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无意中走过的路,也许就是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保单位)也许是雄壮巍峨的古建筑: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第一批国保单位
也许是见证了近代历史风云变幻的重要近现代建筑:
江苏南京美龄宫,第五批国保单位
也许是为考古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古墓葬、古遗址、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第一批国保单位
由于国保单位的厚重历史内涵,实地探访这些国保单位,去“刷保”,便成了许多历史考古文博迷的爱好。但您有想过,在刷保的时候脚下踏着的那条路,也有可能是国保单位吗?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前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道路类遗址。
古纤道
批次:第三批,地点: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年代:明清
纤道是供纤夫们行走的道路,方便他们背纤、躲避风浪。据史书记载:绍兴境内的纤道始建于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明清时期重修。古纤道曾经东起上虞曹娥庙,西至萧山,长达百余里,见证了这一地区水上运输的繁盛。
纤道用绍兴出产的青石板砌筑而成,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玉带卧于河中。清代文人齐召南曾作《山阴》诗,诗中“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一句,描写的就是纤道的景象。
如今,古纤道作为国保单位,保护范围东起柯桥区上谢桥,西至钱清镇板桥,全长约7.5公里。纤道在水中略呈S形,以缓解波浪对道路的冲击,也增加了道路的美感。
剑门蜀道遗址
批次:第六批,地点:四川省广元市、绵阳市,年代:战国至清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的《蜀道难》把雄奇瑰丽的想象和险峻的剑门蜀道结合起来,令人对剑门蜀道充满遐想。
剑门蜀道的开通,据文献记载可以早到战国时期。现在留存下来的遗址,以剑阁古城为中心,向北至广元市朝天镇朝天峡,南至绵阳市演武镇,全长200余公里,其中有150公里左右保存比较完好。
古道边上的拦马墙
古道由青石板铺设。沿途尚存护险砭(拦马墙)、门坎石等道路设施,以及葭萌关、剑门关、苦竹寨等城址。
虞坂古盐道
批次:第七批,地点: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年代:西周、明
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如今号称“中国死海”的盐湖。早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古人就已经在运城盐湖开采池盐了。
后来,随着交通系统的完善,开采出来的池盐,通过一条条盐道被运往各诸侯国,史称“西出秦陇,南达樊邓,北及燕代,东逾周宋”。而虞坂古盐道,就是一条重要的运盐通道。
虞坂古盐道从平陆县张店镇坪头铺下山,至盐湖区东郭镇磨河村南山底,全长约8公里。古道开通于西周时期,因穿过古虞国境内,故称虞坂。《战国策》中伯乐遇见千里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条古道上。
明正德八年,御史张士隆曾对虞坂古盐道进行过扩凿和整修,把道路的宽度增加一倍,让盐道又为往来的盐车服务了数百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虞坂盐道终于废弃。
现在,古盐道虽然废弃,但路面上依然可见深深的马蹄坑和车辙,诉说着当年盐车来往的热闹景象。
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
批次:第七批,地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嫩江县、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年代:清
墨尔根至漠河驿站驿道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春,为准备剿灭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入侵者而修建的。当时,清政府调集士兵,沿大兴安岭北坡砍树为路,架木为屋,自墨尔根(今嫩江县)至雅克萨斜对岸额木尔河口(今漠河县二十五站村)修建驿道,并沿驿道设立25个驿站。
如今,黑龙江省依然保留着“十二站”“十八站”等地名
驿道修建前,由墨尔根到雅克萨,必须取道黑龙江省将军驻地爱辉,再溯黑龙江上行,十分麻烦。驿道的修建,把墨尔根和雅克萨之间的交通线长度缩短了400余里,加快了军事情报的传递及军用物资的供应,对保证雅克萨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后,因清军退至爱珲城,这条驿道逐渐荒废,直至光绪十三年(1887年),吉林候补知府李金镛为筹办漠河金矿,重新开辟了驿道,并把驿道向西拓进,驿站数目也增加至33个。
李金镛的塑像
墨尔根至漠河的这条驿道,整条线路全长近1000公里。其中大兴安岭地区内包含的线路长度为近700公里,设有23个驿站。有的站舍遗址目前仍然作为林业检查站等使用。
榉根关古徽道
批次:第七批,地点:安徽省池州市,年代:唐至清
榉根关古徽道位于池州市石台县、东至县、祁门县交界处的仙寓山上,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一路树木掩映、风景秀丽。
这条古道是一条跨省的大道,连接着安徽的徽州、安庆、池州以及江西的饶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史称“徽饶通衢”“徽池大道”。始建于唐代,兴盛于明清。
目前,古道在保护范围内的路段全长约7.5公里,用每块长约1.3米,宽约0.6米的青石板铺砌。
古道沿途不仅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桥梁、古井等,还有一片战场遗址,是曾国藩的湘军与太平天国军队发生激战的地方。
徽杭古道绩溪段、古徽道东线郎溪段
批次:第七批,地点: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郎溪县,年代:宋至民国
顾名思义,徽杭古道是连接浙皖两省的古道。整条古道西起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杭州市清凉峰镇。它始建于南宋时期,是古代徽州商人去浙江经商的必经之路。
徽杭古道绩溪段
其中,绩溪县境内的盘山石阶小道保存完好,沿途分布有众多的古村落。
而古徽道东线郎溪段又称鸦山古道,是郎溪、徽州两地往来贸易的必经之路。鸦山古道的起点位于郎溪县姚家塔村,在郎溪县境内又分两条支线,一条长15公里,一条长13公里,两条线交汇于宣城市宣州区水东。
鸦山古道
古道用石块、石板等砌筑,明、清及民国时期多次维修。目前保存最好的一段是鸦山岭山脚至山顶鸦山庙的“九曲十八弯”。
沿这两条古道行进,不仅可以饱览秀美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抚今追昔,遥想明清时期徽商创业的艰难。
茶马古道
批次:第七批,地点: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年代:唐至民国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以来“茶马互市”的习惯。从狭义来说,它专指古代(主要是明、清两代)以骡马运输茶叶的古道。
生活在川藏地区的人们,饮食中有大量的肉类和奶制品,需要饮茶来帮助消化,缓解身体不适。而中原地区由于战争、征发劳役等原因,对边疆地区良马的需求量也很大。两者互补,“茶马互市”应运而生。常年往来的贸易通道,便成了后来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多为蜿蜒于山中的小道,货物驮在骡马的背上,赶马的人一般结成马帮。除了骡马、茶叶交易外,茶马古道上的商人们也贩运一些毛皮、布匹、日用品等。
随着时间的发展,茶马古道的内涵也在慢慢变化,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茶马互市商路。现在的茶马古道,已经越来越成为西南地区古道系统的代称,涉及的地域范围也越来越广阔。
京张铁路南口段至八达岭段
批次:第七批,地点:北京市昌平县、延庆县,年代:清至民国
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詹天佑》这篇课文。而课文中提到的人字形铁路、青龙桥火车站以及詹天佑铜像,就集中在京张铁路的南口段至八达岭段上。
詹天佑铜像明信片(发行于1922年)
如今,这段铁路作为京张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在使用。在约20公里的铁路旁,分布着南口、东园、居庸关、三堡、青龙桥5座老车站。
京张铁路青龙桥火车站
而由詹天佑亲自设计的青龙桥火车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一百多年前的原貌。现在,青龙桥火车站也变成了著名的旅游打卡景点,每天游人络绎不绝。
并且青龙桥火车站现在仍然在使用,没有废弃哦
在青龙桥站,不光可以看到修建于晚清时期的站房和铁路,站房里还有詹天佑相关的陈列展览。刻有“苏州码子”的里程碑和坡道碑,更是向世人证明了: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