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英明推荐中华道统核心书单
这是愚推荐的书单:
《周易经》、《姬氏道德经》、《姬氏祖传经》、《黄帝内经》、《玄隐遗密》是华族子孙必悟之经典。
《尚书》、《竹书纪年》、《逸周书》、《国语》、《左氏春秋》、《吕氏春秋》、《史记》是华族子孙必读之史书(愚传承《中华上古经史》还没有整理出来呢)。
文化方面有《礼记》、《周礼》,是华族“礼仪之邦”文化的根基。
智慧之子集方面的《庄子》、《文子》(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孙子》、《韩非子》是华族必读之聖贤慧源。儒家《论语》要慎读,稍有不慎成腐儒。
识文断字要读《尔雅》和《说文解字》。
西方文明的书,读黑格尔的《逻辑哲学》、《自然哲学》、《精神现象学》这三大类,基本就知晓西方人是怎么考虑事物了!
近现代的应该没有什么好书籍可读悟,近代的文史哲集,基本都是工具和垃圾。但应该常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就是本宗推荐给有缘君子的书单
仁人和大人结合到一起,就是君子。有良心、善意,还有济世之心,就是真君子。现在的君子不多了,希望未来可以多起来。
我们这个民族要想升华,一定要有广大的君子基础。君子,是中华文明思想文化复兴的土壤层,这在华族最早的真经《周易》里,有完美的诠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我以上推荐的这些书单,都是有经世之验,有千年沉淀、值得传承的经典。这些经典书单,都具有高尚思想和贞史观的指导内容,是华族及人类形而上的精华!而不像厚黑学之类的,让人性往下堕落。
我先推荐经,然后推荐史。
以上经书子类经典,都是华族及人类文明思想文化历史至宝,作为人必须读悟!注:便于读者更好理解,以为补充,部分说明来源于网络,并经整理。
核心书单之首:《周易(经)》
周文王姬昌,姬周王朝的奠基者,也是中华文明核心根脉的奠基者,把三个上古神易(《八卦神易》、《连三神易》、《六合神易》)和圣皇伏羲氏给我们留下的一个一万五千年的大轮,结合到一块,还在结合后又降维了一下,变成了大家好像能看懂的《周易》。不过,现在世间见到的《周易》不全,没有前面的头,实际正文也不全。
《周易》是一部智慧天书,是经,不要老想着看懂,或者通透解读,经常读读就很好了,能读到心里,就更好了!
读《周易》,不要看有注解的,那些注解都是瞎解,好多人都以“说文解字”的方式解经,真是搞笑。本人推荐罗安宪教授编辑的《周易》,有些生僻字,或者意联字,有注音,无注解,全是经文。
推荐《周易》时,我要澄清儒家的一个千载谎言——儒家所谓的“十翼”,所谓的“彖(duan4)象辞”是孔子写的,这是一个天大的千载谎言!《礼记》里面的有些话是孔子说的,《周易》里面的“子曰“,并不是指孔子说的。
另外,我要给大家说明,《周易》里面的“子曰”的“子”,不是指孔子。孔子当了鲁邦的大司寇时期,地方诸侯权力坐大,不朝天子了。尤其东周,就是所谓的春秋时期,各诸侯有了自己的文化。孔子第一次见到《周易》的时候,是在鲁国国君的图书馆里,后来便有了所谓“韦编三绝”的故事。
为什么周易不乱呢,因为周易有六十四卦,是有序的,所以顺序不容易改变。
当时的“壁雍大学”只接收公侯以上的孩子,三辅公、四辅公、六卿公的孩子,所谓的“公子”,还有天子的侄子们。大夫的孩子还不能接受这种教育,要上“小学”。
当时的《周易》,是由老聃家族(当时的礼师)来教授的。因此,《周易经》里面的注解,大多是李氏家族的“礼师”注的,这才是真正的“子曰”。
流传下来的《周易》,整体一般,对世人足够了。经不要去理解,要来体悟。不是一个系统的,都是高智慧的。上来就想理解,是不恰当的。
核心书单之二:《姬氏道德经》
姬周天子景的时候,第二十三世聃公,称为“老聃”,就是我们尊称的老子。经过500多年的传承,经过了二十多世历代聃公的呕心沥血,在文王德经---就是“诚、容、善、仁、和、行”这个“德”经基础上,加上《周易经》,加上我们自己家里还有一些秘传的经,比如“阴阳宗”的一些,还有《原因论》,等等,到老子这里,整出了一个大成的《道德经》。
在《道德经》里,老子把“道”提升了。我们以前是这样说的,“神、易、天、地、人”,就是以前奉的是“神”,再下来是“易”,再下来是天和地。没有否掉,没把它拿掉,老子轻巧地就用“道”把“易”解释清楚了,从宇宙的本源,到最后天子怎么治理天下,一以贯之。
我们把起源于文王《德经》,到老子的《道德经》,形成的思想体系称为“道德宗”,我们认为“道德宗”的核心思想-“德”,就是中华道统的心!
《道德经》里面,要论正宗,非《姬氏道德经》莫属。《姬氏道德经》是圣师老聃西出函谷关回归祖源灵台后,传给姬氏宗族的道德经版本,并通过姬氏先祖世代相传至本人。《姬氏道德经》在2017年正式面世,已经三年。
和《周易经》一样,读《姬氏道德经》,也要用心去读、去悟。读《姬氏道德经》的语音有两种,第一种是现在所谓的“普通话”,这对我来说是“胡语”;另一种是周朝当时的语音,称为“周语”。如果用正统的“周语”来诵读,大家是听不懂的。而且,用“周语”诵读,需要用丹田之气。
某天,我心里的关过了,我会为大家读出来《姬氏道德经》一个“胡语”版的读音。
现在,请大家先来看看,理解一下。
读经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越早越好,越久越好,有家传、有几代人的体悟为最好,我们认为“十世入道”。经,不是读来玩玩的,是信仰,《姬氏道德经》是应该放在心神里面的。
核心书单之三:《姬氏祖传经》
说到心神(修炼),还应该推荐《姬氏祖传经》
里面收录有《姬氏道德经》,《人经》、《文王德经》、,《圣太一天历》,还有阴阳宗的黄门主经和地门主经,分别是《阴阳三合内元外通法经》和《太一阴阳风水经》。“阴阳宗”是曾经给大家介绍过的“中华道统”的隐脉,至于鬼谷子、阴阳家的所谓纵横之术等,都是阴阳家的末流了,真正的《阴阳宗》的真经是不会在当时流传到世上的。
《阴阳三合內元外通法经》是《黄帝内经》的母本,《圣太一天历》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历法,今年是《圣太一天历》八一三六年。
好的传世经书,都有沁人心脾的墨香,诵读则需要诚心敬意。每天诵读一段,都会神清气爽。
核心书单之四:《黄帝内经》, 《玄隐遗秘》
《黄帝内经》为现存最早的传统中华医学著作,对于后世中医学的理论与实务,有深远影响。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在四库全书中列入子部医家类。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东汉至隋唐时期仍继续修订和补充。《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素问〉以问答形式记述各种传统华夏医学的理论,〈灵枢〉则集中于实践技术的指导,尤其是针灸。
《黄帝内经》是养生保命的经,可以诵读。中国人一定要读《黄帝内经》。古文晦涩难懂,却是黄门的证道之术。
徐文兵先生多年讲解《黄帝内经》,已入众人之心。徐文兵先生把《黄帝内经》做成四色宣纸版印刷发行,建议收藏。徐文兵先生参与整理的《玄隐遗秘》是接上神的真传,也建议收藏。《周易经》、《人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都是家庭必备,都建议大家收藏、诵读。
核心书单之五:《尔雅》,中国最早的字典
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训诂书,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的单语言词典。书名中“尔”通“迩”,是“近”的意思;“雅”为“正”之义,为官方语言,即“雅言”。
“经”是我们的灵魂和信仰,“史”是我们的骨架,《尔雅》是我们读懂史书的基础,虽然字数没有那么多了,基本上还有一万多字,是读懂《尚书》、《国语》、《左传(chuan2)》、《吕氏春秋》,《逸周书》和《竹书纪年》的核心字典。
周人说的话称为雅言,当中的注音也有错误,是七个声调,不像现在的普通话是四个声调。
核心书单之六:《尚书》
史非常重要,记载了我们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最早的史书是《尚书》,是“记言体”,记载的是天子和大臣之间的核心对话。
《尚书》是指周之前的上古之历史书,是从三皇开始记载的,多记载周之前五千多年的华族巨变,《尚书》也有部分周朝正史,但都被暴秦给完全焚毁了!
今存的《尚书》与孔子有很大关系,孔子教授弟子时,原来有三千多篇,是从三皇开始的,而孔子觉得尧之前的皇和帝都不可信,故而有所删编,但却躲过一劫!
民国时期的考古学家顾颉刚,数典忘祖,拿着仅剩的古人典籍,说古人是假的,说《周礼》是王莽心腹刘向、刘歆父子编撰的。后来被钱穆批驳,钱穆认为,经学上的问题也是史学上的问题,他所持的就是这个观点。依据《汉书》谈《周官》、《左传》,钱穆于1929年著《刘向歆父子年谱》,澄清了刘歆伪造《左传》、《毛诗》、《古文尚书》、《逸礼》诸经的不白之冤。
核心书单之七:《逸周书》/《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和《逸周书》记载的是从黄帝开始的历史。从黄帝到夏后氏,记载“黄帝至禹,为世三十”。颛顼到帝喾,与我们家传的“帝传二十九”是吻合的。看不了《逸周书》的,可以买一本《竹书纪年》看看。
现在中国历史研究中最大的问题是谁都敢质疑古史!研究明史或者研究清史的史学家,不知道自己的知识局限,也不做研究,也不会研究,就敢否定远古的黄帝等历史。
《史记》,《五帝本纪》是从黄帝开始的,皇甫谧又补充了一些。《周易经》里面,经史是不分家的,黄帝,远至伏羲,都有记载。
另外推荐韩建业教授的《走进五帝时代》和《早期中国》,以及韩建业教授的师兄冯时教授的天文考古专著:《文明以止》,这些都比较专业客观。《周易》之贲卦,《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以“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核心书单之八:《国语》、《左氏春秋》
《国语》是最早的诸侯分别记事体,是从周穆王(穆天子)开始的记事体,以事为主,记录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之历史,上起穆王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韩赵魏三家灭智(前453年)。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杂史类
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其后班彪、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史外传》。关于《国语》的作者问题近代才出现争议。
左丘明,是鲁公的史官,东周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称为“左子”,眼睛失明,秉笔直书,对得起灵魂,而不是良心,留下了《国语》。东周时,有左史、右史、前史、后史,大史、小史六种史官,左丘明是左史。
《春秋左传(chuan2)》,以鲁侯的纪年(鲁历)为主,是在左丘明失明后,口述的,桩桩件件,像眼前发生一样。
《春秋左传》,或称《左氏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在四库全书中为经部。《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春秋左传》以《春秋》为本,并采用《周志》、《晋乘》、《郑书》、《楚梼杌》等列国资料,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核心书单之九:《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的一部政治理论散文的汇编,广杂体,共26卷,160篇,完成于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为秦相国吕不韦及其门人,“兼儒墨,合名法”,集体编纂而成。其内容涉及甚广,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名、法、墨、农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实际上,《吕氏春秋》是吕不韦提出的一套施政大略,反映了吕不韦对社会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多方位体认。是杂家的代表作。
完稿后,吕不韦将此书公布在秦首都咸阳的城门上,诏告天下,只要有人能在书中增删一字,就赏赐千金。这是“一字千金”的典故。其编纂目的在于为秦帝统一天下、治理国家并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依据。《吕氏春秋》不可能没错误,但当时无人能改一字。汉代高诱指出这是因为“时人非不能也,盖惮相国,畏其势耳。”
《吕氏春秋》中,提过多次老聃,并认定老聃是天下十豪之首。就是“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
核心书单之十:司马迁《史记》
《史记》,最早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任职太史令的司马迁(太史公)编写的纪传体史书,开篇《五帝本纪》,从黄帝开始记录,到《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二千五百年的中华历史,个人为传,影响了后来的二十三史,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全书包括本纪12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表10卷、书8卷,共130卷,52万6500余字。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的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刻三家注《史记》。
以个人力量编写纵贯中国整个上古时代的通史,几千年来,无出其右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核心书单之十一:《庄子》
《庄子》一般认为是集合了庄子及庄学后人的篇章,分为内篇、外篇与杂篇。道教中奉《庄子》为经典,唐朝时称为《南华真经》或《南华经》。
本人分外喜欢《庄子》,是在浮躁的时代最应该诵读的书。《庄子》整体介于经与子之间,内篇为经,外篇介于经之间,杂篇是最好的文,有可能是其弟子写的。汉朝人的赋,与庄子的文风比起来,望尘莫及。
庄子的文风,从天际而来,直入您的内心。如果算作文学的话,寓言手法,散文风格,是文学体的祖宗。
庄子本人是修炼者。“逍遥游”是讲修炼的文章,南冥是脑海,北冥是心海。有一个非常小的上帝赐予我们的魂,在北冥深处。把魂炼大,炼成鹏,找到阴阳之极的时间,才可到达南冥。
据司马迁《史记》所载,《庄子》有十余万言,由汉至晋之间,都为五十二篇。我们家传中认为《庄子》共七十二篇,上千个寓言故事。今《庄子》则为三十三篇,七万余言,应该是郭象作注时所编定。历代《庄子》注本,以西晋玄学家郭象注、唐朝时期杰出的学者成玄英疏解最为重要。
魏晋玄学称《老子》、《庄子》、《易经》为“三玄”,为清谈的主要典籍。列御寇中有庄子言行,借盗跖微言大义。
核心书单之十二:《文子》
《文子》是老子的“《论语》”,是老子的大弟子-文子写的。入门《道德经》,可以先从《文子》入手。
《文子》,又称作《文始真经》,有多种内容略有差异的版本,《汉书·艺文志》载有道家类著录《文子》九篇。《文子》在唐代时与《老子》、《庄子》并重,天宝元年唐玄宗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诏改《文子》为《通玄真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历史错误,文子的应为《文始真经》才对),与《老子》、《庄子》、《列子》并列为道教四部经典。置博士、助教讲习这些经典,并列入唐代科举教育体系。
1973年河北定县40多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文子》的残简,其中与今本《文子》相同的文字有6章,不见于今本的还有一些内容,或系《文子》的佚文,但确证了《文子》一书的存在,为西汉时已有的先秦古书。
核心书单之十三:《关尹子》
向圣人学习,做个仙人。
《关尹子》又名《通玄经》,托名为周朝大夫尹喜所作,收入《正统道藏(cang2)》洞神部本文类,隋唐以前所不传。尹喜因曾任关尹(古代把守关隘的官吏),故世称“关尹子”。据传关尹子曾问学于老子,于函谷关得老子亲授《道德经》。
其书分为〈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鉴〉、〈六匕〉、〈七釜〉、〈八筹〉、〈九药〉,共九篇。宇者,道也。柱者,建天地也。极者,尊圣人也。符者,精神魂魄也。鉴者,心也。匕者,食也。釡者,化也。筹者,物也。药者,杂治也。
书中杂采儒道神仙家之言,论述修炼形神性命之道。其中有婴儿姹女、绛宫白虎等丹家术语。观关尹子的经文内容,都是关于炼丹的内容,称《通玄经》才对!
核心书单之十四:《墨子》、《杨朱子》
如果没有《道藏》,东周时期的很多经典不会传下来。
《墨子》是东周后期著名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墨子的著作,共五十三篇传世于今(原有71篇)。《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可以称为《墨经》;另一部分其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经》或《墨辩》,着重阐述认识论和逻辑学。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提升了周初司工的《考工记》等的整体水平,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对华夏“科技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启发,诞生了如东汉时张衡的浑天仪,地动仪,宋时《天工开物》等。
墨子(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名翟,鲁国人,原是手工工匠,善于制造守城器械等,反对儒学,著作里写非儒,后创墨家学派,共同的领袖称为“钜子”;墨子死后,墨家分为三派,“有相里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之墨”。
《杨朱子》,其著作已经遗失。杨朱(约前395年-约前335年),或作阳朱,是东周后期的一名道家的激进思想家,是华族最早的“自主思想”创始人。本是东周人,被魏吞并成魏人,生平已不可考。有云他是老子弟子。
尽管其著作早已散佚不存,杨朱学说在当时却是相当著名,散见于《孟子》、《列子》、《庄子》、《吕氏春秋》、《韩非子》、《淮南子》等书中。如《列子·杨朱》篇云: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吕氏春秋》中的《重己》、《贵生》、《本性》、《情欲》、《尽数》等篇都受到了杨朱学派的影响,探讨了“爱己、利己”中的智慧与包含的“道”。
杨朱学说属道家的激进派,《孟子·滕文公》篇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可知春秋之世,杨朱之学与墨家齐驱,并属先秦流行天下的学说。
核心书单之十五:《礼记》
《礼记》,是周时大学里面,对《礼》教育课程的“记”录,是当时“壁雍大学”的学生记录下来的,像现在的作业一样。记录当时文王怎样教授自己的孩子武王,以及历代天子是怎么处理政务的,内容以《周礼》为核心,故称《礼记》,有人把它称为《周典》或者《周经》。当然,一定还夹杂了不少孔子的“私货”。
鲁国当时是公国,齐国不是。周天子成王赐了周公旦的后人一些特权,在鲁国,可以用“小天子礼”来祭祀周公旦,所以,在鲁国有这些重要的典籍。
《周礼》、《礼记》被秦嬴政和项羽所毁,秦灭后,至西汉时,有把《周礼》、《礼记》背诵下来的戴氏叔侄(西汉学者戴德、侄子戴圣),重写了《周礼》和《礼记》,后在孔子故居又找到了一些,对《礼记》进行了补充。
戴德将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称为《大戴礼记》,其侄戴圣后来又将“大戴礼记”简化删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一共49篇,称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至隋、唐时期已散逸大半,现仅留传39篇,而“小戴礼记”则成为今日通行的《礼记》。
汉景帝时,鲁恭王刘余,扩建宫室,而坏孔府,得古文经《礼》五十六篇于坏壁之中,孔家将其中与今《仪礼》相同的十七篇录下,得以流传。《奔丧》、《投壶》见于另外三十九篇中,也录下得传。其余篇章,因为藏之秘府,世人难得一见,后来散逸不传,称为“逸《礼》”。
《礼记》全书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饶具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礼记》不仅是一部描写规章制度的书,也是一部关于仁义道德的教科书。其中最有名的篇章,有《大学》、《中庸》、《礼运》(首段)等,并且《大学》与《中庸》被朱熹选入“四书”。
《大学》、《中庸》不应该算作独立的书,而是《礼记》里面几十篇里面的两篇,被朱熹拿出,重编,做了一个“四书、五经”。实际上是不对的,伤害了原本整体的架构。
核心书单之十六:《周礼》
《周礼》又称《周官》或者《周官经》,《吕氏春秋》不见征引,全书的定型是在战国时期,是记载周代早期官制的“制度和律法”,但内容与东周时代官制不符,应该是西周时的政治制度与百官职守,相传为周公所作。鲁在春秋时为周文化嫡传,时人曾有“周礼尽在鲁矣”之说。
《周礼》内容六篇,分载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记古代官制,其中冬官经秦火已亡佚,汉时由《考工记》补足。其书虽本名《周官》,实则上则以官制为纲绳,大而至于政治、军事,小而至于衣冠、陈设,无所不述,无不有义。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即来自此处。“刑不上大夫”指“大夫”以上应有更高的道德要求,如犯罪、坏礼,应该自裁、自断,不要等到刑罚之辱。“礼不下庶人”指“士、农、工、商”劳作繁杂,不宜对他们在“礼”的方面要求过高,只求“遵循法令”即可。
核心书单之十七:《孟子》、
孟子,是周公的后人,也是贵族。
《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完成于战国时代中后期,属于《十三经》之一。该书详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在四库全书中为经部。
《孟子》一书为语录体,以答问方式展开,主要论证方法为驳论。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据《史记》记载,《孟子》一书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篇名取自各章开头的几个字,没有特别的含意。东汉赵岐在《孟子章句》中,又将每一篇分为上下两卷,全书共七篇十四卷。
核心书单之十八:《孙子》
《孙子兵法》,即《孙子》,又称作《武经》、《兵经》、《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期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四大刺客之一)刺吴王僚之后,至后来的武王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阖闾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被奉为中国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全书为十三篇,每篇皆以“孙子曰”开头,按专题论说,有中心,有层次,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文风质朴,善用排比铺陈叙说,比喻生动具体,如写军队的行动:“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军争篇》),既贴切又形象,且音韵铿锵,气势不凡。主要论述了军事学的主要问题,对当时和现在的战争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些著名的革命性军事问题,并且揭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同样是读《孙子兵法》,为什么有人仗打得那么臭?因为他只看到了孙子说了什么,怎么用那些计谋,他到的计谋都是在法术的层面上,是术。而没看到人家道德修养眼界有多高,没有得到孙子的那个”观”。
不懂天时,不懂得地利,不懂得堪舆,不懂得时也、事也、时也,更不懂得道之顺逆和道炁,那就是读死书,死读书。
核心书单之十九:《韩非子》
《韩非子》,又称《韩子》,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论著。为韩非(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对社会各领域的思维分析,汲取东周诸子多派的观点,内容充满批判,有系统的对政治策略立场主张的阐发,全面性政策的设计表述,和对统治技术的深度探究。
因韩非就学于儒家的荀子,又推究老子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对《道德经》加以论注的思想著作,更是一部对各个法家流派集其大成的旷世钜作。
在政治上,《韩非子》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专制主义理论,目的为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史记》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始皇的重视。
在历史学上,使用了许多故事说明道理,是史书的重要参考来源,间接补遗了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的不足。其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韩非子》内容共二十卷,分为五十五篇,总字数达十多万言。在体裁上,有论说体、辩难体、问答体、经传体、故事体、解注体、上书体等七种。辩难体与经传体为韩非首创。在内容方面,则论“法”、“术”、“势”、“君道”等,文裁条理清楚,用意深刻。
核心书单之二十:孔子《论语》
《论(lún)语》是一本以记录孔子言行为主的言论汇编,在古书中又别以论、语、传、记等字单称,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在四库全书中为经部。“论”为论纂、编纂的意思,“语”为谈说的意思,如《国语》之类,合起来指言论的汇编。
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涉及多方面内容,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管辖 六艺之吼吟”,成了儒家政治的第一“把手”,到了北宋时,甚至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怪论。南宋时朱熹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现存的《论语》共20篇,492章。每篇篇名取自正文开头,或“子曰”、“子谓”后首句的前二、三字,与篇目中的内容无关。按照习惯,通常把前10篇称为“上论”,后10篇称为“下论”。《论语》以〈学而〉为首。
儒家《论语》要慎读,稍有不慎成腐儒!《论语》是其弟子编制的,不知是不是孔子的真言?如果是,那孔子历史观就有很大问题!
特别注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图片不让放!
看来中国要依法治国,还任重道远啊!
核心书单之二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分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五部分组成。
序言部分简介建国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国策,以及国家的基本性质与基本形式,和宪法的效力。
总纲则明确国体,基本国策等。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则阐述各项人权和公民应尽义务。国家机构部分则规定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同时作为立法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政府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对全国人大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为“形式上”的国家元首,不负责政府工作,但可提名作为政府首脑的国务院总理人选交由全国人大通过。军事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独立于行政部门,对全国人大负责。最高国家司法机关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分别对全国人大负责,对行政部门独立。
最后一部分则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标志,即国旗、国歌、国徽等。
中华道统传承人姬英明
圣太一天历八千一百三十六年 夏阴十五
黄帝纪元四千七百一十七年夏
共和71年两会开幕日
西元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