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百岁诗书大家赵玉林:翰墨载道,期颐之年再攀艺术高峰

赵玉林

人物名片 赵玉林,号佛子明璧,1917年7月生于福州,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名誉理事,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福建省诗词学会顾问,福建省楹联学会名誉会长,福建省逸仙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福建文史》副主编。

代表作品

主编《百年闽诗》、《全闽诗录》。著有《灵响居诗文自选集》、《赵玉林书法选集》、《左海吟墨》、《悼孟百歌》《玉林词选》、《秦豫行》等多种诗书专著。举办过《佛子明璧诗书展》、《佛子明璧百联展》、《百岁书家——赵玉林书法作品展》等书法个展。

书法作品被中央统战部、中央电视台、福州市政府、武夷碑林、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刘少奇纪念馆、陶渊明博物馆、茅盾纪念馆、常德诗墙等几十个单位收藏,并流传到海外。

约访赵老前,记者曾在心中打起小鼓:其一,赵老诗书双绝,名震天下,迎来送往必不可少,期颐高龄仍然笔耕不辍,是否能有时间见面细谈,记者并无十足把握;其二,赵老虽然康强体健,但毕竟年事已高,若无亲朋好友相助,恐怕交流起来多有不便,倘若因此影响赵老创作心境,实在过意不去。

然而,在电话联系之后,记者打消了所有的顾虑。夏初的午后,记者有幸见到这位慈祥老人,精神矍铄,才思敏捷,时而扬手摆脑,时而开怀大笑,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至今他仍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懈奋斗。

赵老的女儿赵国秋说,父亲一生历尽沧桑,跌宕起伏,但始终贯穿着对诗词和书法的热爱之情,那是他这辈子都无法割舍离弃的国粹情缘。“父亲对我们提最多的,就是自强不息,只要活着就不能浪费时间,活好每一天。”

年轻时的赵玉林

出生在诗礼之家 投身抗日救亡大潮

赵玉林原籍浙江绍兴,1917年,出生于福州的书香门第、诗书世家。他的父亲叫赵崇钰,能诗善书,人称“诗佛”。受父亲熏陶影响,赵玉林少读私塾,饱读诗书。

12岁时,赵玉林进入三牧中学,也就是今天的福州一中,才初一的他,就受到前清举人、国文老师唐汀镜的赏识,多被褒扬。

学到高一,恰逢福建省政府秘书处招收办事员,他去投考被录用,年方17岁即告别校门,走上社会。

3年后,1936年,20岁的他迎娶亦出身书香门第的陈孟玉,两人情投意合,如胶似漆。

谁能料到,一年后,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赵玉林和妻子毅然投身抗日救亡大潮。他们组建抗日剧社,到各地宣传,鼓舞人民斗志。每次演出前进行抗日演讲,号召青年投军、百姓支前、坚决与日军血战到底。他还与几位诗友组织抗日诗社,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诗作,并在街头吟诵,动员百姓积极抗日。

当时,日寇逼近福州,省府机关内迁永安,赵玉林夫妇随迁,继续开展抗日工作。

在炮火轰鸣的战场阵地上,人的生命随时可能遭到威胁。赵玉林记得,有一次,他们到广播电台演播抗日话剧《祖国万岁》,刚离开电台,敌机就来了,把电台炸成废墟,电台台长一家七口全部罹难。说到这里,老人悲从中来,不胜唏嘘。

1944年夏,福州二次沦陷。赵玉林愤而题诗:“惊闻日寇陷闽都,怒发冲冠责虎符。安得雄屠椎晋鄙,夺兵十万拒倭奴!”

赵玉林没有被吓退,反而下定决心投笔从戎,先后出任第三战区南平水陆联运处会计主任、漳码警备司令部中校秘书,曾参与成功策反驻守在大嶝、小嶝日占岛的伪军部队,使其加入抗日队伍,还破获了漳州日军女特务案。

赵玉林为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题词

“八添纸、双状元” 两场考试一鸣惊人

赵玉林的前半生,是从巅峰摔到谷底,可谓历经艰险、阅尽沧桑,命运跟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说到巅峰,不能不提“八添纸、双状元”的典故。

1946年,赵玉林参加当时的全国高等文官考试,得经济系第二名,进入“国立政治大学”学习。

次年,在全国高等考试和文官选拔中,赵玉林一鸣惊人。每人只发了五页纸,写一篇文,他却连续八次索要纸张,在限定时间内写了30页、7000多字,著文两篇。细细一看文章,考官都被镇住,没有争议地,两场考试赵玉林都名列“第一”。

这是民国时期举行的最后一次全国高考,于是,后人戏称其为“民国末科状元”。随后,赵玉林被任命为永泰县长。

1952年,作为旧政府遗员,他开始在苏北农场劳动改造。

此去,23年。

“秋豆孵芽玉米青,棉株发棵水蛙醒。爱他一夜催诗雨,绿满田头碧满汀。”赵玉林努力改造自己,见于诗词。

这种乐观豁达的心态,也让他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变成农业生产能手,犁田、插秧、挑粪、锄草、治虫,早出晚归,唯有诗词相伴。

悼孟百歌之一百

爱妻病逝写就《悼孟百歌》 渗透未能履诺的歉疚

在苏北农场改造期间,远在家乡的妻子独挑大梁,上要服侍年迈婆婆,下要抚养五个未成年的儿女,加上思夫心切,“何时最是思君处,斜月三更挂太虚”,很快就病倒了,而且是不治之症。

病重时,陈孟玉还期盼能与夫君见上一面,来信道:“莫信杏林皆束手,须留残喘待君还。”1955年秋,年仅36岁的陈孟玉在苦难中病逝。

回想起爱妻30岁生日时,曾向自己索诗百首作为礼物,可始终未能如愿,赵玉林痛彻心扉。哀思难遣之际,他提笔作诗,整整一百首,将自己对亡妻的追忆倾泻于笔端。

在卷首,赵玉林写道:“九泉有知或将破颜一笑耶”,渗透着对当年未能及时兑现承诺的歉疚。

“含情最是回身际,微蹙双蛾一笑听。”

“世间情侣千千万,恩怨何如尔汝深。”

“关河冷落霜风紧,残照当楼一叶秋。”

“咫尺天涯隔此门,青衣怯立忆温存。”

“他乡白发深闺梦,当日红颜远客春。”

“泪染枫林叶,千山一夜红。”

……

这些诗作,从二人相识相知、新婚燕尔,以至生离死别的爱情、人生历程,夫妻间的缱绻恩爱,乃至爱妻逝去的沉痛凄怆,感人至深,堪比沈三白的《浮生六记》。一经问世,好评如潮,不少人读过后为之下泪。

后来,好多人也曾劝赵玉林续弦,都被拒绝。原来,在爱妻离去之后,他就立下“尾生长抱柱”的誓言,用一生守护挚爱。

赵玉林手不释卷

年届花甲 人生舞台大幕再开启

花甲之年,大多数人已然退休赋闲,颐养天年,可对于赵玉林来说,他的人生大戏才刚刚上演。

1980年,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复馆,经馆长傅柏翠推荐,63岁的赵玉林就聘为馆员。

赵玉林说:“我回到福建以后,政府聘我做文史馆馆员,让我豁然开朗,就是应该把我的余生贡献给文史事业,应该为了我所喜欢的,我所能够做到的,就是诗词和书法这两门艺术,我的一些研究的成果应该提供给文化事业。”

1986年,他和全国诗词界同仁发起筹建中华诗词学会,次年学会在北京成立,赵玉林当选为理事。从北京回来之后,他又和同仁筹建福建诗词学会,当选为秘书长、副会长。还与同仁共同创建福州逸仙业余学校,培养人才数千人。后又在福大、医大、老年大学、省委党校等单位讲授诗词、书法,听众逾万。

百年间,福建出了很多诗人,但他们的作品散落各处,从未有人集结整理过。84岁的赵玉林,接下重任,主编《百年闽诗》,期间抱病坚持,宁沉浸于编务也不肯上手术台,幸得天佑,这本收录720位作者3000多首诗词的鸿篇巨集终于问世,成为他对闽文化的一大贡献。

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朱以撒说,上个世纪80年代他与赵老认识,那时候赵老60多岁,精力充沛,行动敏捷,骑着自行车奔走,看到他笔走龙蛇的畅快姿态,他是这个城市最活跃的老书法家。

朱以撒评价赵玉林,“关爱着青年艺术爱好者,尽力地扶植和培养,但是也厌恶那种华而不实、浅薄轻浮的治学风气。他也发点脾气,痛斥他所反对的对象、现象。我乐意看到他是这样一种人,没有因处境困厄、蹭蹬半生而放弃未来,也没有被磨灭棱角,成为一个俯首帖耳的文人,或者圆滑世故的老学究。”

多年来,赵玉林走遍祖国名山大川,创作了大量的诗作,主编、编撰了大批诗词文论集,把余生奉献给国家和社会大众,被公认为“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诗书大家”。

赵玉林沉醉于书法创作。

诗书创作皆以时代为本 致力于古典文化复兴与创新

赵国秋把她父亲的行草书分为前后两期,即90岁之前为前期,90岁之后为后期。在朱以撒看来,后期作品可看出老书法家依旧努力地学习,调节笔墨玄机,线条也趋于瘦硬,而杜甫就曾认为,“书贵瘦硬方通神”,去除水分,修炼提纯,当然是更加不易,却在赵老期颐之年,信手拈来,且坚持奉行“我书我诗”、“诗中有我”的创作理念,这是当代书坛十分缺少的。

赵玉林主张书法要实用性与艺术性并存,是炎黄子孙磨砺意志、培养高尚品德的营养剂。今天梳理传统文化,是奔赴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必经途径。因此,他说,时代的本质是生活,生活的主人公是人民,为人民而创作的艺术品才是有价值的。

题耐轩居士《秋林渔隐图》,写于2013年。

原福建省委副书记黄瑞霖说,赵老的艺术成就在于诗词、书法兼善,在近代以来尤为难得,作为“人书俱老、诗书并妙”的“活化石”,在当下有着极其典型的价值。

2015年4月,赵玉林在厦门办书法作品展,硬是站着说了12分钟开场白,恳请大家多批评和指点,让他以后能做得更好,更有前途。

“说起来好笑,我都99了,还有什么前途。但艺术永远是向前的,没有止境,我还是想追求艺术上的前进。”赵玉林认真地说。

同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等单位发起抗日志士纪念墙项目,奠基之日,赵玉林高声用福州话吟诵自创七言诗:“抗日老兵胸胆张,当年浴血岂能忘。复兴民族中华梦,珍此英雄纪念墙。”

他弘扬中华古诗词之美,书写魏晋汉唐之风,持守文人墨客的风骨情怀,行将百岁依然精神抖擞地勇攀艺术高峰,让人叹为观止,堪称一代大家风范。

2008年,92岁的赵玉林为三坊七巷南后街牌坊题写楹联:文事重名区记曾笔走他州书藏旧肆,人情欢盛世见又灯迎元夜塔展中秋。

部分赵玉林书法作品。从左至右:题镇海楼——见海登楼联(2010年);明·杨慎《临江仙》(2011年);除夕感怀(2013年);书者散也(2014年)。

各方评说

黄瑞霖(原福建省委副书记):“状元遗赵老,百岁主诗坛。”作为屈指可数的百岁文化老人,他不仅见证了中国百年沧桑,而且在传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特别是道德精神、民族气节以及诗词、书法修养等方面,有着珍贵的典型价值和鲜活的当下意义。

陈吉(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老的书法温润而清灵,笔力活跃,精神气魄在线条间旋转、腾挪,文气充沛,呈现出一种生命的律动。笔锋和笔势的清旷、通脱,一如他不计功利的真性情,令人钦佩。

卢美松(著名文史学家、原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赵老耆年硕德有之,诗才墨妙有之,桃李满庭芳,友朋遍天涯,一作不休,“三立”俱臻,将垂不朽声名于后世。饱学耆宿、大家风范,识者皆以赵丈为典型。

陈章汉(当代著名辞赋家、书法家、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赵老耄耋之年,笔走龙蛇,曲尽其妙。尺幅间,可窥其生命与宇宙合律、端凝与灵动兼擅之风神。日月同伦,天地合璧,是谓明璧。诗书传家,翰墨载道,其承启斯文之定力与发心,有如佛子。

朱以撒(著名书法家、评论家):观赵老挥毫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书技诗韵,俱在胸中,只是朴素地写,自然地写,率意信手,学问文章之气,从毫端流泻出来。所谓本真地书写,就是这么一种状态吧。

(0)

相关推荐

  • 收藏年鉴·当代著名书法家——黄伟

    黄伟,字九渊,号霍山一剑,1945年生于广东龙川,以学术成就和诗书作品名世,哲学博士.学者.诗人.国家高级书法师和特级书法师.现任紫金城书画院名誉院长,孔子学院终身名誉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艺术荣 ...

  • 闻道未迟!沈鹏先生诗书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今天上午闻道未迟--沈鹏诗书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来自国内艺术界和新闻媒体的嘉宾们齐聚一堂欣赏沈鹏创作的诗书作品感悟沈鹏在问道求真之路上的谦逊与不懈以及为人为艺的人生高境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 ...

  • 诗书兼修 翰墨风流

    ○                       七律 吊兰 余案边一盆吊兰,日以清水润之,勃发生机焉. 细叶纷披八九丛,盘丝几缕挂玲珑. 翩翩泻瀑垂云碧,婉婉佳人浴日红. 一碗清泠滋秀韵,三春意趣伴衰 ...

  • 这才是好书法,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书卷气,赢得方家青睐

    书法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书法家,我们不用经过思考就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代表作品,着实是因为他们实在是太优秀,贡献太大了,名声太大了.但是,这些伟大的书法家毕竟是少数的,我们喜欢月亮,赞美月亮的时候,也不要忘 ...

  • 1319年,赵子昂书写欧阳询的《憎苍蝇赋》,功力深厚,入木三分

    赵子昂是宋末元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还是皇室后裔,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世孙. 赵子昂 赵子昂天赋异禀,从小就天资聪颖.积极好学,他博学多才.涉猎颇广,无论是诗书画还是天文地理等,他都非 ...

  • 杨绛先生百岁感言——闽都小华抄写

    抄写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我没有&qu ...

  • 长城经典诗词,闽都小华书画(六)

    pure music - 塞上曲 (琵琶) pure music - 塞上曲 (琵琶) 查看歌曲 闽都小华 关注 长城经典诗词 闽都小华书画(六) 13小时前 阅读186 来自话题 #书画之旅,心路历 ...

  • 长城经典诗词,闽都小华书画(五)

    美篇,微信朋友圈内容创作与分享社区 立即打开 pure music - 塞上曲 (琵琶) pure music - 塞上曲 (琵琶) 查看歌曲 闽都小华 关注 长城经典诗词 闽都小华书画(五) 13小 ...

  • 福州的威尼斯水城——闽都小华走走拍拍

    来自话题 #极简摄影之美 2127篇 在古香古色的福州城,五四北井店湖的异国风味给人们一份惊喜,不用出国也能遊的水城,安静并漂亮着.今天福州天气晴好,手机拍摄的照片连微调也不用! 来自话题 极简摄影之 ...

  • 乌镇,如诗画卷 闽都小华手机摄制

    乌镇,如诗画卷 闽都小华手机摄制 闽都小华 前天 阅读 597 关注 来自话题 #走进如诗如画的画意摄影 8989篇

  • 赵玉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编号:37842 姓名:赵玉林 笔名:三友 性别:男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57.7 籍贯:北京市 身份证号:150************ 服务单位:草原书画院 现任职务:院长

  • 长城经典诗词,闽都小华书画(四)

    来自话题 #书画之旅,心路历程 2.4万篇 < 从军行·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更新于 刚刚 来自作品集闽都小华书画 打开美篇, ...

  • 读《乡愁里的福州》:探寻闽都文化意蕴

    作者:张翼 作家孟丰敏近期的作品努力探寻闽都文化意蕴,所著<乡愁里的福州>是一部讲述福州历史故事的集子.她的创作建立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上,集中讲述宋元以来福州的历史变迁.怀着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

  • 永不消失的“信号” ----记抗美援朝老兵、县联通公司退休职工赵玉林

    永不消失的"信号" ----记抗美援朝老兵.县联通公司退休职工赵玉林 文图| 张九鼎  王红杰 薛军生  14岁参军入伍,在抗美援朝的连天战火中火线入党,靠着大无畏精神与机智勇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