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为何建立消费端的茶学理论?

为何要建立消费端的茶学理论?——因为较之上游产区,茶于下游消费端的应用目的与应用主体都发生了变化……
两年前提出这个话题时,换来的更多是惊诧、狐疑与不屑;而现在再言“消费端茶学”则会有更多人坐下来,认真听了。并非是因为我人缘好,而是已经有太多的人意识到现有主流的“产区茶学”已经明显不再适用于日益成长的下游消费者了
那么一味于消费端推行所谓的“产区茶学”,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呢?除了刚才说到的愈加不适用之外,还会出现导向性的偏差,进而导致整个行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
这关乎整个产业的时代命运,不是谁把控话语权的问题,而是哪个理论更适应行业的发展,更能激励行业持续发展的问题。
你或许认为这未免危言耸听了,那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所谓的“产区茶学”是指基于产区茶树的种植、维护,茶叶的采摘、加工阶段所建立的茶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如“茶树的种植管理与采摘”、“制茶学”、“评茶学”等,本质上都归属于农学层面。
产区的底层逻辑是“种茶——制茶——售茶”,这之前已有专论,不再赘述。而下游消费端的核心诉求是“品饮的味觉享受”,他们本质上是在为这个花钱,而打心眼儿里并不很关心农学层面的内容。还是那个比喻,一个倾心于美食的饕客,他所关注的就是菜品最终的味道。味道不对,一切归零!炫耀食材产区、工艺对食客而言没有多大意义,并且这一切在消费端都——看不见。
不可见的卖点,就不成其为卖点。那你的茶叶摆在我面前凭什么吸引我呢?——还得是汤感滋味么。
至此再看当代的茶艺理论,就更尴尬了。本来是一个针对泡品阶段的理论体系,应该专注于优异汤感的呈现与体验,但从其建立之初就身陷“形式主义”的窠臼而不可自拔。开放伊始,全盘照搬来大陆,却放置于产区这个“汤感”并非其底层诉求之地,其几十年发展下来也就可想可见了。
以上皆是老生常谈,但却愈发凸显了之于“消费端”这个茶叶最终变现、消耗的重要阶段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完整的茶学理论。多少年来只是在受“产区茶学”的引导,学着种植、加工食材,却到了没用上。而最终的那个味道呢?——抱歉,“产区茶学”不关心。
所以,当消费端觉醒之日,便是传统的营销理念遭遇瓶颈之时,同时也是其自有理论创生之时。“消费端茶学”一天不出世,销售终端的瓶颈、天花板就一天不得跨越
幸好,这一天来得不会太晚,——“标准开汤”就是立足于消费端的茶学理论。它所关注的就是“食材”的“烹饪”与“品味”。当消费端意识到“如何烹饪”与“如何品味”才是其发自内心的需要时,中国茶业才会迎来下一个春天~~
当然,这是我的美好愿望。希望能早日实现……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