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时:夬韘考
摘要:古代射礼用具有夬有韘,夬、韘的关系究竟如何,自清代以来有很多误说。或以夬、韘同物,或以韘当名夬,或以夬当名韘。本文根据西周十五年趞曹鼎和匡卣铭文的研究,并综合文献及考古资料,论证夬、韘虽同为韬指之物,但用途及形制都有差别。夬著于右手巨指以钩弦,韘则著右手食指、将指、无名指以放弦,二者形制稍异。夬取著巨指而名,韘则因像芄兰之枝叶而名。夬多玉质,韘则金、玉、骨质俱全,更多则以韦皮制成。西周天子所用之夬、韘名为象夬、象韘,皆以象骨为之,与文献所记之制度吻合。
商周射礼之完备,不仅体现在其礼旨的深刻及仪节的完善,而且凡行射之器用也极尽精细,无所不涉。其中助以钩弦放弦的韬指之物即有夬与韘。这类器物于考古发掘及传世品中多有所见,但具体用途及定名,特别是夬、韘二者之关系究竟如何,学者则有不同的看法。今考之以西周金文,并参之实物资料,以澄清相关争论之是非。
古人行射,著于右手巨指用以引弓钩弦的扳指名夬,是为本称,文献或作决、玦、抉、觖、
。《说文·又部》:“夬,分决也。”许说并非“夬”之本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本义当为引弦彄也,今俗谓之扳指。亦作觖。”释义分明。
西周金文已见有夬。作于懿王即位之初并追述恭王十五年事的趞曹鼎铭(图一)云:
隹(唯)十又五年五月既生霸壬午,龏(恭)王才(在)周新宫,王射于射盧(廬)。史趞曹易(锡)弓、矢、夬、盧、胄、盾、殳。趞曹敢对,曹拜
(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乍(作)宝鼎,用鄉(饗)倗(朋)
(友)。
鼎铭所记,夬与弓、矢等射物同赐,其为助以引弦开弓之夬甚明。“夬”字旧释“虎”,或释“臯”,或误摹而无释,皆于形不类。其本作圆物有缺而著于右手巨指之形(图二:1),笔者释为“夬”,学者或从之。而“盧”当为兵器之柲。《国语·晋语四》:“侏儒扶盧。”韦昭《注》:“盧,矛、戟之柲。”知所赐之物皆属戎器。《周礼·夏官·缮人》:“缮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即以弓、矢、抉为同类射物。郑玄《注》:“抉,挟矢时所以持弦饰也,著右手巨指。”《诗·小雅·车攻》:“决拾既佽,弓矢既调。”也以弓、矢、决同述。毛《传》:“决,钩引也。”陆德明《释文》:“夬,本作决,或作抉。”《国语·吴语》:“百夫决拾。”韦昭《注》:“决,钩弦。”《大戴礼记投壶》:“决拾有常。”孔广森《补注》:“决,若今扳指也。士礼用棘,人君用象骨。”是明夬为钩弦之物。
鼎铭“夬”字之形作圆环著于巨指,且环端有缺,所绘应为原始形制的夬,故致圆环有缺之玉亦名玦。胡承珙《毛诗后笺》云:“韘即今之扳指,而制微不同。今之扳指如环无端,古之玦则如环而缺,其缺处当联以韦系,所以著指,示可以佩。”其以夬的形制本应有缺,不仅与西周金文之“夬”字相合,且实物也偶有所见。然考古所得及传世之夬多作环而无端之形,况古文字“夬”亦多作圆环无缺(图二:2、3),表明夬本应具有无缺与有缺两种形制。
考古所见之夬多以玉石、金及骨角为之,文献更详记以象骨为之,故“夬”或作“玦”“觖”,从“玉”从“角”皆明其质。《仪礼·乡射礼》:“司射适堂西,袒决遂。”郑玄《注》:“决犹闿也。以象骨为之,著右大擘指,以钩弦闿体也。”《仪礼·大射仪》:“司射适次,袒决遂。执弓,挟乘矢于弓外,见镞于弣,右巨指钩弦。”注义略同。或又以坚木为之。《仪礼·士丧礼》:“抉用正王棘若檡棘,组系。”郑玄《注》:“抉犹闿也。挟弓以横执弦。《诗》云'决拾既次’。正,善也。王棘与檡棘善理坚刃者,皆可以为决。”是可见其制度。
学者或以夬、韘相同,异名而已。《说文·韦部》:“韘,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著右巨指。从韦,枼声。《诗》曰:'童子佩韘。’弽,韘或从弓。”段玉裁《注》:“决,按即今人之扳指。经典多言决,少言韘。韘惟见《诗》。”《诗·卫风·芄兰》:“芄兰之葉,童子佩韘。”毛《诗》:“韘,玦也。能射御则佩韘。”朱熹《集传》:“韘,决也。以象骨为之,著右手大指,所以钩弦闿体。”朱子承许说,以夬同韘。而毛《传》则为许说所本。
韘究为何物,郑玄《毛诗笺》云:“韘之言沓,所以彄沓手指。”此说似与毛、许小异。《仪礼·士丧礼》:“设决丽于掔。”郑玄《注》:“决以韦为之藉,有彄,彄内端为纽,外端有横带。设之以纽擐大擘本也。因沓其彄,以横带贯纽结于掔之表也。”黄以周《礼书通故》卷二十五申之云:
决,《诗》《礼经》作“决”,《周官》作“抉”,《礼记·内则》作“玦”。沓,《诗》作“韘”,《诗笺》释为沓。郑意决以象骨为之,韘以韦为之。所以彄沓手指者,即《士丧礼》注所谓“决以韦为之藉,有彄”是也。韘以藉决,分别言之,固属二物。许云“以象骨,韦系,著右巨指”,通言之,韘自统于决。故《士丧礼》陈设敛物云“决用正王棘若檡棘,组系”,不复言韘。组系即韘系,所异者,生用韦系,死用组系。而韘以藉决,生死同也(段谓生者不必以韦为藉,尤谬)。至《礼经》之极,又别一物,非即韘也。决之韘以擐右手巨擘,极以韬食指、将指、无名指。韘以钩弦,极以放弦,二物迥然不同。自贾疏溷说不清,段氏遂谓郑以韘、极、沓为一物矣。胡说更谬。《诗》之“佩韘”,犹《内则》之佩玦,故毛《传》以玦训韘,明韘即决之韦系也。决有韦系,故可佩。射时即以韦系彄沓手指,以藉其决。决即今射者之班指。马元伯分彄沓与藉为二事,未是。云今射者班指内必以皮衬之,即古韘用韦之遗制,履中藉谓之屟,决中藉谓之韘,其义一也。此说自当。
文中所引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六亦云:
韘字从韦,必兼以韦为之。《说文》云“韦系”,足证韘字从韦之义。《士丧礼》“设决丽于掔,自饭持之”,郑《注》:“决以韦为之藉。”与《说文》言韦系合。今则射者著班指,内必以皮衬之,以免其滑,即古韘用韦系之遗制。《说文》又曰:“屟,履中荐也。”荐犹藉也。履中藉谓之屟,决内藉谓之韘,其义一也。至《笺》云“韘之言沓,所以彄沓手指”,据《士丧礼》郑《注》:“决以韦为之藉,有彄,彄内端为纽,外端有横带。设之以纽擐大擘本也,因沓其彄,以横带贯纽,结于掔之表也。”是古者决以韦为藉,又必有彄,以彄沓手指。《笺》本申《传》训韘为决之义,手指谓右巨指。
这种观点其实于王夫之《诗经稗疏》早有阐述,文云:
何者为韘之实也?按许慎说“以象骨,韦系,著右巨指”,象骨者,决也;韦者,韘也。决之内加韦以护右巨指,不使弦契指而痛。今初学射者,或施方寸熟皮于指决(俗读为挤甲,北人谓之搬指),其遗制与。是决自决,韘自韘,故郑《笺》云彄沓手指,而不言彄弦。……《汲冢周书·器服篇》“象玦朱极韦”,象决,决也,钩弦闿体者也。朱极,沓将指以下三指者也。韦,韘也,护巨指者也。显分三物。韘非决,非朱极,而况玦乎。
清儒以韘为夬内之韦藉,学者或有认同,或加调和。其实这种观点看似合理,但矛盾却非常明显。
其证一,韘如仅为夬内之衬藉,则《诗》之“童子佩韘”便无从解释,显然,童子不可能仅佩戴一块皮韦。如将《礼记·内则》所记子“右佩玦”的制度与《诗》对观,那么此类夬形玉佩则多有发现,学者称其为韘形佩,极为准确,应系童子所佩之韘。
其证二,若韘为韦藉,那么从《毛诗传》到许慎的汉代古文经学师法系统便颇显无据。事实上从史料鉴别的角度讲,毛说最早,故不可轻易否定。
其证三,郑玄笺《诗》谓“韘之言沓”,注《礼》则谓“决以韦为之藉”,并未表达以韘为韦藉的意思。故清儒解韘为皮藉,实属误读,并不符合汉儒的普遍认识。
其证四,韘有韦系,许慎已有明言,因此作为夬韘之完器,必然包括韦藉及韦系,而不必将夬韘与其韦藉分别言之,故言夬言韘者,皮藉自在其中。
其证五,包山楚墓出有衬皮骨夬,遣册名为“夬
”,当读为“夬韘”。“夬韘”之意并非夬与韘,而是对这类钩弦放弦之器的总名,夬韘与其韦藉实为一体,故于遣册没有理由分别计之。
有此五证,可知清儒将韘仅理解为夬内韦藉并不正确。郑玄谓韘为沓。《玉篇·韦部》:“韘,决也,指沓也。”《仪礼·士丧礼》:“纩极二。”郑玄《注》:“极犹放弦也,以沓指放弦,令不挈指也。”胡培翚《正义》:“沓与
同,沓指即韬指也。”《说文·手部》:“
,缝指
也。一曰韬也。”段玉裁《注》:“缝指
者,谓以针紩衣之人,恐针之栔其指,用韦为箍,韬于指以藉之也。
之言重沓也。射韝亦谓之臂
。”
即俗谓之顶针,以皮为之,或以金属为之。《玉篇·手部》:“
,韦韬也。”是知郑氏所言之指沓实际就是韬指之夬。徐锴《说文系传》:“韘,所以助钩弦,若今皮韘。决犹引开也。”可知韘或为皮质,故字从“韦”以明其材。很明显,韘、夬当为一类物件,皆用以韬指。
然夬、韘虽属同类,但细究仍有别。事实上,欲究韘物之实就不能不涉及到极。《仪礼·大射仪》:“小射正坐奠笥于物南,遂拂以巾,取决兴,赞设决,朱极三。”郑玄《注》:“极犹放也。所以韬指,利放弦也,以朱韦为之。三者,食指、将指、无名指。无极放弦,契于此指,多则痛。小指短,不用。”杨大堉《补》引敖氏曰:“君极朱而用三,若臣则用二。”又引陈祥道曰:“极亦谓之韘。《诗》'童子佩韘’是也。”《仪礼·士丧礼》:“决用正王棘若檡棘,组系,纩极二。”郑玄《注》:“极犹放弦也,以沓指放弦,令不挈指也。生者以朱韦为之而三,死用纩又二,明不用也。”胡培翚《正义》:“极即沓也,亦著于右手指,以利放弦。纩极,谓以纩为极也。言二,当著于右食指、将指。……著极以利放弦,因即谓极为放也。……敖氏曰:'士生时亦用二。’……凡射时著于手者有三,一曰决,著于右巨指。……一曰极,著右食指、将指、无名指。……极又名韘,又名沓。《芄兰》诗曰'童子佩韘’,郑《笺》云'韘之言沓,所以彄沓手指’,孔《疏》云'右手指著沓’是也。……此皆著于右手指也。”《逸周书·器服》:“象玦朱极韦素。”玦、极同设,极亦即韘。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卫风》'童子佩韘’,毛曰:'韘,决也。’能射御则带韘。……《笺》云:'韘之言沓,所以彄沓手指。’此以《礼经》之极释韘也。……郑意以韘、极、沓三字双声,且极用韦为之,故字从韦,决则用象骨为之,故不从毛而易其义。许说从毛也,以字从韦论之,郑为长矣。《内则》言佩玦,《诗》言佩韘,盖言一可以包二。”故据郑意,极即为韘,其与夬同系韬指之物,所不同者在于,夬著于右巨指,用以钩弦;韘则著于右食指、将指和无名指三指,用以放弦。韘可以金、玉石、骨角为之,但多以皮为之,故字从“韦”。其功用之别乃夬、韘之分的关键。
夬、韘本属二物,西周金文实有记载。作于孝王初年且追记懿王事迹的匡卣铭(图三)云:
隹(唯)四月初吉甲午,懿王才(在)射盧(廬),乍(作)象夬,匡甫(辅)象
(韘)二。王曰:“休。”匡拜手
(稽)首,对扬天子不(丕)显休,用乍(作)文考日丁宝彝,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言懿王在射盧,以象骨亲作射夬,匡则助王以象骨作韘两件,得到天子的褒奖,故作器以旌功。
卣铭“夬”字残形作“
”(图二:4),旧或释“舞”,下文之“
”则释“
”,并谓“象舞”即《礼记·内则》所云“成童舞象学射御”,而“
”即象乐。或以“象夬”释为“兔”,解为兔网,下文“
”则释“
”,为兔子之称。按释“夬”为“舞”,字形不合。“舞”字于甲骨文、金文习见,皆作人执牛尾舞蹈之形,本为祈雨之礼。况天子“作象舞”也与《内则》之成童舞象制度全违。至于“兔
”之释,不仅于字形相去甚远,且以射廬为背景解之也颇生疑。而“
”字的辨识也有问题,“樂”本从二“幺”,如仅观其上部轮廓,则呈逶迤起伏之状,但卣铭此字上部之残形边缘平直斜收,字势与“樂”字迥异。事实上,“象夬”之“夬”实为“夬”字之繁形,其象人双臂伸张,双足前后分踏,正作引弓行射的姿态。其中非常明显的是,射者右手不同于左手俱见手指,而于指间绘出圆形物件,这个特别强调的圆形之物应该就是射夬。当然,此字作为“夬”之本形,与通常所见之“夬”构成了繁简的关系(图二:1-3),而“夬”之形构显然是对其繁形右手部分截取所创造的简体。古人通过截取的方法简化文字不仅普遍,也行之有效。
学者或以繁形之“夬”字释“叕”,尽管如此,仍不妨碍读其为“夬”。《说文·
部》:“歠,
也。从
省,叕声。吷,歠或从口从夬。”段玉裁《注》:“夬声也。《庄子》:'吹劒首者,吷之而已矣。’用此字。”古音“叕”在端纽月部,“夬”在见纽月部,同音可通。故卣铭所记应为懿王在射盧亲自制作象夬之事应无问题。
《周礼·夏官·缮人》郑玄《注》:夬,“则天子用象骨与”?孙诒让《正义》:“证士抉用棘为之。《诗·卫风·芄兰》孔《疏》云'以士用棘,故推以上用骨。’《大射》注诸侯亦用象骨,以大夫用骨,不必用象。《周书·器服篇》说王明器有象玦。玦抉字同。象骨即象齿,齿骨通言不别。《说文·齿部》云:'齿,口龂骨也。’郑《大射》《乡射礼》注并谓决以象骨为之。《大射》诸侯礼,《乡射》大夫礼,郑皆云用象骨,则大夫以上并同。孔谓大夫用骨不必用象,恐非郑旨也。”此懿王亲作之物名曰“象夬”,自当为以象骨制成之夬。此天子用象夬,与文献所记之制度密合。
“匡甫象
二”,意即器主匡助王以象骨作韘两件,故“甫”应读为“辅”,正字作“俌”。《白虎通义·封禅》:“甫,辅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甫,叚借又为辅。”是二字通假之证。《说文·人部》:“俌,辅也。”段玉裁《注》:“谓人之俌犹车之辅也。”《尔雅·释诂下》:“弼、棐、辅、比,俌也。”郭璞《注》:“俌,犹辅也。”《说文·车部》:“辅,《春秋传》曰:辅车相依。”段玉裁《注》:“辅,引申之义为凡相助之称。”《广雅·释诂二》:“辅,助也。”《新书·保傅》:“辅者,辅天子之意者也。”铭文则言匡助王而作韘。
“韘”字于卣铭漫漶,但左符从“象”,右符下部为“木”都很清楚,而右符上部为“世”字残形实也清晰可辨,故右符应为“枼”字。金文“枼”作“
”(齐镈)、“
”(南疆钲)、“
”(拍敦盖)(图二:5-7),与卣铭“
”字之右符残形绝似(图二:8),故释“
”字无疑。字从“象”“枼”声,“象”为意符,以明其质,故“
”显然就是“韘”之本字。铭文于韘称“象韘”,且以象韘与象夬对举,知此韘必以象骨为之,明证韘绝非夬内之韦藉,而应与夬同为指沓。
“韘”从“枼”声,“枼”乃“葉”之本字,韘形如葉,故以葉名之,《芄兰》诗正以葉相喻比。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程瑶田“芄兰”《疏证》云:“葉油绿色,厚而不平,正本圆,末狭。玦形如环而缺,此葉圆端象其环,狭末象其缺。”即以芄兰之葉呈卵状心形象韘。或也有以手指如枝葉,故韬指之物称如葉也。《芄兰》郑玄《笺》:“葉,犹支也。”五指相次如枝,故除韬巨指之夬自有专名外,其他三指之沓并以“枼”称而名“韘”。
事实很清楚,匡卣铭记夬、韘并见,且同以象骨为之,其并为韬指之沓甚明,故可互训,毛《传》以决训韘,许慎以韘为决,释义明白,渊源有自。显然,一套完整的韬指射具必须包括一夬三韘,夬著于右巨指,韘著于右三指,唯匡卣铭记懿王仅作象夬,尚不完备,故匡助作二韘。此二韘亦仅匡之所作数,非可论士礼韘用二之制度。
陕西韩城梁带村春秋早期芮国27号墓出土四枚指沓,材质不同,形制微异,其中一枚无钮者(M27∶227)最大,玉质镶金;三枚有钮者(M27∶229、1235、1237)稍小,分别为玉质和金质,形即如芄兰之葉。(图四)夬、韘这种无钮与有钮的形制差异早有学者注意,或以为有钮者应著于食指,所说皆是。事实上,芮墓所见四枚指沓正为一套韬指之物,其中之无钮者为夬,著右巨指,三枚有钮者为韘,著右食指、将指和无名指。准此可明,夬、韘皆为指沓,但因著指不同,功用自别,故形制有差。
文献多以“决拾”连称,或即夬与韘,犹《器服》之象玦朱极及《礼》之决极。射具之拾,传统以为即著于左肩之韝扞,似可讨论。《车攻》之“决拾既佽”,《鲁诗》作“决拾既次”,郑玄《笺》:“佽,谓手指相佽比也。”《说文·人部》:“佽,便利也。从人,次声。《诗》曰:'决拾既佽。’一曰递也。”《鲁诗》本作次递字,知郑氏以手指相次为说正取此意。然“拾”如为韝而护于左臂,则与手指相次无关,若以“拾”为韘,则夬、韘依次著于四指,正合郑说。《缮人》郑玄《注》引郑司农云:“抉者,所以纵弦也。拾者,所以引弦也。”孙诒让《正义》:“纵弦谓发矢时释弦而纵之使往,引弦谓开弓时钩弦而引之使来。”先郑所解与毛《传》不同,而将夬、拾的作用都集中于钩弦放弦,此恰为夬与韘的功能。《广雅·释器》:“拾、捍、韝,韘也。”明以拾为韘,而捍、鞲为遂亦并述之。考诸古音,“拾”在禅纽缉部,“韘”在书纽葉部,音近可通。《礼记·曲礼上》:“拾级聚足。”郑玄《注》:“拾当为涉,声之误也。”《仪礼·燕礼》贾公彦《疏》、《左传·僖公九年》孔颖达《正义》并引“拾”作“涉”。《文选·丘希范与陈伯之书》:“朱鲔涉血于友于。”李善《注》:“涉与喋同。《春秋合诚图》曰:'战龙门之下,涉血相创。’如淳《汉书注》曰:'杀血滂沱为喋血。’”是“拾”“韘”通用之证。故《诗》之“决拾”或即夬韘。
综上所述,知夬与韘同为指沓,但有区别,夬著右巨指以钩弦,韘著右食指、将指、无名指以放弦,形制稍异,而韘多以皮韦为之,故字从“韦”。西周金文夬、韘分明,天子之物则以象骨为之,与文献所记之制度相同。
2020年2月29日据旧札写于尚朴堂。
(作者:冯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21年第1期;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