质地、完整度等情况,进行了分类采集和统计:典型及重要的标本作为小件全部采集,重复率较高、保存较差的标本现场统计、装袋并放置在窑址边上工棚中。既为统计海量的标本提供了便捷,又为以后遗址博物馆的展示提供了依据。
现场清洗标本4、发掘过程和窑场废弃过程的三维复原呈现对于古代窑址的发掘,除了研究遗迹和遗物外,我们更加看重整个发掘过程。通过建立可视化数字档案,希望能够将这一过程在三维模式下演示,给未参加发掘的学者以检视与再研究的可能。为实现这一可能,我们大量使用包括地面激光扫描、低空无人遥感、GPS-RTK、普通相机海量照片叠加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全方位三维记录。每一探方的每一文化层在三维建模的基础上,将前后探方相关的地层接连后,则为整个窑场同一时期内大的文化层,依此层层揭开与记录,是整个窑场的发掘过程。而将此三维记录由早到晚层层叠加,则是整个窑场的使用与废弃过程。这一发掘与记录过程,对今后报告的编写与资料的公布,将带来重大变化。
现场激光三维扫描5、田野考古工地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开发和使用为实现田野考古资料与信息记录的规范化、科学化与高效化,我们与北京博科鸿图公司展开合作,针对瓷窑址考古的特点,开发专门的记录系统,有效提高田野考古信息采集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考古工地管理的规范化。
多波速测深仪获取的古水坝三维数字模型6、水陆考古的结合除了引入大量的科技手段做陆上发掘之外,在水下考古方面,运用多波束测深仪、侧扫声呐、磁力仪、浅地层剖面仪与探地雷达等多种技术手段,系统获取了上林湖湖底地形地貌的高精度三维数字模型、平面声呐图像、环湖道路、古湖堤、古水道、古水坝等丰富的水下遗存,为内陆浅水域水下考古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后司岙窑址格局二、田野考古的发掘收获此次发掘基本理清了以后司岙窑址为代表的唐宋时期高质量青瓷窑场基本格局,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的基本面貌与生产工艺、唐代法门寺地宫与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墓出土秘色瓷的产地等问题。主要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
窑炉(由北向南)1.窑场布局窑场以窑炉为中心进行布局。窑炉为依山而建的南方传统龙窑,保存较好,由窑尾排烟室、多个窑门、窑头以及窑炉两侧的多道挡墙、挡墙外侧的排水沟、窑炉两侧的柱础石等构成。窑炉使用砖坯砌筑,而外围的挡墙则用废弃的匣钵叠砌。窑炉两侧分别为废品堆积区和作坊区,它与普通窑场以窑炉为中心、两侧均堆积废品的布局有明显区别。窑炉有多个窑底以及明显的修筑痕迹,延续时间较长,最后的使用时间已经进入了北宋时期。
八棱净水瓶
穿带壶
瓷枕
高圈足碗2.秘色瓷的基本面貌秘色瓷的产品种类相当丰富,以碗、盘、钵、盏、盏托、盒等为主,亦有执壶、瓶、罐、碟、炉、盂、枕、扁壶、净瓶等,每一种器物又有多种不同的造型,大大拓宽了我们对秘色瓷的认识。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多素面,以优美的造型与莹润的釉色取胜,少量器物偶见纹饰;胎质纯净致密,釉色天青,施釉均匀,釉面莹润肥厚,如冰似玉。
3.秘色瓷的兴盛过程此次发掘中匣钵和窑业堆积主要位于窑炉的西侧,宽近20米,厚2~5米。清理的地层中分别发现了带有“大中”、“咸通”与“中和”年款窑具。通过对不同层位匣钵数量和质量的统计,我们发现:后司岙窑场在“大中”年间前后开始生产秘色瓷,在“中和”年间前后达到了兴盛,这一过程至少持续到五代中期左右。
涂釉密封瓷质匣钵
装烧示意:执壶
装烧示意:八棱净水瓶
装烧示意:花口盘4、秘色瓷的装烧工艺通常认为,秘色瓷的出现与瓷质匣钵的使用密切相关。瓷质匣钵的胎与瓷器基本一致,极细腻坚致;匣钵之间用釉封口,以使瓷器在烧成冷却过程中形成强还原气氛而呈现天青色。瓷质匣钵及由此带来的秘色瓷生产,是以后司岙为代表的上林湖地区窑场的重大发明。在窑址中,我们还发现了大量反映秘色瓷烧造工艺和装烧方法的标本。通过这些标本,我们复原了部分秘色瓷的装烧方法。
“棒”字匣钵
文字5、其他除了高端秘色瓷,后司岙窑址也烧造大量的普通青瓷,其中不乏精品。同时,在一定数量的青瓷和窑具上,还保留了很多当时的文字,以刻划于瓷质匣钵上最为常见,陶质匣钵上亦有一定的数量,瓷器上刻划的文字最少。匣钵上的文字以姓氏为主,亦有纪年、器物的自命名、吉祥语、“官”字款等。瓷器上的文字虽然比较少,但均刻划相当地规整,一般位于器物外底的一侧,主要有“二”、“大”、“六”、“公”,等等。
部分出土瓷器三、后司岙窑址的价值后司岙窑址出土的秘色瓷产品,与唐代法门寺地宫中以及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墓中出土的秘色瓷不仅在器形、胎釉特征上十分接近,而且装烧方法亦几乎完全相同,其中八棱净瓶目前仅见于后司岙一带窑址中。因此可以确定,晚唐五代时期的绝大多数秘色瓷器当为以本窑址为代表的后司岙一带窑场的产品。
“官”字款匣钵同时,本窑址发现多个“官”字款的匣钵。1971年,在窑址北边的吴家溪一带出土有光启三年墓志罐一件,内有“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等内容。与本窑址位置暗合。因此可以确定,后司岙是晚唐五代时期烧造宫廷用瓷的主要窑场,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制瓷水平,其开创的以天青色为特征的秘色瓷产品,不仅是制瓷史上的一大飞跃,同时成了此后高等级青瓷的代名词,影响到后代包括汝窑、南宋官窑、龙泉窑、高丽青瓷等一大批名窑的生产工艺与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