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名人故居】抗日英雄谢晋元故居——儒林第

梅州文化底蕴深厚,古今名人荟萃,斯人已去,故居仍存,每处故居都有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认识一名人,走访一故居,爱上一座城,让梅州名人精神鼓舞感染人,这里是《梅州名人故居》专题节目。本节目由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协助制作。

国家文物局核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名录中,梅州市蕉岭县的谢晋元故居入选该名录。今天的《梅州名人故居》专题,让我们走进谢晋元故居,聆听故居里的英雄故事。

谢晋元故居

谢晋元故居位于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建筑面积675平方米。为进一步弘扬将军的英雄事迹,2000年和2010年在故居旁兴建了862平方米的谢晋元纪念馆和约1万平方米的谢晋元将军纪念园。故居陈展内容主要包括谢晋元将军及其家世渊源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主要战役两部分。谢晋元故居已经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窗口。2010年6月被命名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3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尖坑村,位于新铺镇的北面,或许是因为为狭长的地域而得名。村里大部分村落都是依山而建,背靠山地,面临平旷的田野,石窟河沿辖区顺流而下,可谓是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素有“粮仓”之称。踏入尖坑村,不由让人想起电影《八佰》里的镜头,电影里的“主角”谢晋元将军心中要守护的家乡,不仅是这个尖坑村,更是全中国。
谢晋元将军的故居“儒林第”,是一座三杠合面楼屋式的客家围屋,共有23间房屋。如今的“儒林第”虽早已无人居住,却保存完好,各个房间标有说明牌,也还保留了一些谢晋元将军父辈曾经使用过的家具、农具等物品。
村里的老人谢孟仪介绍说,当年谢晋元将军父辈有八户人家共住于此,在这里出生的谢晋元将军,曾在村育民小学、三圳公学(今晋元中学)、梅州中学读书,毕业后怀着为国为民的抱负,走出了儒林第,考入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后投笔从戎到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

谢孟仪:

这是谢晋元将军的故居。他一出生就在这里住,三圳公学高小毕业,这里所有摆放的物品都是按他以前原样去摆放的。这是床。

1937年10月,谢晋元将军奉命率“八百壮士”,实际只有423人进驻四行仓库阻击日军,掩护大部队后撤,与日军激战四昼夜,胜利完成任务后撤入英租界,成为“孤军营”。谢晋元坚决拒绝日军诱降,1941年4月24日惨遭被日军收买的叛军杀害,以身殉国,时年37岁。

离谢晋元故居不远处是谢晋元纪念馆。踏入纪念馆,便在墙上可看到一句谢晋元将军在保卫四行仓库时写下的遗书内容:“余一枪一弹,决与倭寇周旋到底”。

蕉岭县博物馆讲解员廖碧丹介绍说,慷慨激昂的言辞,能让人体会到谢晋元将军牢不可破一以贯之的爱国情怀。

廖碧丹:

我们现在所处的纪念馆的二楼主要展示的是谢晋元将军的生平事迹。自《八佰》电影放映以后,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瞻仰学习谢晋元将军的英雄事迹,并且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纪念馆内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以及影像资料将人们带回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同时,也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谢晋元将军的抗日救国事迹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廖碧丹:

这里的展示柜陈列的是谢晋元将军给家里写的一些书信和日记的复印件。1936年他将妻子凌维诚和子女送回蕉岭尖坑村,她们在这里度过了十年农村生涯。谢晋元将军不在妻子和父母身边的期间,他写了许多的书信给家里,那这些书信内容也表达了他对父母亲、孩子、妻子的思念之情

谢孟仪老人说,在谢氏的宗祠里,他亲眼看过谢将军的亲笔信,信中有对亲人的嘱托,更有拳拳爱国心和殷殷赤子情。

谢孟仪:

特别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他就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守四行仓库,他写了一封家信回来,使我感觉到最感动。他写给他双亲大人、父母亲,他说目前战事紧迫、十分艰苦,没办法回家见老人家。他尽忠为国,不成事便成仁。他说守不住自己也会没命,不成功则成仁,但自己为国捐躯以后,双亲大人的生活一定要节约,家里有家具,还有田可以卖掉。他的子女国家一定会抚养,双亲大人一定不要对政府有过高要求,一切从省节约。看过在我们祖堂,整个谢屋的祖堂那里贴着。他自己写的亲笔大约三百字。

来源:梅州电台新闻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