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物语:复杂捷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人们对于学习次第顺序的认识,大多是由浅入深、先易后难。而几年下来的培训经历,已经基本让我把这个逻辑否定了,—— 不好意思,我在否定传统认知了。
在我看来,至少是成人培训(因为少儿培训我不涉及),绝对是不适合这种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思路的。
核 心 魅 力
基于人生阅历,以及日渐真切的时光如梭之感,让成年人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那是很难的,更别说进而决定学习了,—— 但凡一心向学者,一定是被这个事物的核心魅力所打动的!
就比如小提琴,被维瓦尔第的《四季》打动后,他是不屑于再回去听《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更别说练了。
古琴打动你的是那首《流水》,那一业余选手的《沧海笑》可能你就听不下去了。
我习字之初,上手便是《兰亭序》,虽然一开始也形如犬爬,但至少我开始逐渐领悟这“天下第一行书”的美了。而当一日忽见于钟华师笔走龙蛇,一派二王风范之时,便瞬间被 Get 到了。
这里能打动成年人的都是各个领域里的传世经典,—— 没一个是简单的,—— 但却真实的打动了你。就因为每个领域里的核心魅力往往都蕴藏在这些传世经典里。所以想掌控那核心魅力,不学经典,学什么?—— 而经典往往最难,最复杂,但也最有效。
取 法 乎 上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而得于下。”
这是我坚持成人教育从复杂开始的另一个逻辑依据,—— “取法乎上”你还不一定得上呢,取法乎中、乎下的那还有什么意义么?生命有限,何必再浪费那个时间。
试 金 石
另外,上手复杂、困难之物,也是一个很好的“试金石”:
它能够检验出你是否真正热爱这个事物、这个领域。但凡能过这关的,未来在这个领域也一定能深入下去。而筛下了的朋友也应该觉得庆幸,你没有在一个你并非真正热爱的事物上再继续浪费时间。
所以在我的课程里,总是挑选最难泡的一些茶款,我进行一遍“标准开汤”,学员总是喜笑颜开:“啊!这么好喝 ~ ~ ”
然后,让学员对标练习,她们的眉毛就逐渐皱了起来,“啊,这么难 … … ”。对,就是这么难!
我的学生虽很少炫耀,但他们骨子里大都对开汤品鉴有一种“矜持的傲娇”,—— 因为,我“难”过。
难 了 才 好 玩
其实复杂性的最大魅力还在于“难了才好玩”。
不论是从无到有,重新搭建“开汤品鉴理论技术体系”,还是把对门随手扔给我的那只死蝎子做成标本,再或是将客户一款析出过程极不稳定的茶品反复调试其标准汤感与开汤过程 … …,我都会沉浸其中。
因为那种深度体验,简单了,就没有了。
所以你如果有心跟我习茶,你最好有个思想准备,—— 会很难,但也是唯一的捷径 … …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