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老地名—张楼村的码头浜
(2014-01-07 19:16:02)
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 pudong张楼村的码头浜文/张佩珉码头浜位于严桥乡张楼村西北方,属张楼第三、第四生产队之一部分。码头浜,原名马驮浜,河名兼村宅名。作为自然村宅,在1993年征地动迁前,该地块具体位置在张楼镇以西、唐家浜以东、冯家宅以南、龚家宅和杨家宅以北,呈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在今潍坊新村中部(潍坊路以南,向城路以北,福山路以西,崂山东路以东的区域)。马驮浜原是张家浜的一条支流,南北向,与西面的唐家浜平行。开凿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起于张家浜北岸,向北流经杨家宅、冯家宅、曹家宅、蒋家宅、草庵头陈家宅、孔家石桥、姚家宅,注入洋泾港支流定水浜。今梅园小学南墙外曾是马驮浜古道。其上有建于1911年的钢筋水泥桥—若瑟桥。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张楼镇形成,集市日趋繁荣。川沙吴、张二姓迁至张楼镇西、马驮浜东岸定居。二姓定居之始首先开挖一条宅河,西通马驮浜,东至张楼镇,长约里许,人们也称其为马驮浜。马驮浜之名由此而来。这条河在100余年的时间里成为张楼镇由西引入黄浦江潮水的一个重要通道。张家楼的张登儒神父于1935年所著《张家楼三百史》的大事记中多次述及疏浚马驮浜。马驮浜后来成为码头浜,缘于马驮浜的富商吴春贵在马驮浜南岸建一水泥码头。20世纪20年代初吴春贵靠贩卖牛肉起家致富,开设一家很大的屠宰场和几十个肉庄。马驮浜有不少人在他手下从事贩运黄牛、宰杀黄牛的工作。黄浦江上的法国兵舰和租界里的不少法国人都喜欢他供应的牛肉。20年代末,吴春贵的原配夫人亡故后,为了迎娶塘桥巨商、高家宅高大年之长女,他不惜耗费巨资决定在马驮浜南岸属龚家宅的地方建造豪宅。动工之前,先建造一座水泥码头以便运输建筑材料。30年代初,新宅落成,该宅占地2亩余.建筑高大精美,中西合璧。同时,他又出资竖起6根电线木,将照明电由张楼镇引入龚家宅。据亲眼看到吴春贵迎亲盛况的冯章生说,迎亲队伍长一里半,主要是拿嫁妆的人。队伍之首到达龚家宅时,其尾还在木干桥(张家浜上的一座桥)以南的郑家湾。后来,吴春贵将嫁妆中的一套红木家具送给了当时的洋泾区区政府。解放后,吴宅(老门牌龚家宅1号)曾作为孔桥乡乡政府所在地。码头浜多低矮平房,住户拥挤。家境较富裕者有效仿吴春贵在龚家宅另建新宅的。据1985年户籍资料显示,有门牌1—180号,在籍人口473人,最多的张姓1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