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离家一天就哭成狗:千万别忽视孩子的“分离焦虑”!

“孩子放暑假了,我担心他在家天天玩手机,就给他报了一个暑期夏令营;

本以为自己可以在家轻松几天,谁知道晚上跟孩子视频完之后,我跟老公开始坐立不安了。

孩子在电话那头一边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一边喊着:'妈妈,我要回家,你接我回家……’

看到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孩子,我心软了,恨不能当时就跑过去。

等我冷静下来一想,才发觉问题没那么简单。

才离开一天他就哭成这样,是不是平时太宠着孩子了?

孩子这样下去,他会变得越来越胆小、懦弱怎么办?

以后我们不在孩子身边怎么办?

他总归要长大的呀。”一位妈妈讲述了她的困惑。

不知道大家前段时间有没有看到一则很火视频,一位小升初的孩子,因为舍不得老师、同学在车上大哭。

视频中,男孩哭得伤心欲绝,连妈妈也被他的情绪感染,禁不住说:“见不到同学和老师了,你哭得我都不舒服了,我都想流泪了。”

这一幕让网友们心疼了,有人称赞他是个重情重义的男孩子。

也有人认为,作为一个男孩子遇到一点事就哭成这样,是不是适应能力太差、太不坚强了?

为什么把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讲呢?因为都涉及到一个心理学名词——“分离焦虑”。

情感依恋后的“分离焦虑”是症结;

其实,孩子初次离开父母或其它关系亲密的人时,表现出不安、焦虑、哭泣都是正常现象。在心理学上,孩子的这种表现被称为“分离焦虑”。

心理学认为儿童时期人有寻求与人亲密、建立内心安全感的倾向,并因此缔结情感联结和纽带,最终形成依恋关系。

这种关系一旦出现波动和解绑,比如发现对方不在身边,或者一方选择离开,另一方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逃避,焦虑、苦恼、不安、崩溃大哭,等等激烈的情绪反应。

轻微的患者,可能是短暂的哭闹,不安焦躁,严重的则会出现心悸、心慌、呼吸困难、手抖等外在表现。

所以父母要重视“分离焦虑”,及时疏解情绪,适应分离,重新建立新的情感寄托,让孩子和自己情绪回归正常值非常重要。

认清焦虑实质,

才能对症下药

分离焦虑开始于依恋关系,终止于重新建立新的情感寄托,本质上是情绪的过渡期。

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场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产生过“分离焦虑”。

比如,小时候我们特别黏人,长期照顾我们的妈妈一旦离开,就会哭闹不停。

学生时代,毕业的时候很舍不得某些交往融洽的伙伴或者老师,情绪会低落很长一段时间。

长大以后在两性关系之中,会因为分手,或者对方长期离开,或者寝食难安,或者抑郁寡欢。

诸如此类。

对曾经建立的依恋关系重视,对未来关系的忧虑,让我们成了深处“分离焦虑”的人。

一旦依恋关系的解体或者打破,总是情绪无比激烈。

认识到这一点,分析情况认真对待,“分离焦虑”往往能够平稳过渡。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中说道:“敏感的养育,对婴儿做出迅速、一致、恰当的反应,温柔细心的抱着他们,有利于宝宝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对于年龄低的孩子,密切关注孩子情绪,通过安抚、等待、陪伴或者讲道理等方式,正确引导,他们便会重新获得自信体验和安全感,治愈分离焦虑。

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或者成人,则要先修正思维和行为模式,改变不良认知,然后通过情绪转移,发泄疏导等来消除。

学会重建依恋关系,

缓解焦虑

徐静蕾说:“越是美好的东西就越会日益的显现出它的极端两极化,有多少得到就有多沉重的失去,有多少快乐就有多少伤心在等着你,这种感觉让人有种并不莫名的焦虑。”

其实“分离焦虑”并没有糟糕到不可收拾的地方。只要直面焦虑,讲究方式,用爱来抚慰,很多焦虑都能逐步自行缓解。

曾经看过一个温暖的外国故事。

女孩子带着自己的狗狗搬家了,没想到狗狗因为新环境患上了分离焦虑。只要女孩一出门,狗狗就非常不安,不停的用疯狂乱叫来表达自己的焦虑。

但狗狗的叫声如同噪音,严重影响了周围住户生活,很多人表达了对女孩和狗狗的不满。

遗憾的是,尽管女孩想方设法安慰狗狗,但狗狗的焦虑的症状都并没有减轻。就在女孩筋疲力尽的时候,她收到邻居的一封信。

信中邻居说:我非常理解你,你可以来我家串门,也可以带狗狗来我家。

这封信起到了扭转性的作用。

女孩带着狗狗去写信的邻居家,结果狗狗和邻居家狗狗成为了朋友。

新的感情一下把焦虑转移,狗狗的分离焦虑慢慢治愈了,再也没有狂吠,打扰别人。

狗狗不会说话,和孩子无法表达自己一样。

他们不知道告别的意义,只能用哭叫声,表达对未知生活的恐惧不安,而重建依恋关系,让信念和安全感回归,就可以让焦虑症状自然减轻。

用心理暗示贴标签,

与焦虑和解

李嘉诚说:“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一个人的情绪是他自己的专属,是没办法被代替和转移的。

分离焦虑源于情感关系的变动,外在的压制、疏导,可能会暂时的缓解情绪,但想要从分离焦虑中彻底解脱,就要学会控制情绪,获得与负面情绪相处的能力。

所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必不可少。

它会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释放积极的情绪信号,让他们内在的自我,驱动内心,与焦虑和解。

樊登老师曾经在节目中,讲过自己与儿子的经历。

儿子嘟嘟三岁的时候,被送到幼儿园,与家人分开,产生了分离焦虑。

每天放学回家以后,嘟嘟见人就打,和平常不太一样。

发现儿子情绪障碍以后,樊登老师就借助贴标签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他对孩子说:“嘟嘟,你的身体内有两个嘟嘟。

一个是天使嘟嘟,一个是魔鬼嘟嘟;

天使嘟嘟出来的时候,就跟我们很愉悦的进行交流,很快乐;

魔鬼嘟嘟出来的时候,就会情绪糟糕,你选择帮谁?

是天使嘟嘟,让我们都喜欢你,还是魔鬼嘟嘟,让我们都讨厌你?”

这个选择题抛给儿子以后,产生了魔法效应:

嘟嘟每天放学以后,就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每天让天使嘟嘟出现在大家面前。

每当他情绪有反复的时候,大家会说魔鬼嘟嘟出来了。小孩子都有自尊心的,大家提醒以后,嘟嘟也觉得很不好意思。

最后嘟嘟在自己与自己的博弈中,有了控制焦虑情绪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对未来的生活也有很大影响。

他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问题。

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在孩子焦虑的时候,教条式的苛责和讲道理,想让孩子平静下来其实很难。

但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有趣的方式,让孩子自己理解自己的感受,逐渐疏解情绪,往往更有效果。

其实,情感关系的分离与重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即便遭遇分离焦虑也不要过分担心。

心理上的适应和认知,需要经验,也需要过程。

把帮助孩子,过渡离别,减少无谓焦虑的过程看成一个引导孩子的机会,妥善处理,其实也是一种收获。

情绪管理是一项终身的课程。父母首先沉静下来,用心蜕变,学会用科学的方式解决问题,才能收获最好的结果。

作者:桃花月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